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中医虚证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探讨

日期:2013-08-08 来源: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180
 

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与中医的抗病能力——正气有关,为了观察红细胞免疫与中医虚证之间的关系,我们测定了81例住院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并与正常人组对照,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   观察对象:81例虚证患者均属我院住院病人,男41例,女40例,年龄30-86岁,平均年龄56岁;按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进行辨证。正常人组110例。其中男55例,女55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5岁。

(二)   实验方法:选择红细胞C3b受体花环试验(RCB-ZC3)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试验(RBC-IC)。具体操作步骤参照郭氏方法进行。

二、结果

(一)正常人和虚证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测定(见表1)。

1  81例虚证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测定(X ±S%

组别

例数

RBCZC3

RBCIC

虚证组

81

13.00±1.44

10.59±1.94

正常人组

110

17.23±3.00

7.33±2.83

虚证组与正常人组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二)虚证组男女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测定结果比较。

  2  男女虚证患者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测定(X ±S%

组别

例数

RBCZC3

RBCIC

41

13.20±0.90

10.93±1.84

40

13.30±1.64

10.25±2.07

从表2可见男女虚证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讨论]1981Seigel提出“红细胞不仅具有呼吸功能,而且还有免疫功能”的观点以来,国内许多学者对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作了许多研究,认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亦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识别、传递抗原,清除免疫复合物,增加吞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效应细胞及防御感染等作用。红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分布广泛、代谢快、周流不息,其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的作用比白细胞大500-1000倍,是机体维持代谢、能量交换、酸硷平衡的重要物质。近年来,中医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也逐渐重视。红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与骨髓的造血功能有关。根据中医理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主骨生髓。一旦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或肾精亏损,无以充骨生髓,化血资血,必然影响到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 。因此,可以认为脾胃的亏虚,肾精气的亏损,并由此而导致的其它脏器的虚损均可能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和功能。

RBC-ZC3受体花环率能直接反映红细胞的免疫粘附活性的强调,而RBC-IC花环率则反映红细胞已粘附免疫复合物量的多少,间接反映其免疫粘附活性。而免疫粘附的实质系指机体对各种致病菌、衰老细胞和突变成分形成的名疫复合物的清除,这与中医的抗病能力——“正气”有关。中医的“正气”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精、气、血、各脏腑等的综合抗病能力,因此,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红细胞免疫与中医虚证的关系,不仅应着眼于肾,还应注意与其它脏腑、气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等,中医虚症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

         [2] 郭峰等, 红细胞棉衣功能的初步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82.6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