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姗姗 2.陈学忠
1.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954909124@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程某某,女,73岁,因“口腔灼烧感伴异物感半年”就诊于陈学忠教授处,予潜阳封髓丹治治疗后有奇效。陈教授的临床经验值得我辈研究学习。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 口腔溃疡 陈学忠
案例:
姓名:程某某,性别:女,年龄:73岁 2024.12.18初诊
主诉:口腔灼烧感伴异物感半年
现病史: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灼烧感伴异物感,自觉口干、口臭,平素怕冷,睡眠差,舌质红,略暗,苔白腻。
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平素口服西药控制(具体不详)
中医诊断:口疮
辩证:虚阳上浮证
治法:温肾潜阳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白附片 30g 炮姜 20g 肉桂 10g 黄柏 20g
炙甘草 15g 砂仁 20g 龟甲 20g 紫石英 30g
首乌藤 30g 牡蛎 30g 当归 15g 白芷 15g
煎服法: 5付,水煎服,一剂服用一天半,一日三次,每次200ml
既往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的病例已有许多,主要多为中青年患者,效果疗效居佳,此次程某某,为老年女性,73岁,年龄对病情的预估和治疗同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陈老依旧选取潜阳封髓丹作为治疗主方,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潜阳封髓丹在治疗口腔溃疡方面的普遍性。其中由于患者目前口腔溃疡发作中,故加入当归、白芷改善急性症状。
二诊:2024.12.25舌体胖大、舌质红,略暗,苔白腻,患者大诉神奇!吃第3顿药时,口腔的灼烧感明显减轻,家人询问她的口腔溃疡情况时,才惊觉今天基本没有想起来,口干、异物感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大便每日一次,睡眠也有所好转;(加柴胡15g、白芍15g、桂枝15g)
白附片 30g 炮姜 20g 肉桂 10g 黄柏 20g
炙甘草 15g 砂仁 20g 龟甲 20g 紫石英 30g
首乌藤 30g 牡蛎 30g 当归 15g 白芷 15g
柴胡 15g 白芍 15g 桂枝 15g
煎服法: 7付,水煎服,一剂服用一天半,一日三次,每次200ml
患者老年女性,有轻微焦虑偏向,年纪大,阴阳不相顺和,加柴胡、白芍、桂枝,取简略版柴桂之意,形成简略版柴龙4号,调和阴阳,疏肝解郁通阳。
三诊:2025.01.02舌体胖大、舌质红,略暗,苔白腻,自诉发热恶寒,打嗝,口干,口苦,此前口腔症状基本缓解,睡眠改善明显。(加黄芩15g、法半夏15g)
白附片 30g 炮姜 20g 肉桂 10g 黄柏 20g
炙甘草 15g 砂仁 20g 龟甲 20g 紫石英 30g
首乌藤 30g 牡蛎 30g 当归 15g 白芷 15g
法半夏 15g 柴胡 15g 白芍 15g 桂枝 15g
黄芩 15g
煎服法: 7付,水煎服,一剂服用一天半,一日三次,每次200ml
由于患者发热恶寒,打嗝,口干,口苦,明显的小柴胡之症,故加入黄芩15g、法半夏15g,形成更为完整的小柴胡汤。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欬者,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论》
伤寒论中对于小柴胡汤的临床症状描述众多,但临证运用小柴胡汤时,常遵循“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则。
四诊:2025.01.09(去黄芩,增龟甲、黄柏增为30g,)
白附片 30g 炮姜 20g 肉桂 10g 黄柏 30g
炙甘草 15g 砂仁 20g 龟甲 30g 紫石英 30g
首乌藤 30g 牡蛎 30g 当归 15g 白芷 15g
法半夏 15g 柴胡 15g 白芍 15g 桂枝 15g
煎服法: 5付,水煎服,一剂服用一天半,一日三次,每次200ml
患者诸症尽明显改善,黄芩苦燥,不便久用,患者患病日久,为巩固疗效,将龟甲、黄柏增量,进一步滋阴降火,潜阳封髓。
按: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叶酸、维生素B以及营养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溃疡发病的可能性;血链球菌及幽门螺杆菌等细菌也与口腔溃疡关系密切。口腔溃疡通常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系统性疾病,口腔溃疡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女性经期、维生素B族吸收障碍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等均有关。
分类
1.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
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oralulcer,ROU)、复发性口疮(recurrentaphthae)或(cankersores),灼痛是其突出特征,顾冠以phthous为“灼痛”之意),外观为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年龄不拘,发病年龄估计在10~20岁之间,女性较多。一年四季均能发生,能在10天左右自愈。
2.贝赫切特综合征
其口腔黏膜损害症状和发生规律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类似,除此之外,本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且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眼、生殖器、皮肤病损也是其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反复性生殖部位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毛囊炎、葡萄膜炎。严重者可发生关节、小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多系统损害。
3.创伤性溃疡
与机械性刺激、化学性灼伤或者热冷刺激有密切关系,其发病部位和形态与机械刺激因子相符合。无复发史,去除刺激后溃疡很快愈合;但如果任其发展,则有癌变可能。
4.癌性溃疡
老年人多见,形态多不规则,其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溃疡面的基底部不平整,呈颗粒状,触之硬韧,和正常黏膜有明显的区别,疼痛不明显。恶性溃疡病程长,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或逐渐扩大,常规消炎防腐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良性口腔溃疡患者较少出现全身症状;恶性口腔溃疡患者则相反,可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消瘦、贫血、乏力等表现。
5.单纯疱疹
好发于婴幼儿,早期以成簇的小水疱为主要表现,疱破后会融合成较大的糜烂面或不规则的溃疡。复发与诱因有明确关系,复发前常伴有咽喉痛、乏力等前驱症状,发病期间多伴有明显全身不适。
6.放射性口炎
有放射线暴露史,出现上述急、慢性口腔损害是其特征。放射性口炎黏膜损害程度较轻时出现口腔黏膜发红、水肿;糜烂、溃疡,覆盖白色假膜,易出血,触痛明显,口干,口臭等,可以合并进食困难等功能障碍和头昏、失眠、厌食、脱发等全身症状,较重时可以伴发出血、继发感染等全身损害。
7.结核性溃疡
深在,形态不规则,呈鼠噬状,基底暗红色桑套样肉芽组织增生,溃疡经久不愈,多伴有肺结核的体征和症状。
8.坏死性涎腺化生
男性多见,好发于软腭、硬腭交界处,溃疡深及骨面,周围充血明显,边缘可隆起,底部有肉芽组织,病理表现为小涎腺坏死,患者全身情况较好。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经久不愈,大而深的舌头溃疡,有可能是一种癌前病损,极易癌变,必要时做活检已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