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从肾虚血瘀辨治高脂血症

日期:2013-08-12 来源: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传承工作室 阅读:900
 

摘要:本文从肾虚血瘀的角度对高脂血症发病进行探讨,认为肾虚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主张补肾化瘀法的运用,并采用降脂通便胶囊治疗高脂血症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肾虚血瘀  高脂血症   补肾化瘀法   降脂通便胶囊

中图分类号:R 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06

近年来高脂血症发病率急剧上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易患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脂血症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祖国医学无高脂血症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痰浊”、“瘀血”、“眩晕”等范畴,一般认为脏腑功能不足,痰瘀痹阻是其基本病机。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体会到肾虚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并采用补肾化瘀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获得较好的效果。

1、高脂血症与“肾虚”有重要的关系

高脂血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源,是生命之源泉,但年龄从40岁以后,肾气逐渐虚衰。《灵枢·天年》曰:“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八八天葵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中老年人患高脂血症主要是内源性的,实质上为中医肾虚的表现。对肾虚实质的研究多认为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有关,许多研究表明,肾虚证存在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1,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脂内环境动态平衡的自稳功能,这是发生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患者还可出现性激素水平下降,性激素代谢失衡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抗动脉粥样硬化能力减弱。

随着肾气的虚衰,其他脏腑的生理功能也逐渐减弱。肾藏精,肾阴肾阳又都以肾所藏的精为物质基础,肾精化生出肾阴和肾阳,对五脏六腑起到滋养、濡润和温煦、生化的作用,是脏腑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肾阳亏耗,导致脾阳不足,水谷不化精微,生湿生痰,痰浊内阻;再者肝肾同源,肾阴不足可引起肝阴不足,而导致肝肾功能失调,《张氏医通》曰:“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肾精亏虚,水谷精微难以化为“清血”以致浊物内滞,最终形成痰瘀阻滞,血脉不畅发为其病。

2、高脂血症与“血瘀”有密切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血液行于脉管之中,应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若血液流行受阻,血脉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就会发生病证,正如《素问·调经论篇》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与体内代谢紊乱,血液中脂质失调有关,中医则认为高脂血症的病理产物与血瘀、痰浊有关。

肾虚可导致血瘀的形成,肾有一个自然虚弱的过程,伴随肾精血、肾气的虚衰,将自然形成瘀滞2。在病理情况下,肾阳不足,对血液的推动温煦作用减弱而致气滞血瘀;精与血是互为资生的,精足则血旺,肾阴亏虚,阴液不足,血脉不充,血行涩滞出现血虚致瘀,可见肾中阴阳亏虚,皆易生瘀血之证。而“瘀”和“痰”两者有密切关系,均为津血不归正化的产物,瘀血阻滞,脉络不通,影响津液正常输布,以致津液停积而成痰,《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谓:“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因此痰瘀常常胶结难解,互结为病。

3、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有“肾虚血瘀”症征

      临床观察表明,高脂血症患者大多数有肾虚血瘀症状和体征,如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耳鸣,腰膝酸软,四肢麻木,夜尿增多,舌下静脉怒张,舌质瘀暗或有瘀点瘀斑。实验室检查还可出现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发生一系列紊乱。

其实,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包括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冠心病等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肾虚血瘀症征,我们认为对各种老年病出现的具有共同特征的肾虚血瘀征,可称之为“老年性肾虚血瘀综和征”3,这对防治老年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高脂血症治疗与补肾化瘀大法的运用

中医治疗从本论治,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肾虚血瘀是高脂血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肾虚和血瘀不是孤立存在的,肾虚必兼血瘀,而血瘀加重肾虚,临床上往往肾虚是本,血瘀是标,故以肾虚血瘀立论,补肾化瘀立法。

在多年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基础上,经过筛选用何首乌、赤芍、丹参、生山楂、决明子等组方制成降脂通便胶囊,方中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不腻不燥,丹参、赤芍活血化瘀,生山楂化瘀消痰,辅以决明子降脂平肝。诸药合用,具有补益肝肾、化瘀降脂之功效。降脂治疗有效,血脂正常后降脂药物仍需长期维持,为避免药物的毒副作用且充分保证降脂效果,用药基本选用药食两用植物。据现代药理研究,何首乌有效成分可减少和阻止肠内脂类物质的吸收,促进脂类物质的转运和代谢,阻止脂质在血中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膜4决明子含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决明素及其甙类等成分,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5山楂主要含黄酮类、解脂酶等,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进脂肪分解;山楂配丹参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6,赤芍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7。以上诸药因其多种有效成分作用于高脂血症不同的环节,协同起效,调整血脂达到体内平衡。

5、典型病例

刘某,女,56岁,反复发作头昏1年,记忆力减退,夜尿3-4次,大便干燥,舌红,苔少有瘀点,脉弦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6.72mmol/L,甘油三酯(TG2.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患者还有高脂血症家族史,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西医诊断为混合型高脂血症。治疗方法:降脂通便胶囊(我院制剂室制成)一次3粒,每日3次,连续服用4周后患者头昏明显改善,记忆力好转,夜尿1-2次,大便正常,舌红,苔薄黄,有瘀点,脉细。测总胆固醇4.65mmol/L、甘油三酯1.21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2mmol/L,服药后未见不良反应,肝肾功均正常。

     

[1] 姜春华,沈自尹.肾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13.

[2] 车树强,孙岚云,徐英..张大宁教授临床抗衰老治疗的思想与方法[J].吉林中医药,2002222):9

[3] 陈学忠.论老年肾虚与血瘀[J].四川中医,1994124):1213.

[4] 李建平.何首乌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中国药业,20031210):74

[5] 何菊英,陈泽莲.决明子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03144):202204

[6] 李贵海,孙敬勇,张希林,等.山楂降血脂有效成分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2002331):5052

[7] 阮金兰,赵钟祥,曾庆忠,等.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学通报,2003199):965970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