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介:徐涌顺,男,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传承班学员,E-mail:424460178@qq.com
2、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全国名老中医,教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一男性患者以“肛门潮湿、灼痛,包皮多垢”为主要表现就诊,陈老运用温肾潜阳法处以潜阳封髓丹加味治之收获显著疗效。
关键词:肛门潮湿、包皮垢、二阴、潜阳封髓丹、虚阳外浮、陈学忠。
医案:王某,男,41岁,于2024年11月12日就诊。
主诉:肛门潮湿1年余,肛门灼痛、包皮多垢1周。
病史:患者近1年来反复出现肛门潮湿,口臭,大便长期不规律、不成形粘马桶。曾服健脾利湿类中药汤剂,虽能减轻症状,但始终达不到理想效果。现肛门潮湿,纸擦不净,伴灼痛,大便不成形粘马桶,洗澡时发现包皮下包皮垢明显增多,口臭,腰部冰冷不适,纳眠可,小便调。为求进一步诊治遂于陈老门诊就诊。
刻诊:舌体胖大齿痕,舌质淡略黯苔薄黄微腻。
中医诊断:肛门潮湿
证型:虚阳外浮证
治法:温肾潜阳
方剂:潜阳封髓丹加味
白附片30g 炮姜30g 肉桂15g 盐黄柏15g
砂仁20g 炙甘草15g 醋龟甲20g 当归12g
白芷15g
煎服法:6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复诊:2024年11月19日
患者惊喜的诉说包皮下污垢基本消失,肛门潮湿较前明显改善,大便成形,腰部仍稍有不适。
处理:前方白附片加到60g,加杜仲15g,巴戟天15g,增强温肾补阳的作用,继续予以6剂。
按语:
潜阳丹出自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所撰《医理真传》:“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封髓丹出自《御药院方》有降心火,滋肾水之功。《医理真传》:“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已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书中七绝一首“阴云四合日光微,转瞬真龙便欲飞”(真龙即真火,或上或下,皆能令人病。在上则有牙疼、喘促、耳、面肿诸症,在下则有遗尿,淋、浊、带诸症)。此案患者上有口气,下有肛门潮湿灼痛,实为肾阳虚弱,真火不能守其位,上下浮越做病。陈老正是参透其中奥妙,辨证施治,予潜阳封髓丹加味,温肾潜阳,引火归元。除此之外,陈老特别指出此案为二阴之病,《素问·匮真言论》云: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 开窍于二阴。”《素问·五常政大论》 云: “肾……其主二阴”,《类证治裁·卷之四》云“盖肾为胃关,二便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阳衰则阴寒盛,故于五更后,阳气未复,即洞泄难忍。”患者在前有包皮多垢,在后有肛周潮湿,症见前后二阴,责于肾阳虚弱,蒸腾气化失司。
肛门潮湿:古今医籍未对此症有专题论述,相关论述也是与痔疮并见如《疡科选粹》中描述到“痔疮绵延不愈……涓涓流水如甘则稀”。而《诸病源候论》中有云:“脉痔候,肛边生疮,痒而复痛。”此案患者肛门潮湿不伴有瘙痒等症,故此案辨病时暂不考虑痔疮致病的表现。
包皮垢:中医见于对旋螺风病症的描述,(旋螺风指因包皮过长、秽浊淤积,或风热湿毒郁结所致,以龟头赤肿而痛为主要表现的男性前阴疾病)。本案并无疼痛及其他特别表现,不考虑为此疾病。西医认为包皮垢是包皮腔内分泌的一种类脂物质在包皮过长或包茎时积聚而成,可隔包皮触及或隔着皮肤能看到黄白色团块,粘在包皮内板与阴茎头、冠状沟处。多数包皮垢无特殊症状,当伴有感染时,可出现异味、白色分泌物、阴茎头瘙痒和疼痛等。
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四诊过后,虑其大便长期不成形、粘马桶,腰间冰冷不适,法以温脾健脾祛湿,拟苓桂术甘汤合肾着汤加味,本来到此时这次就诊应该完成,但是陈老看着处方笺思索片刻,一改前方,“先不忙,改用潜阳封髓丹。”还在我们疑惑的时候陈老继续说道:“患者妻子提到过患者有口气,加之肛门灼痛,看似有湿有热,实然虚阳上浮,外浮,用潜阳封髓丹,我们下周再看。”平时陈老督促我们多读经典,要有理论自信,不要开大包药,此案患者能够通过几味药取得如此显著疗效,离不开陈老辨证施药之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