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章内容

活血化瘀延缓衰老的研究

日期:2013-07-31 来源: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16
 

中医的衰老学说主要是脏腑虚损致衰,尤其是肾脾虚损,故常采用补肾健脾延缓衰老。近年来随着对衰老机理的探索,出现了“血瘀致衰”的理论,并采用活血化瘀延缓衰老。其理论和实践为中医传统的养生术增加了新的内涵。

1.  血瘀致衰的证据

1.1  气虚血瘀致衰[1~3]  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循行全身,环周不休;而气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两者并行供脏腑组织以营养,气血流畅是健康的必要条件,生命与气血关系密切。人体长期受到七情六淫、劳倦外伤以及各种疾病的影响,首先会引起气血失调,流通受阻,瘀血停

滞。随着增龄由瘀血而导致的气血运行涩滞和衰减日趋严重。气血的虚衰和瘀滞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气的生化作用减退,脏腑生理功能失常,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气虚血瘀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脏腑功能衰退以致发生多种老年病,加重人体衰老。

1.2  肾虚血瘀致衰[4]  肾虚血瘀是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肾为先后天之精,肾精乃人体生命之基本物质,化阳生气生阳,行温养、气化之功推动脏腑功能;化阴生阴血、精髓、津液,行滋润、营养形体与脏腑的功用。正常情况下,肾中阴阳相配,体用结合,阴精充沛,温煦有源,气血旺盛流畅,气机条达,气化升降如常。但随着机体生,长、壮、老必然消耗精气,出现人体自衰即“生理性肾衰",再由于后天诸因也可损及于肾,导致肾精亏损。因此老年必然存在肾精的虚衰。肾精的不足可致肾精化气无源,无力温煦、激发、推动脏气;精不化血可致阴亏血少,诸脏腑、四肢百骸失其濡养。从而出现三焦气化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血失流畅,脉道涩滞乃致血瘀。因此肾虚常兼有血瘀,血瘀又进一步影响了气血运行、津液输布和五脏调和,加重了各脏腑的功能失调。当脏腑功能受损,化源不足,先天失去后天的培补滋养,致肾精日益虚损。如此肾虚导致血瘀,血瘀加重肾虚,形成恶性循环,加速脏腑组织器官的衰老。作者还提出了“生理性血瘀”、“生理性肾虚血瘀"、“隐潜性肾虚血瘀证”以及“老年性肾虚血瘀综合征”的新概念[5]。认为肾虚血瘀反映了不同类型的老年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共性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

1.3  脾肾两虚血瘀致衰[6]  认为“肾主先天,脾主后天,后天养先天"。脾胃虚弱可使先天肾精失于供养,导致肾虚。然而虚久必瘀,因为肾阳不足,阳虚生寒,寒凝可致瘀;脾胃虚损,气血生化无源,气虚行血无力可以致瘀;阴虚血少,脉道枯涩也可致瘀。瘀可进一步加重虚,虚是因,因虚致瘀,瘀又进一步加重虚衰,因果交替促进衰老进程。

1.4  老年虚瘀的症证及实验室观察[1~7]

1.4.1  临床症证  老年期可出现明显“虚"的症证如头晕,易疲倦,心悸气短,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发脱齿摇,性欲减退,健忘耳鸣失聪,流泪多涕,尿余沥难尽,夜尿频数,脉细无力等。以及明显的“瘀血”症证如色素沉着,皮肤粗糙,老年斑出现,巩膜混浊,舌质瘀暗或瘀点,舌下脉络精长扭曲,脉涩、结代等。随着增龄,虚、瘀不断加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多种老年病,如中风、眩晕、痴呆、胸痹、厥心痛、真心痛、咳喘肺胀、隆闭、淋浊、四肢痿痹不仁等。这些都是瘀血的生化表现,也是最常见加速衰老和死亡的原因。据对老年人群分析虚证达80%以上,并随增龄而上升。调查了3284岁的2268人发现虚证及血瘀证发生率与增龄呈显著正相关。对32 68例体质与年龄关系的研究表明瘀滞质的比例与年龄的递增呈极显著正相关,提示随着增龄,瘀滞质或兼瘀质者日渐增多。

