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七
患者,李某,女,46岁,于2013年7月15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水肿1年,复发1周。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伴身软乏力,久站后感心累不适,不伴腰痛、眼睑浮肿、小便量少,畏寒、发热等症,用红花熬水泡洗后可减轻,1周前患者双下肢水肿反复,当地诊所口服中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刻诊:神清神差,双下肢水肿,身软乏力,二便调,食纳可,睡眠佳,舌淡苔白脉弱。
中医诊断:水肿(卫表不固)
治法:益气固表,温阳化水
方药:防己黄芪汤和五苓散加减
汉防己30g 黄芪50g 桂枝20g 冬瓜皮30g
泽泻25g 猪苓25g 白术30g 大枣30g
茯苓30g 车前草30g
服3剂,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续3剂,双下肢水肿完全消退。
中医辨证分析:
患者中年女性,久病气虚。气虚卫表不固,气不化水,水湿停滞肌腠,故见双下肢水肿。气虚不能充养四肢,故身软乏力,久站耗气,故久站后感心累不适。舌淡苔白脉弱,为气虚之象。
本方以防己黄芪汤和五苓散加减,方中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且能行水消肿,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配黄芪,更有实卫之功。泽泻利水渗湿,茯苓、猪苓淡渗利水,增强利水蠲饮之功。桂枝既外解太阳之表,又温阳化气助膀胱气化。冬瓜皮、车前草利水消肿。大枣益气补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化水之效。
肖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