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张宏嘉,女,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员,四川成都610000,E-mail:1837406162@qq.com
2.陈学忠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杨某某,女,69岁,以“复发性口腔溃疡30+年就诊”。中医诊断:口糜 。辨证为脾肾阳虚,虚阳上浮证所致,予潜阳封髓丹加减,补肾潜阳,温脾止痛后痊愈,疗效显著。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 口糜 陈学忠
案例:
患者杨某某,女,69岁,2024年10月21日首诊。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30+年。
现病史:患者诉30多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长口腔溃疡,一年四季从未间断,口腔中一直有至少2-3颗溃疡,几十年来用西瓜霜喷雾1000余支,有时候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看了很多医生都说阴虚,给予清热药物治疗,之前长于口腔黏膜,最近舌头也开始溃疡,中西医多方求治均未见效,深受苦恼,慕名于陈老师处就诊。
刻诊:患者神清,精神可,口腔黏膜散在溃疡,痛而发烫,平素易流鼻血,脚心及膝盖发冷,手心发热。无发热,无头晕头昏,无黑朦,无肢体障碍,无听力下降,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恶寒怕冷等不适。纳眠可,小便调。舌胖大有齿印,舌质略红而暗,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诊断:口糜 (虚阳上浮)
治疗原则:温肾潜阳,引火归原
方剂:潜阳封髓丹加味
白附片30g(先煎1小时) 肉桂10g 炮姜20g 盐黄柏20g
砂仁20g(后下) 炙甘草15g 醋龟甲20g 当归10g
白芷15g
3剂 1日1剂,每天3次,饭后温服。
2024.10.24二诊:患者诉现口腔溃疡未消,但这几天没有发新,流鼻血一次,仍脚心及膝盖冷,效不更方。
方剂: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片30g(久煎1小时) 肉桂10g 炮姜20g 盐黄柏20g
砂仁20g(后下) 炙甘草15g 醋龟甲20g 当归10g
白芷15g
3剂 1日1剂,每天3次,饭后温服。
2024.10.28三诊:患者自诉前药服完,口中溃疡好转仍没有新发,也没有流鼻血了,脚心及膝盖冷好转。说这周是这几十年来最舒服的,以前怕吃姜,现在药里面居然用这么多姜,心里很怕发作,居然没有发,感觉不可思议。效不更方。白芷减至10克。
方剂: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片30g(久煎1小时) 肉桂10g 炮姜20g 盐黄柏20g
砂仁20g(后下) 炙甘草15g 醋龟甲20g 当归10g
白芷10g
5剂 1日1剂,每天3次,饭后温服。
2024.11.07四诊:患者自诉前药服完,口中溃疡已全消,且未发新,脚心及膝盖发冷进一步改善,是有史以来10余天未发口疮,直呼神医。疗效显著,效不更方,减炮姜至15g,续原方再5剂巩固。
二、按
患者为老年女性,因“反复口腔溃疡30+年。”前来就诊,平素易流鼻血,大便稀溏,手心发热但脚心及膝盖发冷,舌胖大有齿印、舌质略红而暗,薄白苔、脉细弱,结合舌脉,考虑为阳气不足,肾中真阳虚衰,虚阳被格拒于上,浮越于口舌,故发口疮。肾阳为诸阳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脾土失于温煦,脾胃腐熟运化失常,水液运化失常,故见大便稀溏,舌体胖大,本案患者陈师予潜阳封髓丹加减引火归元、收敛浮阳,浮阳得收则口疮自愈。
三、讨论:
1、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辨证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疡”“口糜”“口破”等范畴。口疮虽发于口,但与内脏密切相关。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舌背中央属脾胃,边缘属肝胆,舌根属肾,可见口疮的发生与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均有联系。根据其所发部位的不同,阳虚浮火命也被称为“无根之火”、“格阳之火”及“失位之火”,如《古今名医汇粹》曰“一日阳戴于上而见头面咽喉之间者,此其上虽热而下则寒,所谓无根之火也;二日阳浮于外而发热于皮肤肌肉之间者,此外虽热内则寒,所谓格阳之火也;三日陷于下而见便溺二阴之间者,此其下虽热而中则寒,所谓失位之火也。”。
口疮病因病机复杂,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分析亦各有不同,然口疮的发生常与“火”“热”相关,而“火”“热”也有虚实之分。临床上多以火热,阴虚立论,治疗多以清热,解毒,泻火,滋阴,活血,止痛为主,此类治法偶能取效一时,旋即复发,再难奏效。
复发性口腔溃疡虽有火热上炎之征,但因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正气已虚,脾胃之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多虚实并见。虚火致病大部分医家认为是阴虚所致,阴不制阳,虚火上炎遂发口疮,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败胃之药,正气越伤虚火越浮。殊不知,真阳衰微,下焦阴寒逼迫已虚之真阳浮越于上亦可发为口疮。治疗虚火不知引火归源,一味滋阴降火,一派滋腻之品,中焦不能运化,病越长绵难愈。因此,陈老认为引火归元极为重要。
2、潜阳封髓丹
潜阳封髓丹是由潜阳丹(砂仁、附子、干姜、龟板、甘草);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陈老将该方广泛应用于肾阳虚衰,虚阳上越之症。方用附片温补肾阳,干姜温阳散寒,龟甲滋阴平肝潜阳,黄柏清降相火,肉桂引火归元,交通于心肾,砂仁运化中焦,开阴阳升降之通路。全方温阳补肾,滋阴降火,平衡肾中阴阳,治疗命门火虚、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之虚火,达到引火归元,以消阴翳的目的。
本案中干姜易炮姜其实另有用意。炮姜为干姜经过砂烫炮制而成,二者均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干姜性燥,作用较猛,力速。而炮姜其辛燥之性较干姜弱,温里之力不如干姜迅猛,但作用缓和持久,且长于温中止痛、止泻和温经止血。因此,临床运用中若中焦虚寒且兼有内湿者,宜用干姜,取其辛热而燥,能祛寒燥湿;若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呕吐腹痛,则应以炮姜易干姜,取其炮姜苦温而守,善于温中,止呕、止痛和温经止血,作用缓和而持久。
现代研究表明,干姜制成炮姜后,姜烯酚类成分含量增加,姜烯酚类成分具有良好抗炎作用,且相对于干姜,炮姜能更好地改善肠道菌群,保护胃肠黏膜。当归、白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当归-白芷为陈师临床治疗各种痛症常用药对,当归、白芷均能止痛,当归为血,白芷为气助血行,二药相使增止痛之力。如张仲景《五脏论》中云:“当归有止痛之能,相使还需白芷。”。此外,中医认为“痒为痛之微,痛为痒之甚”,因此陈师也常用当归-白芷治疗湿疹、过敏性鼻炎等所致的瘙痒。
3、口腔溃疡的西医认识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黏膜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表现,病损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至今国内外尚没有根治的治疗方法。
三、体会
阳虚浮火致病,其所发部位不同,临床症状也不同,发于头面咽喉则可能表现头痛、咽痛,口腔溃疡、鼻部出血等,发于皮肉则可表现皮肤出血、瘙痒等,发于二阴则可表现尿路感、肛门瘙痒等等。阳虚浮火致病,其临床表现虽千变万化,但其本质就是阳气虚损,虚阳外浮。临床治疗中抓住疾病本质,精准辨证,方可药到病除,陈老一直强调,临床诊疗,要踏实学习,灵活运用,辨证准确后要胸有成竹,仅靠简单几味中药,配伍合理,即可药专力宏。这也是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头痛、失眠及尿路感染等诸多疾病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