1.4.2  实验室检测  除了在神经内分泌、免疫合成、自由基代谢等发生一系列紊乱外,还表现在:①微循环异常:健康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异型管袢显著增多,血管张力明显减弱,乳头下静脉丛明显增多,血液偏暗,血流缓慢,流态异常,袢顶瘀血增多。而虚证患病老人微循环障碍更加严重。光镜下观察到老龄动物的主要脏器有明显微循环障碍、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代谢产物——脂褐素沉积以及细胞间瘀血等病理改变。②血液流变学异常:老年人血细胞数量减少,有生理性贫血。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沉增高,血

小板聚集,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造成全血粘度增高。血浆粘度也明显增高,主要表现为球蛋白、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增多。导致血流缓慢,血管硬化,管腔狭窄,出现“脉不通,血不流"的瘀血病理改变。有研究表明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异常和青紫舌程度与增龄有明显相关性。

2. 活血化瘀法则在延缓衰老中的运用

2.1  益气化瘀  颜氏等[1~2]一依据衰老的本质在于气虚血瘀,认为延缓衰老就需解除各脏器的瘀血现象,使其不断得到气血滋养,纠正脏腑虚衰,使气血由不平衡状态转向新的

平衡,以保持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益气化瘀使气能行血,气盛则血流以冀达到气足血活,气通血流,祛病延年的目的。颜氏用益气化瘀的“衡法Ⅱ号"(黄芪、当归、川芎等)进行了延缓衰老的研究,表明该方①能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压和睡眠,振作精神,提高思维能力,增加食欲,对减轻胸闷、心悸等症状尤为明显;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浆粘度,改善微血流状态,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脏器的良好血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和E玫瑰花环形成,增强抗病能力;④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提高血浆蛋白;⑤保持脏器的正常组织结构,有效地维持正常生殖器官功能和生殖能力;⑥加速细胞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特别是脂褐素的排出,促进老年斑的消退,减少色素沉着。这些生理生化组织免疫等衰老指标的改善,显示了益气化瘀法在抗衰老方面的前景大有可为。韩氏[3]用益气养阴活血.“寿星宝’’能改善衰老症状,提高老人记忆力及动作反应能力,延长动物寿命,增强抗氧化能力,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心肌耐缺氧能力,增加脑局部组织血流量,改善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及机体激素代谢等多种功效。提示益气养阴活血法可在多种环节方面延缓衰老的发生发展。

2.2  补肾化瘀  陈氏[4]依据衰老的本质是“肾虚血瘀”,提出以“补肾化瘀”延缓衰老和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认为通过补肾化瘀,保证了元阴元阳化源不绝,血脉经络通畅无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能得到精气的滋养、温煦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延缓了机体的衰老。研制了以补肾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症的新药——冠心康胶囊和健脑通脉胶囊。冠心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改善率均优于单用活血化瘀法或益气化瘀法,同时耳鸣、膝酸,夜尿频或尿有余沥难尽等肾虚症证得到改善。健脑通脉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能明显改善头痛、头昏、耳鸣等症证,提高记忆力,增加脑供血,降低血脂等。

2.3  补肾健脾化瘀[6]  依据“脾肾虚挟瘀致衰”,的理论,提出“补肾健脾化瘀"延缓衰老的法则,并拟定“康寿饮”,观察发现:能延长小鼠寿命1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过氧化脂质(LPO)含量_;增强老年小鼠脾淋巴细胞DNA抗自然损伤能力,调整免疫促进白细胞介素—2(IL2)产生;使老年小鼠肾小球基底膜变薄,促使机体代谢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堆积而造成的机体损害;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综合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并认为补肾健脾化瘀较单纯补肾健脾更佳。

2.4  活血化瘀治疗与衰老有关的老年病

2.4.1  高脂血症  脂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后者又是心脑血管疾病以至加速衰老死亡的重要原因,中医辨证多为“正虚血瘀"或“正虚,浊阻中焦”。用活血化瘀为主

的方剂如大黄庶虫丸、祛脂通脉胶囊、消补减肥片、蒲黄泽泻汤、活血消痰方、化浊活血汤、血府逐瘀汤等[8~14]使“虚实夹杂’’症证得到改善,脂代谢紊乱也得到平衡,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有人用单昧活血化瘀药如大黄、没药、水蛭等治疗高脂血症也获得同样效果[15~18]。在服用水蛭后发现血脂降低的同时,前列腺环素显著升高,血栓素A2明显降低;说明对调节循环血浆中前列腺环素和血栓素A2之间的相对平衡,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2.4.2  高粘血症  老年血瘀患者存在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微循环障碍的高粘滞血症。用活血化瘀方剂[19-21]改善血瘀症证同时,降低了血液粘滞度,增快了血液流速,改善了微循环紊乱,增加了脏器组织的供氧。

