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二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自汗证医案

日期:2025-01-04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605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1114607532@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临床中汗证病人较多,出汗部位、伴随症状因人而异,陈学忠教授治疗汗证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并指出临证应抓主要矛盾,仔细辨明阴阳。总体遵循“调和阴阳、调和营卫”的治疗原则,不能一味见汗止汗。今遇一患者自诉“暴汗”,陈学忠教授予二加龙骨牡蛎汤益阴潜阳,益气和营,收敛止汗获捷效。

关键词:自汗证,二加龙骨牡蛎汤,陈学忠。

医案:患者吴某,女,58岁,于2024.09.18就诊。

主诉:汗出2月。

现病史: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暴汗”,汗如泉涌,源源不绝,尤以白天活动后为甚,这个夏季特别明显,不断用棉帕擦拭,更迭不休,“人走哪毛巾就到哪”,患者未经特殊处理,症状无减轻,故今特前来陈学忠教授门诊求诊。

症见:患者诉“暴汗”,汗如泉涌,源源不绝,尤以白天活动后为甚,不断用毛巾擦拭,更迭不休,伴疲倦乏力,无恶寒发热、头晕、头痛、口干、口苦等症,无明显四肢怕冷,眠纳一般,大便可,夜尿稍频,2-3次,舌体略胖,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

中医诊断:自汗证

辨证:虚阳外浮,阴阳不和

治法:益阴潜阳,益气和营,收敛止汗

方药:二加龙骨牡蛎汤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白附片30g  白芍15g    

白薇30g   党参3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生姜15g    

               煎服法:3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二诊:2024.09.23

症见:患者来时面露喜色,诉喝完2付药时汗出量明显减少,特别是活动后汗出量明显减少,不再用毛巾频繁的擦汗,疲倦乏力也明显好转,夜尿频次减少,眠纳一般,大便可,舌体略胖,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效不更方,续3剂。

三诊:2024.09.26

  患者诉活动后未再出汗,出汗已缓解,自觉精力充沛、精神旺盛,夜尿次数减少,但睡眠较差,纳可,大便可,舌体略胖,舌质淡,薄白苔,脉沉细。原方加茯苓15g宁心安神,7剂。

讨论:

患者老年女性,经断之年,冲任虚衰,肾精不足,肾气渐衰。《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藏,主津液;水者,循津液而流也。”《医碥·汗》云:“汗者,水也,肾之所主也。内藏则为液,上升则为津,下降则为尿,外泄则为汗。”肾为先天之本、水之下源,主气化,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肾阴阳平衡则汗液固摄正常。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故肾之阴阳失调皆可导致汗出。肾阳亏虚,无力温煦一身之阳,则卫阳亦虚,虚阳浮越而不守,津液失于约束,腠理开阖失司,故而汗出如泉涌。肾阳亏虚,气化失司,则夜尿频。阳主动,阳气者,精则养神,肾阳亏虚则脾阳亦虚故而出现疲倦乏力。阳损及阴,阴阳失和则眠差。

患者以自汗为主,无阴虚而热的证候,且寒热之象不明显显,发病季节乃炎热夏季,暑多伤阳耗气,室内空调室外高温交替,腠理难固,营卫不和。且患者老年女性,经断之年,冲任虚衰,肾精不足,肾气渐衰,肾阳虚损,虚阳浮越于外。汗出伤阳,阳损及阴。故选用二加龙骨牡蛎汤滋阴潜阳,益气和营,收敛止汗。

二加龙骨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所载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方后注:“《小品》云:虚羸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小品》即《小品方》,又名《经方小品》,由东晋陈延之所撰。二加龙骨汤亦有二加龙骨牡蛎汤、二加龙牡汤等别称。歌诀:二加龙牡芍附草,白薇生姜与大枣,温肾潜阳重镇剂,脉微虚弱自汗好。

方中白附片辛甘大热,补肾阳、益命火;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滋阴敛汗;白薇苦、咸、寒,益阴、除热,生龙骨、牡蛎合用重镇潜阳安神、收摄敛汗固精;加入党参补益脾气、固表;加入茯苓宁心安神。白附片得龙骨、牡蛎之重镇而温固下元,使浮火归根;白芍、白薇、炙甘草酸苦甘化阴为助,炙甘草、大枣、生姜合用健脾益胃,阴阳化合,诸症悉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