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 对心脏血管的影响:李氏研究了冠心II号方及其有效成分对犬心肌缺血及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用心外膜电图及十余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分为对照组、冠心II号甲液(药物合煎液)组及冠心II号乙液(药物单煎后混合液)组,进行自身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冠心II号甲液对心肌缺血有即刻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长达150分钟;同时心率,血压,心肌耗氧指数,左室作功,冠脉及总外周阻力均降低,而冠脉流量增加,但冠心II号乙液无即刻保护作用,其强度、维持时间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均不如甲液明显。冠心II号有三种有效成分(丹参酮IIA磺酸钠,没食子酸乙酯,儿茶精)对犬心肌缺血和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不同,其中以丹参酮作用明显,快而持久。增加冠心II号浓度可减慢体外培养心肌细胞搏动频率,但对节律、强度无明显影响;对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而各单一成分均不如冠心II号明显。用Rb摄取法测定,结果冠心II号可增可小鼠心肌营养血流量达3小时之久,与保护犬心肌缺血作用长达150分钟相符合。血竭可非常显著地增加冠脉流量,其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说明血竭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是兴奋β-受体所致。此外,赤芍801、益母草、野菊花提取物CI-2、瑞香素、女贞叶等,都不同程度具有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二、 对急性实验性心肌梗塞的影响:丹参能减小梗塞范围,减轻病变程度,促使病灶区吞噬细胞活跃,成纤维细胞分化和间质增生程度明显。用丹参治疗后,其毛细血管及内皮变性、坏死、管腔中血流淤滞、血栓形成、管腔塌陷等病变均较对照组轻,推想丹参抗心梗作用是通过改善心脏微循环,增加吞噬细胞清除坏死心肌的能力,加速肉芽组织形成,从而促使创伤提早愈合。近年发现小红参提取物II-A亦有类似作用。
三、 对微循环障碍的影响:丹参素和丹参注射液均能增加家兔眼球结膜微血管网的交点计数,有利于微循环的血流灌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还能降低兔微循环障碍时血浆乳酸含量。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冠心II号能不同程度地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当归、丹参对急性软脑膜微循环障碍能显著增加血流速度,改变血流状态,解除红细胞聚集。川芎对慢性实验性脑微循环障碍,能减轻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瘀血,阻止红细胞聚集和脑水肿发生;川芎组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较对照组轻,神经细胞树突无明显变化。
四、 对血管的影响:徐氏将22种活血化瘀药对麻醉犬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强度分为四级。I级:乳香,苏水,山查,蒲黄,丹参,白芍,没药;II级:三棱,当归,赤芍,郁金,刘寄奴,红花;III级:鸡血藤,川芎,元胡,五灵脂;IV级:莪术,桃仁,益母草,水蛭,穿山甲。另外许多活血化瘀方药如通脉灵、毛冬青等都具有类似的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肢体血管和增加脑血管血流量的作用。
五、 对血脂代谢的影响:蒲黄能防止喂饲高脂动物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并增加粪便胆固醇排出量,其机制可能是减慢肠吸收率,从而使胆固醇自粪便排出增加。蒲黄、丹参可明显减慢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速度,可能与减弱了高脂血清对体外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有关。另外桃仁、红花等都可不同程度降低血脂,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六、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翁氏研究了常用的20种活血化瘀药对各种切速下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结果除大黄外,都对血粘度及细胞聚集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赤芍精等活血化瘀方药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上海发现丹参素可保护红细胞膜,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加强,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及抗休克、改善微循环的目的。
七、 对血凝、纤溶系统的影响:近年顾氏报道通塞脉片可降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各期病人纤维蛋白原含量,其中IV期病例治疗前后对比下降显著。益母草、赤芍、三棱可缩短大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使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
翁氏观察到瘀血病人血小板圆树型、扩大型和血小板聚集数,与正常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经冠心II号滴注后,三个参数发生显著性改变,表明该药能改善瘀血病人的血小板表面活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有助于瘀血状态消除。赤芍精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有显著影响,能对抗TXA2致兔动脉收缩。赤芍801能抗花生四烯酸引起的家兔血小板聚集,能抑制TXA2的合成,促进动脉条PGI2的生成。赤芍800及其衍生物能调整血小板能量代谢。丹参抑制血小板功能的同时增加了血小板cAMP的含量,但其机制不是兴奋了环化酶,而是抑制了血小板内的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野菊花、丹参、党参、川芎嗪、丹参素能明显地促进大鼠动脉环PGI2样物质的产生。阿魏酸钠、通脉灵、益母草等也有类似作用。
不少方药对血栓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益母草、当归、赤芍、三棱、红花能使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泽兰不能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但能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