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杰 2.陈学忠
1.杨杰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学员,E-mail:1522374775@qq.com
2.陈学忠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一青年男性因汗出不止1年就诊,在他处治疗后自汗无明显改善,求诊于陈师门诊,陈师以健脾利湿,益气固表法治之,疗效明显。
关键词:苓桂术甘汤,固表止汗,自汗,陈学忠
医案:
患者:吴某,男,18岁,2025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汗出量多1年。
现病史:患者平素恶风,汗出以午后明显,运动后汗出如浴,浸湿衣衫。尤易感冒,偶有体倦乏力。不伴周身酸楚、面色少华。在其他医生处就诊后疗效不显,遂求诊于陈老。
刻症:自汗不止,汗出以头面、胸背部明显,汗出量多,稍劳汗出尤甚,汗液涔涔,质清无味。无盗汗、体倦乏力、周身酸楚、面色少华、神疲气短等症。纳眠可,大便成型,小便正常。
舌体胖,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诊断:自汗(脾虚湿盛,营卫失调)
治法:健脾利湿,益气固表
处方:苓桂术甘汤加减,处方如下:
黄芪100g 茯苓30g 桂枝15g 白术30h
炙甘草15g
7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二诊:2025年7月2日,患者精神佳,诉服药后出汗明显减少,无不适。纳可,二便正常。舌体胖,舌边尖红,苔薄白。治疗有效,余无特殊,效不更方。
按语:
患者吴某,年方十八,主诉"汗出不止1年",伴恶风易感,稍动汗出尤甚,此乃脾虚湿盛、营卫失和之证。观其舌脉,舌体胖淡、苔薄白,脉细弱,一派气虚不固之象。《灵枢·本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患者肺气虚弱,卫外失司,藩篱不固,故见自汗恶风;动则耗气,气不摄津,故汗出益甚;卫气虚弱,藩篱失职,外邪易侵,故易患感冒。虽无面色少华、神疲气短之典型气虚见症,然舌脉合参,肺卫不固已明。
陈师匠心独运,以苓桂术甘汤加减治之。此方本为仲景治痰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经典方剂,然陈师活用经方,取苓桂术甘温阳化气、健脾利湿之功,重用黄芪100g为君,取其"补气之长"(《本草纲目》)之性,大补脾肺之气,固护卫表;桂枝辛甘温煦,助黄芪益气通阳,且合白术、茯苓化气行水,寓"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之理;白术健脾燥湿,培土生金,协黄芪益气固表;炙甘草调和诸药,兼补中州。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之效,使肺气充则卫外固,脾气健则津液摄,诚如《医宗金鉴》所言:"黄芪得桂枝,固表不留邪,桂枝得黄芪,祛邪不伤正"。
本案巧思有三:一在经方活用,突破苓桂术甘汤传统治痰饮之窠臼,拓展其益气固表之新用;二在剂量独到,黄芪用至百克,取其"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金匮要略》)之效,彰显"重剂起沉疴"之临证智慧;三在配伍精妙,桂枝配白术寓苓桂术甘汤温阳化气之本,黄芪配茯苓存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之意,两方熔于一炉,标本兼顾。陈师此案,既宗仲景之法,又彰创新之魂,为肺卫不固型自汗提供了"健脾益气为主,调和营卫为辅"的诊疗范式,足资后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