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丁香柿蒂郁金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呃逆 一例

日期:2025-02-26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88

闫旭1   陈学忠2

1.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Email: mao_wilson@aliyun.com

2.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院,E-mail: sccd865@sina.com 

摘要:呃逆为临床常见消化道症状,临床处方施治却不易准确中病。陈学忠老师运用丁香柿蒂郁金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一例男性老年患者,取效甚捷,故加以整理以飨同道。

关键词:呃逆,丁香,郁金,陈学忠 

患者蓝某,男,63岁。2025年2月13日初诊。

主诉:间断呃逆2月余,加重1余天。

现病史: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发作无明显规律,每次持续约10余分钟,可自行缓解。呃逆声音较大,无明显恶心、反酸。患者未重视,未进一步诊治。1天前患者可疑因聚会频繁,饮酒增加,饮食不节,出现呃逆明显加重,持续不断,声音高亢,并牵扯肩部耸动不能自已。患者自己尝试深呼吸、憋气、热敷等方法均无法缓解,旋即求治于陈师。

刻下症见:呃逆频频,声音高亢,伴上半身抖动和耸肩,无法正常入眠,并影响家属休息。心烦,纳可,饮水不多,大便溏。

中医查体:舌淡,略暗,裂纹,苔薄白腻。脉弦沉略数。

既往史:长期饮酒,具体量不详。

中医诊断:呃逆——脾虚湿蕴,肝胃气滞湿阻化热。

治法:补气健脾,祛湿理气,开郁降逆

处方:旋覆代赭汤合丁香柿蒂汤加减

旋复花15g(包) 代赭石30g(先煎) 法半夏30g  党参30g

大枣30g     丁香10g        柿蒂15g   郁金15g 

生姜3片     炙甘草15g

上方2剂,每剂药服3-4次,餐后温服。 

2025年2月20日其家属来诊时告知,患者仅服药2次,呃逆即止。 

体会

呃逆古称为哕。根据《黄帝内经·宣明五气篇》所记载“胃为气逆,为哕”,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故呃逆的直接原因为胃气上逆。结合后世医家分析,呃逆病机常分为虚实两方面,虚者多为阳气、阴津不足,实者多为食积、郁热、痰湿等因素,均可导致胃失和降。临床中往往虚实错杂者多,新病实证为主,久病虚证为主。

本例患者老年男性,长期饮白酒,间断呃逆已2月有余,且近期加重。患者病程较长,饮水较少,大便溏,舌苔腻,脉沉,需考虑为脾胃阳气不足,水湿不化之象。加之长期饮白酒,病情加重与饮酒量增加相关,考虑白酒助湿化热,湿郁中焦,热郁肝胃,久病入络,气滞血瘀,则胃气上逆,故见呃逆剧烈响亮,心烦,舌偏暗,苔白腻,脉弦数。故该患者呃逆的病机虚实寒热错杂。

陈老师处方合用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加味郁金,其中丁香柿蒂汤出自《脉因证治》,方由丁香、柿蒂、人参、生姜组成,方中丁香、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呃,柿蒂降逆止呕,党参补中益气。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方中旋覆花降气消痰,代赭石重镇平肝降逆,半夏、生姜化痰散结,消痞止呕,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中,安中止呕。本例患者虚实寒热错杂,张锡纯认为:“呃逆终不愈者,以其虚兼郁也。”陈老师大胆采用郁金开郁清热,气血同调。郁金主入肝经,善于行气活血,清热开郁。与丁香配伍寒热并用,行气解郁;与代赭石配伍则平息肝胃之郁热。符合本例患者肝胃气滞湿阻化热之病机。

虽然刘纯在《医经小学》中记载“十九畏”包含了丁香配伍郁金的禁忌。但在此论年代前后均不乏二者配伍的处方,现代医家也多有相关应用和研究著作发表。况且《内经》曾“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即使配伍存在风险,但如根据病情有需要应用也不会带来伤害,“衰其大半而止”即可。同时郁金植物来源复杂,其与丁香相恶的条件和机制仍未明确。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丁香、郁金的成分之间既存在相恶关系,亦有相使作用;在毒理方面未见相关严重毒性反应。后学者师古而不泥于古,应在临床与科研中勇于探索,发掘二者配伍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