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活血化瘀法则在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日期:2013-08-08 来源: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596
 

活血化瘀是祖国医学重要治疗法则之一,对血瘀症和活血化瘀治则的描述,共认识起始于《内经》,奠基于仲景,以后历代医家又有所发展。特别是清代王清任、唐容川等在前人的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又有许多新的建树。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医工作者将活血化瘀法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其中对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疾病疗效尤为显著,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现将这方面的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临床研究现状

一、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北京曾用冠心II号注射液(川芎、丹参、赤芍、红花、降香)治疗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取得较好疗效。近年又用此药治疗147例,与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两组疗效相似,但肌力恢复程度以冠心II号组为好。各地用川芎及川芎嗪治疗也取得较好疗效,有效率在90%左右。司氏用水蛭治疗305例,其痊愈显效率占725%。另有人用当归或活血化瘀的“通脉汤”(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穿山甲、赤芍、鸡血藤),“通脉舒络液”(黄芪,丹参,川芎,赤芍)治疗也获显著疗效。李氏按中医辨证选用不同治法取得较好疗效。如:理气活血用于早期气滞血瘀、血压较高的实证患者,方用血府逐瘀汤;通脉活血用于早期有瘀血兼有腑实患者,方用桃仁承气汤;益气活血用于急性期气虚血瘀患者,方用补阳还五汤;固本活血用于后期气虚血瘀兼有阴虚患者,方用得生汤加味。

二、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钱氏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断层扫描仪(CT)确诊急性脑出血,除重症昏迷者早期用豁痰开窍、平肝熄风法外,凡有瘀血症状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有12例单用中药,治疗后复查,发现颅内血肿经30-40天治疗均基本吸收。

三、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薛氏按中医辨证用药治疗18例,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通络(黄芪,党参,归尾,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丹参),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川芎,赤芍,红花,益母草,元参,夏枯草,龙胆草,钩藤,地龙,枣仁,夜交藤)。另有人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当归,川芎,红花)治疗脑动脉硬化52例也收到较好疗效,这对防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颇有价值。

四、  血管性头痛:郑氏自拟活血化瘀方(丹参,川芎,牛膝,钩藤,白芷,僵蚕)为主,酌情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200例,痊愈70例,显效32例,有效8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4%

五、  急慢性硬脑膜外(下)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邱氏用颅内消瘀汤(麝香,川芎,血竭,丹参,赤芍,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香附,土鳖虫)治疗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颅内血肿患者13例,均获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一般在服药后3-4天即开始减轻,且稳步好转直至消失,各项特殊检查亦显示血肿吸收消散。此外,对慢性研脑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有用益气化瘀方药(生黄氏,当归,赤芍,红花,地鳖虫,川芎,丹参)、仿通窍活血汤(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田七,乳香)或血府逐瘀汤治疗的报道,均收到相似效果。

六、  高血压病:目前国内有用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的报道,效果甚佳,有谓较单纯用平肝潜阳法为好。高氏以活血化瘀为主,平肝熄风潜镇为辅(丹参,川芎,赤芍,红花,牛膝,夏枯草,?莶草,珍珠母) 防治中风236例,总有效率达99%。施氏近年来探讨了中风的预报和预防,指出对于具有中风先兆危险因子的病人,用活血化瘀药预防性治疗,可消除和控制危险因子而避免中风或推迟发生。

七、  冠心病:北京用冠心II号的改进剂型精制冠心片,对112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组,分阶段对照,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844%,心电图有效率409%。上海用丹参舒心片治疗心绞痛323例,症状总有效率为809%237例心电图总有效率为573%。另外尚有用黄杨宁、冠心丹参片(丹参,降香,参三七),水香冠心片(水蛭,九香虫,郁金,茵陈)、冠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心脉宁(丹参,生首乌,黄精,干葛根)、益母草、女贞子、水蛭、补气化瘀片(炙黄芪,玉竹,赤芍,青木香)、川芎嗪等治疗,均取得一定效果。在心肌梗塞的治疗方面,中医研究院在用抗心梗合剂(丹参,赤芍,郁金,黄精,党参)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1981年用益气活血注射剂治疗,病死率进一步下降。上海用复方丹参和单味丹参注射液治疗,死亡率较单用西药有明显降低。

