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庆卫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温江师承学员,温江区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E-mail:921275913@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主任医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一中年男性患者不寐2+年,伴乏力,矢气频繁,大便溏结不调,夜间盗汗明显,阴囊潮湿,手足心热,陈师辨为虚阳上浮证,当治以温肾潜阳、引火归元,以温肾潜阳为法,效果显著。
关键词:不寐、盗汗、潜阳封髓丹、陈学忠
案例:
严某,男,52岁,2025年03月20日首诊。
主诉:睡眠不佳伴夜间盗汗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睡眠不佳,夜间易醒,夜间盗汗明显,乏力,矢气频繁,大便溏结不调,阴囊潮湿,手足心热,近半年出现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为求诊治遂于陈学忠教授门诊就诊。
诊见:面色白,精神一般,述睡眠差,易醒,汗多,晚上明显,夜间汗湿衣被,乏力,手足心热,食纳尚可,大便溏结不调,小便调,舌体略胖大,舌淡略暗,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不寐
辨证:虚阳上浮证
治法:温肾潜阳、引火归元
方药:潜阳封髓丹
白附片30g(久煎) 肉桂10g 砂仁15g(后下) 盐黄柏20g
醋龟板20g(先煎) 干姜20g 炙甘草15g 龙骨30g(先煎)
牡蛎30g(先煎) 首乌藤30g
煎服法:7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2025年4月3日二诊
诊见:服药后睡眠不佳缓解明显,夜间汗出减轻,诉晨起被子汗湿染黄,手足心热好转,大便较前改善。
处理:患者诉晨起被子汗湿染黄,考虑湿热所致黄汗,加入薏苡仁30g,败酱草30g,7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200ml。
白附片30g(久煎)肉桂10g 砂仁15g(后下) 盐黄柏20g
醋龟板20g(先煎) 干姜20g 炙甘草15g 龙骨30g(先煎)
牡蛎30g(先煎) 首乌藤30g 薏苡仁30g 败酱草30g
按语:
中医将失眠称作“不寐病”。不寐病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难眠,连续4周以上,常伴有多梦、心烦、头昏头痛、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
西医治疗失眠,通常采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及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等。此类药物虽有见效快的优点,也存在易成瘾、撤药反应等不利因素。
历代中医典籍对不寐均有论述。《黄帝内经》就有“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的论述。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不寐》中指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对不寐的病机做了高度概括。清代医家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不寐》中说:“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阳由静转动人即清醒,阳由动转静人即入眠。可见阳不入于阴是不寐的总病机。
此病例中年患者出现不寐,夜间盗汗,手足心热,大便溏结不调,乏力等症状2年余,《素问・生气通天论》说:“人过四十,阴气自半”,《素问・生气通天论》中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结合患者职业公务员,工作强度及压力较大,长期熬夜,出现肾精不足,患者夜间盗汗2年左右时间偏长,出现肾阴肾阳均不足,肾阴亏虚不能敛阳,阳气相对偏盛,阳不入阴,出现虚阳上浮,《景岳全书》云:“阳气内虚,则寒生于中,而阴中无阳。阴中无阳,则阴无所主,而汗随气泄,汗证乃因阳气虚衰,失于固摄所致。
肾阴肾阳是人身生命的根本,为全身各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原动力,而它和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张景岳把它的作用,比喻为锅底之火,认为锅中的水谷能否腐熟,主要看灶底之火旺与不旺,“少一矩则迟化一顷,增一矩则速化一时”他以“花萼之荣在根祗,灶斧之用在柴薪”来说明肾阴肾阳与脾胃之间的相互关系,张景岳指出“脾胃为灌注之本,得后天之气也;命门为化生之源,得先天之气也。”而“脾胃以中州之土,非火(命火)不能生……岂非命门之阳气在下,正为脾胃之母乎”。说明人体的营卫气血和津液,均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后天之本,而胃的腐熟,脾的运化,又赖命门之火的温煦,如命门火衰,不能温暖脾土,以致脾阳衰微,运化功能失职,出现乏力、矢气频繁、大便溏结不调及阴囊潮湿等症。
在诊疗当中,因患者睡眠差,手足心热,夜间汗出明显,常规思路往往会想到阴虚内热所致或者气虚手足心热所致的这些症状,但结合患者舌象舌体略胖大,舌淡略暗,苔薄白,夜间易醒, 师父从虚阳上浮,阳不密则不固考虑,为我们治疗失眠,夜间出汗,手足心热提供了新的思路。师父在临床中善于抓主证,往往通过临床表象抓住核心病机,此案予潜阳封髓丹治疗,患者失眠及夜间出汗缓解明显,仅7剂药,解决患者2年的疾病折磨,患者临床疗效表示满意,二诊中患者诉晨起被子汗湿染黄,考虑兼夹湿热,加入薏苡仁30g,败酱草30g,意有合方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义,以温肾清热化湿功效,体现师父温清法思路。
师父在临床诊疗当中,善用温肾潜阳法,应用潜阳封髓丹可谓出神入化,临床中应用失眠、耳鸣脑鸣,头晕,口腔溃疡,舌痛,口干口苦,汗证及阴囊潮湿等等,临床效果明显,体现师父治病求本的特点,师父在临床中常教导我们治病有自己思路,不能人云亦云,师父处方特点药味少药量大,从不按患者要求加减药物,体现师父辨证精确经方功底深厚,笔者在临床中把师父处方思路应用针灸处方选穴上及针刺手法上,临床效果比之前提升明显。古人云学医难,学中医更难,难在临床中缺少明师的指点和教导,有幸跟诊师父,尤其感动是在临床跟诊中有时师父已很疲倦还在不厌其烦的给学生们讲解,感恩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