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甘草干姜汤治疗肺癌咯血病案

日期:2015-04-03 来源:传承工作室 作者:传承工作室 阅读:1254

患者,冯某,,72,2014618日就诊。主诉:咯血3月。3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为鲜红色血液,不伴潮热,出汗等症,在当地医院求治,胸部CT提示肺部占位,并于成都肿瘤医院行纤支镜检查诊断为肺癌,未予放化疗治疗,予口服中药及口服西药止血保守治疗2+月,咯血无好转,且逐日加重,日约咯血100ml,遂求治于陈学忠教授。刻诊:咯血,血色鲜红,伴心累,气短,面色恍白,身软乏力等症,舌淡,苔白,脉细弱。陈学忠教授辨证为咯血(肺脾阳虚),予甘草干姜汤加味,以温肺复阳。方药如下:

炙甘草30g     炮姜30g    三七粉10g    血余炭10g    白及30g

4剂,一日一剂。

2014623日复诊,咯血明显好转,咯血量减少2/3,一日约咯血40ml。效不更方,续前方4剂。2014627日再次复诊,咯血仅为少许淡红血液,量少。前方基础加用黄芪30g、人参15g,三剂,咯血基本控制。

 

: 肺脾阳虚是导致肺癌晚期咯血之因。血证之形成, 与心、肝、脾、肺等脏器的功能失调有关, 而咳血总由肺络受损所致, 因此咯血首先责之于肺。肺癌的形成, 以正气亏损(肺气虚) 为其主要病因, 肺癌形成之后,邪气日盛, 正不胜邪, 邪反伤正, 随着病情的发展,正虚愈甚, 气虚可以及阳。晚期肺癌患者, 反复咳血日久, 血去气伤, 常致气虚阳衰。脾与肺乃母子相生关系, 肺气不足, 日久子病及母, 导致脾气亦虚; 肺阳不足, 宣降失常, 痰饮内停, 困遏脾阳, 亦可致脾阳虚。肺脾阳虚,统摄无力,固摄无权,则血不循经而致咯血。肺气虚故见心累、气短;脾主四肢,脾阳虚故见身软乏力;脾阳不振故见面色恍白。舌淡苔白, 脉细弱均为肺脾阳虚之。治疗当温肺复阳, 方选甘草干姜汤加味。甘草干姜汤由炙甘草、干姜二味组成, 甘草味甘性平, 温补阳气, 常以炙用, 正如东垣所云:“炙之则气温, 补三焦之气,散表寒”。干姜味辛热, 善温中散寒, 助脾胃阳气,对此古代医家多有论述,《 伤寒今释》 云: “干姜之效, 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温运消化器官, 而兼于肺,故肺寒、胃寒、肠寒者, 用干姜”。甘草、干姜二者相配, 辛甘化阳, 温肺复气, 振奋中阳。肺脾得温统摄有力, 则血行常道, 咯血自停。对于其止血功效, 《仁斋直指方》 有所阐述: “血遇热则宣流, 故止血多用凉药。然亦有气虚挟寒, 阴阳不相为守, 荣气虚散, 血亦错行, 所谓阳虚阴必走耳。外必有虚冷之状, 法当温中, 使血自归于经络, 可用理中汤。……出血诸症, 每以胃药收功。”同时合用三七粉、血余炭、白及以加强止血之功,以达截血之效。陈学忠教授认为肺癌咯血首当止血,再者益气固本,故二诊加用黄芪、人参益气。临床具体运用甘草干姜汤时, 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 随证加减。根据晚期肺癌咯血的病理机制, 陈学忠教授选用了甘草干姜汤加益气药、活血止血药等,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