2.4.3  其他常见病  用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高血压、脑动  脉硬化、老年痴呆、中风、前列腺肥大等的报道很多,有单用  活血化瘀法,也有从益气活血、补肾活血等法进行治疗均获  得较好疗效[2226]。老年患者的临床症证得到改善,虚瘀体质得到调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说明活血化瘀法则在治疗  老年多发病常见病延缓衰老中有确切作用。

3. 活血化瘀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以活血化瘀为主的复方或单味药对延缓衰老延年有确切作用,为探索其机理进行了不少的实验研究,主要有:

3.1 对自由基的影响  有充分证据表明衰老时体内抗氧化  物质的活性及含量明显降低,自由基代谢物的含量显著升  高,自由基损伤正常组织形态和功能完整性,从而使机体出  现多种衰老变化。中医辨证的虚证及瘀证患者常有不同程度  的自由基代谢紊乱。如肾虚患者血清LPO含量高于正常人, SOD活性显著降低,而夹血瘀或湿者SOD活性更低[26]。实  验研究提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草药多为补益化瘀药。如  益气活血方剂能提高老龄鼠SOD活力,降低LPO浓度,抑  制脑组织结构LPO的形成,提高动物耐疲劳、耐寒冷和耐缺氧能力,提高衰老老鼠的存活率[27]。益气养阴活血的气血通可降低大鼠衰老死亡率,其抗脂质过氧化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抗衰老的重要机理之一[28]。寿星宝通过提高机体内清除自由基链锁反应的各种活性酶的含量而达到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目的[29]。补肾化瘀方八味丹神汤可降低老年小鼠LPO,提高CAT活性[30]。醒脑康(当归、川芎、丹参等)能升高脑动脉硬化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降低LPO。可明显降低老龄鼠血中的LPO,升高SOD。当归、川芎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钠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丹参所含丹酚酸ABCD及丹参素,原八茶醛皆对脂质过氧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当归、川芎、丹参还富含VitEVitC等强抗氧化剂[31]。四物汤也有降低LPO,升高SOD活力的作用[33]。益肾祛邪法(熟地、淫羊藿、大黄等)对体外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化、生物学指标的影响表明该方有与VitC相似的抗氧化,保护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从细胞老化角度提示有延缓动物老化的作用[9]。此外三七、姜黄、赤芍、益母草、丹皮等活血化瘀药也有类似的作用[273334]

3.2 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的影响  衰老的神经内分泌阶段式调节学说认为机体生、长、壮、老全过程中存在渐进的阶段式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中枢儿茶酚胺在该机制中可能起重要的中枢寿命钟作用,而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对酚胺的代谢很重要。MAO--B活力随增龄而升高,是控制下丘脑中枢寿命钟的主要物质,与衰老关系密切。养血活血的四物汤可降低MAOB的活力而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32]

衰老的免疫学说认为正常的免疫功能是身体健康的保,它能对抗环境中促使细胞衰退的因素,以减缓细胞衰老和保持细胞的再生能力。然而随着增龄,身体的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免疫的防御、监视、自稳等功能都降低,加速了衰老的进程,因此提高免疫力可延缓衰老的发生和发展。活血化瘀药大黄具有增强补体活性,提高细胞免疫,减少变态反应,提高血清总补体水平,抑制体液免疫而稳定机体内环境;能促进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和淋巴细胞增殖;并可保护骨髓细胞免受免疫抑制剂的破坏[37~39].川芎嗪、复方丹参液有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从而促进造血的作用[40]。三七总皂甙对小鼠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41]。三七水煎剂对小鼠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抗原结合细胞和抗体分泌细胞的活性均有促进作用,三七多糖可促进巨噬细胞和抗体分泌细胞的活性[42]。丹皮酚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应答[43]

衰老时内分泌腺往往缩小,功能也相应地逐渐衰退。老年人的尿17一羟、17一酮含量显著低于青、壮年,表明肾上腺皮质功能明显衰退。活血化瘀药三七、当归能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随着增龄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DNA消耗,某些RNA成分合成能力下降,而导致细胞衰老加速。三七能促进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对延缓细胞衰老起着积极作用[44]

