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肾着汤加味治疗腰痹验案一则

日期:2025-07-24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51

1.王俊森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haw1105@live.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中年男性,以“腰酸隐痛、腰冷”求治,并见大便不成形、进食大汗淋漓,结合舌脉,陈师辨证为脾肾虚寒,水湿不化。治以温补脾肾、散寒除湿为法,选用肾着汤合附子理中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服药7剂后,患者腰冷痛、汗出、便溏诸症显著改善。本案体现了陈师谨守脾肾虚寒、寒湿痹阻之病机,活用经方合方,针对燠土胜水、温脾肾散寒湿的思路精准施治,取得显著疗效,验证了“治病求本”的中医诊疗原则。

关键词:腰痹、、肾着汤、燠土胜水、陈学忠

案例

赵某,男,40岁,25年06月18日首诊。

主诉:反复腰酸、隐痛10余年,加重伴腰冷3周。

现病史10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腰酸、隐痛不适,每于久坐及体力劳动后易诱发,休息后疼痛有所减轻,无下肢乏力、脚踩棉花感等症,曾于外院就诊完善辅助检查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筋膜炎”,患者病来症状时轻时重,曾于症状加重时至外医疗机构行理疗治疗后改善。3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加重,伴见腰部发凉,大便不成形,易出大汗。求诊治遂于陈学忠教授门诊就诊。

诊见:腰部发凉、隐痛不适,大便不成形,易出大汗(吃饭时大汗淋漓),纳食一般,小便调,夜眠一般,舌体胖大齿印,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沉。

中医诊断:腰痹

辨证:脾肾虚寒证

治法:温补脾肾、散寒除湿

方药:肾着汤合附子理中丸合苓桂术甘汤

干姜30g

党参段30g

麸炒白术30g

炙甘草15g

白附片60g久煎

炮姜60g

茯苓30g

桂枝30g

煎服法7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250626日二诊

诊见:患者诉腰酸隐痛及腰冷较前明显改善,十分惊喜自己的出汗程度也明显减轻,大便较前成形(1次/日),其余未诉特殊不适。

处理白附片减至30g、桂枝减至15g继续予以7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此案患者以腰酸、隐痛、腰冷症状求治,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寒湿之邪痹于腰部,而脾喜燥恶湿,湿邪久困则脾肾阳气亏损,导致虚寒内生则见前症,《金匮要略》云“肾著之病...腰中冷,如坐水中...甘姜苓术汤主之”,故以肾着汤温助脾肾阳气。患者大便不成形佐证脾阳亏损之象,以附子理中丸进一步温阳培中助中焦运化。患者出汗异常,每于进食后症状明显,但患者无明显恶风表现,排除营卫表虚,从患者舌脉上辨证也排除阴虚,故从患者脾肾阳气亏损,水液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考虑,《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倶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脾阳赖于肾阳温煦,则水湿积聚渐甚,《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助阳化气调节水液代谢。诸药共奏燠土以胜水、温脾肾以散寒湿之功,《医宗必读》云:“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 ...土不凌水,水安其位,故脾安则肾愈安也。肾兼水火... ...火能益土运行而化精微,故肾安则脾愈安也。全方用药精简,思路清晰,疗效显著,正应陈师常说“在临床诊病中,辨别阴阳最为重要,治病求本,不可见汗收汗,也不可见火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