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论肾虚血淤与衰老

日期:2013-08-08 来源: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15
 

祖国医学关于衰老的论述主要有肾精亏耗,气血阳气衰惫,心力减退,脾胃虚弱,气滞而馁,元气不足,阴虚生火,津亏生燥等学说。其中以肾虚、脾虚致衰为最,历代医家多从补肾健脾来调补。近年有人提出“气虚血瘀致衰”的观点。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无论健康或体弱多病的老人均存在“肾虚”症征,其中大多数同时兼有“血瘀”症征,尤以患病者为甚。因此认为肾虚血瘀也是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补肾化瘀则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治则之一。

肾虚与血淤的关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藏先天之精及五脏六腑之精华,肾精乃生命之基本物质。化阳生气生阳,行温养与气化之功,为脏腑气化之源,诸阳之根。化阴生阴血、精髓、津液以滋润养营形体与脏腑,为诸阴之本。正常情况下,肾中阴阳相配,体用结合,阴精充沛,温煦有源,促使了气血的旺盛流畅,气化的升降如常。但随着人生、长、壮、老必然消髦精气,出现人体自衰即“生理性肾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说明肾精气的虚衰与衰老关系密切。后天诸因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时行疫毒等可直接损及肾或通过它脏累及肾,从而导致肾精亏损。正如古人云“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因此老年必然存在肾精的虚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血液行濡养之功,循于脉中,流布周身以和为贵,以通为用。与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肺布血的正常与否有关。而肾阳的温煦,肾阴的化生又是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血液化生、循行、津液输布的重要保证。肾精不足可致化气无源,无力温煦、激发、推动脏气;精不化血或阴血不充可致阴亏血少,诸脏腑、四肢百骸失其濡养。从而出现三焦气化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血失流畅,脉道涩滞乃至血瘀。正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人行生转动,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力,元气衰则无力,元气绝则死矣。”元气者,肾气也,乃肾精所化,一但“元气既盛,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因此肾虚常常兼有血瘀。血瘀又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津液输布和五脏调和,加重了各脏腑的功能失调。肾藏先天之精,需不断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脏腑功能受损,化源不足,先天失去后天滋养,故肾精日益虚损。如此肾虚导致血瘀,血瘀加重肾虚,形成恶势循环,加速脏腑组织器官衰老。

肾虚血淤是衰老的重要原因

肾虚血淤的临床症征  中年以后渐出现头晕,健忘耳鸣,易疲乏,腰胫酸软,发脱齿摇,性欲减退,夜尿,尿余沥难尽,脉细无力等肾虚症征。以及明显的瘀血症征如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老年斑,巩膜混浊,舌质并非瘀暗或瘀点,舌下脉络粗长扭曲,脉涩、结代。并随增龄,虚瘀加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多种老年病。对中老年脏腑辨证观察到肾虚占804%,虚及血瘀发生率与增龄呈显著正相关,体质属瘀滞质比例与年龄递增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随着增龄瘀滞质或兼瘀质者日增。

肾虚血淤的实验依据  随着老年肾虚症状的加重,神经内分泌、免疫、合成代谢等均发生一系列紊乱,抗氧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活力显著降低,自由基代谢物过氧化脂质(LPO)含量高于正常人,而夹血瘀者SOD活性更低。红细胞电泳、血沉加快、血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全血及血浆粘度明显增高,导致血流缓慢,血液瘀滞,出现“脉不通,血不流”的瘀血病理改变。血液流变异常和青紫舌程度与增龄呈明显相关性。健康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研究表明随增龄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孔径缩小,毛细血管代谢率下降,一些代谢废物如脂褐素等不能排出而沉积于脏器内,脏器组织中瘀血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合成代谢障碍,脏器功能减退和紊乱而出现衰老征象。

可见老年不但存在肾虚而且与血瘀并存,肾虚与血瘀互为因果,形成恶势循环,这是衰老的主要病理基础及多种老年病的重要原因。

补肾化淤是延缓衰老的重要治则

自内经以来抗老延衰重视肾,研究揭示补肾能改善老年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具有确切延缓衰老的作用。但如前述,老年肾虚血瘀并存,血瘀不除,脏腑经络精气流注不畅。仅以补为主就会出现“愈补愈滞”的现象,犯“关门辑盗”之戒。古人重视气血流畅与寿夭的关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古人养生常用活血化瘀的大黄作为保健强身方的主药或泡饮代茶以却病延年。在补肾同时,用调畅气血,活血化瘀之法,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有助延缓衰老。

研究证实:四物汤有延缓衰老作用。大黄、三七、丹皮、川芎、复方丹参液等活血化瘀药均可调整免疫功能。当归能提高衰老缩小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当归、丹参能改善脑微循环,有利提高大脑功能。三七可促进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当归、川芎、丹参的复方和单味药有降低LPO、升高SOD的作用。三七、姜黄、赤芍、益母草、丹皮等也有类似抗氧化作用。因此活血化瘀对神经内分泌、免疫、合成代谢等方面的调节,对延缓衰老起积极作用。大黄 虫丸、血府逐瘀汤等治疗高脂血症能改善“虚实夹杂”症征,纠正脂代谢紊乱,可预防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以及延缓衰老。针对老年血瘀患者的高粘滞血症,用活血化瘀复方及单味药改善了血瘀症征,降低了血瘀粘稠度,改善了微循环,增加了组织供氧。活血化瘀法在消除血瘀状态同时,改善了衰老指征,足以证实其延缓衰老的积极作用。

笔者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改善率均优于单用活血化瘀法或益气化瘀法,同时耳鸣、腰胫酸软,夜尿频或尿余沥难尽等肾虚症征改善。有人用补肾化瘀治疗老年脑血管等病取得较好疗效,可见补肾化瘀确是祛病延年的一个重要治则。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补肾化瘀,保证了元阴元阳化源不绝,血脉经络畅通无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到精气滋养、温煦,维持正常功能,延缓了机体衰老。可见肾虚血瘀致衰和补肾化瘀延缓衰老法则的提出,是对中医衰老理论的深入,扶正祛邪法则的具体运用,对中老年人延缓衰老祛病延年将有广泛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