刘氏系统观察了益气活血方对自然衰老气虚血瘀证大鼠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的影响,结果显示可明显改善大鼠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雌二醇、睾酮、IL-2、肿瘤坏死

因子、腺淋巴细胞转化,诱生IL-2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提示益气活血方可有效增强衰老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45]

3.3 对血液流变性、微循环等的影响  益气活血方对自然衰老气虚血瘀证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的明显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001)[45]引。丹参可影响老龄鼠血浆中可溶成分、红细胞变形性及聚集性。当归可使雌性老龄鼠全血比粘度降低及红细胞电泳加快[46]引。复方活血片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红细胞流变性,降低全血粘度,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22]。许多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老人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障碍,消除瘀血,恢复血脉的流畅,改善脏腑组织的血液供应,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延缓器官机体衰老方面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颜德馨.气血与衰老.江苏中医,1990(4)27

2    华.老年期气虚血瘀病机初探.新中医,1991(7)52

3  韩明向.“虚一瘀一衰老”模式初探.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211(3)2

4  陈学忠.肾虚证血瘀与衰老.辽宁中医杂志,199320(8) 14

5  陈学忠.老年肾虚证与血瘀.四川中医,199412(4)12

6  李顺成.扶正化瘀复方康寿饮延缓衰老的研究回顾.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4)244

7  聂志伟.脾虚证五种疾病甲襞微循环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9014(10)11

8  黄焱明.大黄廑虫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0)589

9  李春生.我国衰老机理及其对策研究的若干进展.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4)241

10  邱万嵩.消补减肥片对高脂血症影响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9)532

11  魏良行.蒲楂泽泻汤治疗高脂血症.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115(2)18

12  王保和.活血涤痰法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天津中医,1991311

13  祁守鑫.化浊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61例临床体会.江苏中医,1990101l

14  余冬严.血府逐瘀汤对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降脂作用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 9888(10)  60l

15  游金根.大黄治疗高脂血症30例临床观察.福建中医药,198314(1)19

16  陈建维.活血通脉胶囊治疗高脂血症70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3)173

17  张三林.中医治疗高脂血症新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3)26

18  金德山.水蛭粉治疗高脂血症150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1989121

19  刘全意.中药“抗粘一号”方治疗高粘滞血症临床体会.新疆中医药,1992115

20  秦云峰.降粘冲剂治疗高血粘症101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学报,19894(5)32

21  邹其俊.益母草治疗血瘀高粘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10)635

22  程文宣.活血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2)718

23  陈学忠.益肾化瘀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四川中医,19919(10)41

24  汪晓芳.精制血府祛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7)399

25  查良伦.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2)74

26    壮.自由基及其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北京中医杂志,1991158

27  韩明向.老年虚证与SOD及中药提高SOD活性的研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 99110(4)64

28  毛腾敏.益气养阴活血法的抗衰老机理研究——“气血通”抗脂质过氧化的心肌保护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884(4)10

29  方朝晖.寿星宝对老年大白鼠自由基代谢的实验研究. 天津中医,199815(1)37

30  蒋文跃.补肾化瘀方药调整免疫衰老的机理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 99515(6)353

31  张慧芳.醒脑康对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血中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5(1)27

32  林安平.四物汤抗自由基损伤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216(8)45

33  赵梦华.自由基在中医中药中的应用概况.辽宁中医杂志,199014(11)46

34  许实波.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中草药,199122(6)264

35    皓.中药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概况.中国中药杂志,199015(10)54

36  范盘生.丹皮酚抑制培养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及抗自由基作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3)13

37  岳仁宋.大黄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9 U1 U(b)3 1 0

38    路.大黄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9 1 7 1 1(7)41 8

39    萍.大黄液对小鼠骨髓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江苏中医,1 9 9 O1 23 8

40  谢仁敷.活血化瘀药对骨髓造血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8 88(1 O)61 6

41  祝彼得.三七总皂甙对小鼠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 9 9 17(6)2 7

42  王嘉明.三七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1 9 8 94(4)2 9

43  王兴旺。丹皮酚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药药理与临床,1 9 928(2)2 9

44  马瑞荤.中药的抗衰延年作用.浙江中医学院报,1 9 9 11 5(6)4 9

45  刘礼意.益气活血方对老年大鼠神经免疫调节影响的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9 71 7(1 O)6 1 6

46  毛腾敏.丹参、当归对老年大鼠血瘀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 9 8 88(1 0)6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