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五苓散”治小便不利验案2则

日期:2014-03-10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720

    陈学忠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多年。其提出了“补肾化瘀”为主要治则防治老年病,取得较好效果。笔者有幸从师侍诊,收益颇多。现将陈学忠教授运用“五苓散”治小便不利验案2则总结如下:

病案1陈某,女,76岁。于20123月初诊。主诉:尿频4年,伴尿失禁1月。4年前,患者出现尿频、夜尿频多,4/夜。尿量约2000ml,尿色不黄。伴腰痛,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以右侧肢体较为明显。1月前,患者明显无外感史,出现尿失禁。咳嗽、喷嚏诱发,甚者行走时可出现。刻诊:神情神差,尿频、夜尿频多,4/夜,出现尿失禁。咳嗽、喷嚏诱发,甚者行走时可出现。口干多饮,纳食可,夜寐欠佳,大便偏溏,一日数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黯、白苔润滑,脉沉细。查肾功能、尿常规、血糖正常;肾脏、肾上腺B超均未见异常。中医辨证属阳气不足,三焦(膀胱)气化不利,兼气滞血瘀。以补肾化气,温阳利水处方。

予以五苓散加味。桂枝15g  茯苓20g  猪苓15g  泽泻15g  黄芪20g  白术30g 四剂,每天1剂,水煎服,三次,饭后服,并嘱其慎饮食。

复诊,患者精神渐佳,尿失禁明显改善,咳嗽、喷嚏未诱发,行走时少有出现。余诸症缓解。续守前方加党参20g治疗,3剂后尿失禁症状已消失,夜间尿频好转。随诊3月后小便自利。继以中药调治,并长期随访未发。

 :此老年女性,尿路病程长。《医宗金鉴》有云:“膀胱虚寒,轻者为遗尿,重者为不禁”。又有《素问·五脏生成篇》:“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本病主要病位在膀胱(肾),病机为脾肾阳虚,三焦不通,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常,属本虚标实。

 本方五苓散加黄芪,重用白术而获效。方中猪苓、茯苓通利水道、利水除湿。泽泻利水渗湿泻热,白术补脾燥湿利水,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利水。诸药合用,共奏化气利水、健脾除湿之效,使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正常、开阖有度。

本案精妙之处:五苓散为张仲景《伤寒论》之方,主太阳蓄水证。医者多视为利水之剂。化不利,失于蒸腾以济上,则上焦出现口渴;上焦气化无力,“上虚不能制下”则出现固摄无力,水液下趋。中焦交通,失用则加重上述症状。因此,脾肾阳虚,三焦不通,膀胱气化不利,开阖失常,是本病的病机。

 

病案2:陈某,男,72岁,于20134月初诊。主诉:尿频、尿线细、憋尿感10年。10年前,患者尿频7-9余次/天,继后出现排尿困难、尿线细、尿无力、尿等待,6年前在外院就诊,经直肠指检、PSA提示,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癌 T1C期”。并行前列腺切除术,同时行内分泌治疗。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刻诊:神情神差,尿线细,憋尿感,尿频、夜尿频多,4/夜,面色晄白,畏寒,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膀胱气化不利。以补肾化气,健脾通阳处方。

处方:桂枝25g  茯苓20g  猪苓10g  泽泻15g  黄芪20g  炒白术15g  7剂,每天1剂,水煎服,三次,饭后服。并嘱其慎饮食,保暖。

复诊,患者精神渐佳,自述诸症缓解。但有纳差,腹胀满,余同前。上方加陈皮10g 大腹皮15g行气除满。患者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随诊2月后小便自利,继以中药调治,并长期随访未发。

:《素问•五脏生成篇》:“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本案应用淡渗利水之五苓散,重用辛温的桂枝助膀胧气化, 温通而已,同时健脾补达后天,以运气化之源。无妄用大量甘温补阳药,以避食气之虞。而药后气化功能恢复,小便通利。

另外陈学忠教授运用“补肾化瘀”思想中药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临床疗效显著1

五苓散在临床中运用广泛,可以治疗肝硬化腹水、双肾积水、过敏性水肿、慢性肾炎、妇女白带增多、妊娠羊水增多等疾病2。还有甚者,运用于肾与膀胱经气循足受损,髓失所养之足痛3。足见仲景方之妙哉。

 

[1]孙胜,陈学忠.陈学忠教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验案1例[J.四川中医,2013,31(7):118.

[2]陈军民, 张宛冬.五苓散加味临床应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8):45.

[3]孙继芬. 黄河医话[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