八、  肺心病:北京用精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清活注射液(鱼腥草,败酱草,大蒜,卫茅,黄芩,丹参)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与青霉素进行对照。清活组36例中显效445%,有效率达917%;而青霉素组34例中显效353%,有效率为794%。山西用固本活血汤I号(丹参,红花,赤芍,桃仁,黄芪,党参,山药,白术,淫羊藿,菟丝子)及II号(五味子,沙参,麦冬,生地,黄精,枸杞,补骨脂,黄芪,当归,赤芍,丹参,川芎),分别治疗阴阳俱虚血瘀型及阳虚血瘀型的慢性缓解期患者,一般每月服5-10剂,而当7-9月或病情不稳定时连服3月,病情稳定后改用固本活血丸(黄芪,党参,山药,白术,淫羊藿,菟丝子,枸杞,麦冬,女贞子,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炙甘草),常服观察5年,明显降低了死亡率。洪氏在常规治疗急性发作期肺心病的基础上,加水蛭粉治疗63例,与不加水蛭粉治疗的67例对照,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05%776%,死亡率为95%224%,症状改善及血气分析、血粘度、甲皱与球结膜微循环检查,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九、  心律失常:山东用益气温阳活血法(党参,黄芪,桂枝,补骨脂,附子, 丹参,川芎,甘草)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20例,其中对病窦、房颤、早搏有效率分别为833%100%833%。此外,亦有用温通血脉法(川芎,赤芍,丹参,淫羊藿,桂枝,麦冬,甘草)治疗取得良效的报道。

十、  缩窄性心包炎、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盛氏治疗缩窄性心包炎,辨证为气滞血瘀、久病入络,用膈下逐瘀汤治疗获满意效果。陈氏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属心气(阳)虚损、瘀血阻络,用益气活血法(丹参,川芎,黄芪,党参,丝瓜络,路路通,茯神,桂枝,甘草)治疗,提高了疗效。钱氏认为在治疗风心病心衰时,加入活血化瘀汤,对缩小肝肿大、消退水肿等的疗效高于未加活血药组。

十一、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北京等地用通脉灵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有人按中医辨证分为阴寒型、血瘀型、湿热型、热毒型、双虚型等,均以通脉汤(毛冬青,丹参,鸡血藤,当归,牛膝)为基本方,随证化裁,辅以西药对症治疗366例,总有效率达975%。另外各地用四妙勇安汤、活血逐瘀汤、当归汤(当归,乳香,没药,桃仁,甘草)、四妙活血汤、顾步汤、当归四逆汤等也获良效。

十二、         血栓性静脉炎:奚氏根据热壅络脉而致瘀的观点,自拟清营解瘀汤(益母草,紫草,紫花地丁,赤芍,丹皮,生甘草)治疗60例。全部奏效,其中急性期35例均获临床治愈,作超声波复查,原血流不通处恢复畅通,个别病例经静脉造影证实血流通畅。吕氏用消炎通脉合剂(银花藤,元参,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防己,灵仙,络石藤,甘草)治疗39例,也获满意效果。

十三、         大动脉炎、雷诺氏病、血管炎等:房氏治疗55例大动脉炎,按中医辨证分为两面三刀型,气虚双亏型用补益气血、养阴通络法(生黄芪,党参,鸡血藤,赤芍,红花,牛膝,归尾,元参,沙参,石斛,黑附子,肉桂,菖蒲,甘草)。阴虚阳亢型用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法(紫贝齿,紫石英,生磁石,珍珠母,鸡血藤,元参,枸杞,菊花,白芍,生地,牛膝,赤芍,归尾,泽泻),收到满意疗效。金氏用黄芪桂芝五物汤加减(黄芪,桂芝,白芍,红花,桃仁,地龙,生姜)治疗雷诺氏病,疗效满意。张氏用活血通络、清热利湿为主(黄芪,党参,丹参,鸡血藤,赤芍,川芎,炮甲片,夏枯草,小川连,元参,炒苡仁,陈皮,甘草)治疗55例结节性血管炎,痊愈率7455%,总有效率8546%。冯氏用活血化瘀II号针剂(丹参,赤芍,红花,川芎)治疗血管炎等也获良效。

第1页 第2页 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