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舒朝林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大邑望县中医医院,住院医师,E-mail:2232132073@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主任医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 本案患者中年女性,尿频迁延日久,肾阳亏虚,切中病机。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中年女性、尿频、陈学忠
案例:
谢某,女,40岁,因“夜尿频1年余”于2025年04月11日就诊。
刻下见:患者诉反复尿频1年余,以夜间尿频为主,约5-6次/晚,每次小便能排干净,白天不尿频,伴有怕冷,睡眠差,白天疲倦乏力明显;舌脉:舌体略胖大,舌质淡红,薄白,脉沉细;故就诊于陈教授处;
中医诊断:淋证
辨证:肾阳亏虚,肾气不固;
治法:温补肾阳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肉桂 15g 熟地黄 20g 山萸肉 15g 牡丹皮 10g,
山药 30g 茯苓 10g 盐泽泻 10g 白附片 30g 久煎
盐益智仁 20g 党参片 30g
中药5付,每日一剂,水煎(无)450ml,口服(中药)
2025年05月30日二诊
诊见:
患者:坐下即汇报上次服药情况;感大喜,夜尿频较前明显好多了,上次服药后感尿频好多了,次数明显减少,约1次/晚,近2天晚上未再起夜小便,睡眠状态大好;
陈老:惊讶的看了一眼处方后,试探性的询问患者,那...你小时候尿不尿床喃?
患者便滔滔不绝的叙述起了小时候的情况,激动的又带有一点羞涩的说到:小时候就是爱尿床,而且多大了都还在尿床,上小学的时候,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必需要去上厕所,不然下节课就一定会憋不住,而且觉得自己很“懒”(疲倦乏力,一天精神很差,什么事情都不想做);
陈老:再次试探性的问道:那有没有觉得腰膝酸软喃?
患者:激动的说到,哎,我吃了药以后,我足跟疼痛好多了,以前就是双侧足跟都痛,又怕冷,冬天双脚冷得很,现在都好多了。
陈老:便欣喜的跟我们分析一诊时选方思路,考虑到如果一般情况下,遇到患者40岁女性,尿频,多会从膀胱气化不足考虑,投以春泽汤加减,但其实不然,此患者虽才40岁女性,但一再强调夜间尿频为主,白天无异常,且每次小便均能排干净,并伴有怕冷,疲倦乏力不适,再看舌脉:舌体略胖大,舌质淡红,脉沉细;此为肾阳亏虚,肾虚不固之侯,抓住病机,治病寻之根本、讲究辨证论治,得以显效;此次二诊时,追溯病史,患者幼时喜尿床、小学时约40分钟一次入厕小便,此为肾虚下元不固;足跟疼痛,肾主骨,此为肾虚;怕冷、疲乏,冬天双脚冷,此为肾阳虚,不足以温煦;故而进一步佐证了患者的肾阳亏虚,肾气不固之病因病机。
言归正传刻下见:夜尿频明显缓解,近2天夜间未起夜小便,睡眠状态明显改善,疲倦乏力,精神差、怕冷,足跟痛等均好转;舌脉:舌体略胖大,舌质淡红,薄白,脉沉细。
方剂:上方基础上加用黄芪30g
具体方剂如下:
肉桂 15g 熟地黄 20g 山萸肉 15g 牡丹皮 10g,
山药 30g 茯苓 10g, 盐泽泻 10g 白附片 30g久煎
盐益智仁 20g党参片 30g 黄芪30g
中药5付,每日一剂,水煎(无)450ml,口服(中药);
2025.06.17日电话随访:基本未在出现夜间尿频,睡眠能睡通夜,疲倦乏力,精神差,足跟痛基本都缓解了,现在夏天到不觉得怕冷了,反倒是今年还想吹下空调了。
笔者感叹:甚是为患者感到高兴,也感叹陈老的妙手回春之术,切重病机,寻之根本、辩证准确,效果显然,也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沿革:
创制者与原始文献
金匮肾气丸出自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原名“肾气丸”)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一、组方配伍分析:体现了“三补三泻”结构(源自六味地黄丸):补阴 :熟地黄(滋肾填精)、山茱萸(补肝涩精)、山药(健脾固肾)—— 补肾阴以生阳 (阴中求阳)。泻浊 :泽泻(泻肾浊)、茯苓(渗脾湿)、牡丹皮(清肝火)—— 防补药滋腻 ,助肾气化。温阳药(为点睛之笔):桂枝 (或肉桂):温通阳气,助膀胱气化。 炮附子 :大辛大热,温补肾阳,散寒助气化。二者配伍,激发肾中阳气 ,恢复“肾主水”功能,加入益智仁温脾暖肾、缩尿固精,先天之本已不足,脾乃后天之本,加入党参补中益气健脾之效,已达补后天之脾;二诊时患者症状大好,考虑患者疲倦乏力此为脾虚之侯,加入黄芪以补气升阳,益气固摄之效;
二、配伍特点:
阴中求阳:以大量熟地黄等补阴药为基础,配伍附子、桂枝,体现“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理。
补泻兼施:补益肾精的同时,通过泽泻、茯苓利水渗湿,契合肾“主水液”的生理功能。微生少火:附子、桂枝,意在“少火生气”(温和补阳),而非“壮火食气”(过度温燥)。
三、现代应用适用病症:慢性肾炎、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肾病(肾阳虚型); 老年尿频、夜尿多、腰膝冷痛;肾上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属肾阳虚者)。
陈学忠教授通过此案展现了经方诊治疾病的魅力的同时也体现了“用药简而精”的处方思想,拓展了我等对经方诊治疾病的范围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