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俊森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大邑望县中医医院,E-mail:shaw1105@live.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49岁女性肾上腺肿瘤术后持续低热(37℃-38℃)患者,西医检查排除感染。初诊用黄芪建中汤效果不佳。二诊根据身软乏力、自汗、脉沉等症,辨证为气虚发热,采用甘温除热法,予补中益气汤加味。患者服1剂后体温即明显下降,后续体温恢复正常未再反复。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术后发热;甘温除热;气虚证;肾上腺肿瘤
案例:
病史简介:患者高某,女,49岁,体型偏胖,因“上腹部疼痛不适5小时”至我院住院治疗,入院症见:上腹部隐痛不适,伴见反酸、嗳气,未诉其他特殊不适。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奥美沙坦酯片、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住院期间行腹部CT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团块状占位性病变,最大截面径约7.2×4.4cm,其内密度不均,少量钙化。实验室检查提示“低钾血症、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高血压五项未见明显异常”,经对症治疗后上腹部疼痛较前改善。术前服用“酚苄明”阻滞α肾上腺受体作用,排除禁忌症,于(2025年)07月09日行“腹腔镜下左侧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后经重症医学科保驾护航后于07月10日转回我科继续治疗,术后诊断:1.左侧肾上腺肿瘤;2.高血压;3.2型糖尿病;4.电解质代谢紊乱(低钾、低镁、低钠);5.高脂血症;6.右肾囊肿;7.脂肪肝;8.非感染性胃肠炎。住院期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于7月11日晨间查房诉身软乏力,左侧腹部隐痛不适,有牵扯感,左肩酸痛不适,活动后出汗明显,查见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开具黄芪建中汤加味3剂(炙黄芪30g、桂枝15g、白芍20g、炙甘草10g、大枣15g、葛根60g、姜黄15g、党参30g)。患者于7月11日18时至7月16日23时,出现低热,监测体温于36.2℃至38℃波动,多次监测体温,半数以上处于37-38℃之间。完善感染学指标检查未见明显感染征象,7月15日晨间查房开具补中益气汤,于当日晚间开始服用。自7月17日起到出院未再出现低热,出院后换药、拆线时询问患者体温也未再反复。
7月15日查房(二诊)
诊见:身软乏力,时有发热感,监测体温高于正常值(昨日体温Max:38℃),自汗,活动后明显,腹部隐痛及其牵扯感较前改善,左肩酸痛不适,稍有口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虚劳
辨证:气虚证
治法:甘温除热法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30g |
党参30g |
白术30g |
炙甘草15g |
升麻15g |
柴胡15g |
当归15g |
麸炒陈皮15g |
酒黄芩15g |
生姜10g |
大枣30g |
|
煎服法:3剂,水煎服(医院代煎),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7月18日查房
诊见:乏力感较前减轻,7月16日体温峰值37.4℃,17日至今日监测体温均正常,出汗程度稍改善,咽喉痰粘感,偶咯少量白痰,余未诉特殊不适。
处方:
黄芪30g |
人参20g |
白术30g |
炙甘草15g |
升麻15g |
柴胡15g |
当归15g |
麸炒陈皮15g |
酒黄芩15g |
大枣30g |
桔梗20g |
生姜3片(自备) |
煎服法:6剂,水煎服(自煎),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7月29日门诊
诊见:乏力感已不明显,近日体温未见异常,咽痰较前减轻,近期食欲欠佳,偶有上腹部胀满不适,其余未诉特殊不适,舌质淡红,苔白黄,脉沉。
处理:患者偶有上腹胀满,或是补气势头过盛导致气滞,也或是寒热错杂,中焦气机阻滞导致痞满,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讲到“盖人参补气,骤服气必难受,非止喘胀之症为然,得莱菔子以行其补中之利气,则气平而易受”,笔者自觉临床经验浅薄不欲用莱菔子纠正人参可能导致的闷胀,遂改用党参补气。合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既能舒畅中焦气机,胃气得降亦能改善食欲。
黄芪50g |
党参30g |
白术30g |
炙甘草15g |
升麻12g |
柴胡12g |
当归15g |
麸炒陈皮10g |
法半夏15g |
酒黄连10g |
干姜15g |
大枣30g |
生姜3片(自备) |
|
|
|
煎服法:5剂,水煎服(自煎),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按语:
当本案患者开始出现发热时,笔者回想开具的黄芪建中汤时,内心还是十分懊悔的。苦恼自己没有细致的去琢磨患者当时的病机,陈师常说“一分外伤,一分寒”,此言也可用于手术后患者,当时应合用小柴胡汤,或用柴胡桂枝汤。《伤寒论》小柴胡汤证其一有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 ...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小柴胡汤主之。”汤证其二有云“伤寒五六日,中风,... ... 或渴,或腹中痛,... ... 或不渴,身有微热 ... 与小柴胡汤主之。”仲景有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当时回想7月11日初诊时,患者有自汗、腹痛的表现,结合后面出现发热的症状,考虑手术导致气血耗伤,正应“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结合“一分外伤,一份寒”,又与汤证其二“或渴,或腹中痛...或不渴,身有微热”相应,愈加肯定该用柴胡桂枝汤治之。
初诊考虑患者术后耗伤气血,又有腹痛的表现,切其脉沉,以虚劳里急腹痛为切入点,重用白芍又有芍药甘草汤的解痉(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作用,加葛根、姜黄兼治其左肩酸痛。观察患者病情期间复查感染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回想患者也无明显恶寒、鼻塞、流涕等外感症状,观其手术切口清洁干燥,也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趋向。疑惑患者发热病因,也曾与同事讨论,不排除患者因切除激素腺体导致机体重新适应激素水平的反应,查阅以往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术后反应里,排除感染后的发热案例还是十分少见。心中逐渐动摇从“外寒”思路使用柴胡桂枝汤的坚定想法,回想桂枝汤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患者病症有其二,黄芪建中汤乃桂枝汤变方,也不算完全背驰患者的病证。
在跟师门诊中,陈师常与我们分享有趣的验案,也常说到简单的病证复杂化再开简单处方,复杂的病证抓其重点矛盾“化繁为简”开具精简的处方。二诊时观其脉证,思考什么处方能同时与“乏力”和“发热”并见,随即想到“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大胆尝试一用。患者经服用1剂后患者体温便逐步恢复至正常范围,此后服药期间体温也未再反复,算是获得预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