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清华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温江区中医医院
E-mail:554906014@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男,40岁,目前以尿频、尿急,小便不利、尿等待、余沥难尽为主症,陈学忠教授考虑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予五苓散利水渗湿、健脾温阳利水,疗效确切。
关键词:尿频、尿急,小便不利,膀胱气化不利,陈学忠,五苓散。
医案:
患者王某某,男,40岁,于2025.03.06因频、尿急,小便不利、尿等待、余沥难尽就诊。
主诉:尿频、尿急,小便不利、尿等待、余沥难尽2月余。
现病史:患者自诉形体偏胖,一年内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后体重下降10kg,2月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而后出现尿频、尿急,小便不利、尿等待、余沥难尽临床症状,今日到陈学忠教授门诊就诊。
症见:尿频、尿急,小便不利、尿等待、余沥难尽,大便尚可,睡眠一般,纳可,舌质淡,薄白苔,脉濡。
中医诊断:劳淋
辨证:气虚不运、膀胱气化失司
治法: 温阳化湿 健脾利水
方药:五苓散加肉桂
桂枝30g 白术30g 茯苓30g 猪苓15g
泽泻30g 肉桂20g
煎服法:14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二诊:2024.03.20
症见:患者来时十分开心,诉服药5剂后尿频、尿急,小便不利、尿等待、余沥难尽的临床症状就明显缓解,但为了巩固疗效,还是将余下9剂服完,此次来主要是想解决口干睡眠不好的问题,陈老考虑患者有糖尿病病史,结合舌质淡,薄白苔,脉细弱的舌脉情况,另遣方用药如下:
葛根80g 生地30g 山药30g 黄芪30g
山萸肉20g 丹参30g 天花粉50g 麦冬15g
肉桂10g 酒黄连30g 桑叶20g 五味子15g
干姜 20g
讨论:
在现代医学中,劳淋包含的疾病有慢性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膀胱炎等,中老年男性患者以慢性前列腺炎或者前列腺增生居多,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会阴部隐痛、性功能障碍以及精液的异常等临床症状,其病程常常迁延不愈,反反复复。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前列腺炎分为四型(Ⅰ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其中的后三型均属于劳淋的范畴。
在祖国医学中劳淋是中医病名,属于淋证的一种,唐代《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将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无论是哪一种分法,都将劳淋单独列为淋证的一种,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等症状,常因为脾肾亏虚、湿热下注、劳累过度、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失司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在此案例中,患者通过缩减饮食和加强运动在一年内减重10kg,过量运动会耗气伤津,过分节食导致能量补给不上从而正气不足,导致脾肾气虚---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湿浊下注膀胱,导致小便不利;肾主水,肾虚则气化失常,膀胱失约,导致小便频数或淋漓不尽的一系列症状。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 诸淋病候》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就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的概括。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方中猪苓、泽泻利水渗湿,茯苓、白术健脾利湿,桂枝温阳化气,助水湿排出,加肉桂温阳散寒,引火归元 ,诸药合用,共奏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效。
值得一提的是,五苓散加人参是春泽汤,陈学忠教授考虑到患者是四十岁的中年男性,病程不长,虚证不是太明显,膀胱气化失司的病机比较突出,所以不考虑用春泽汤。通过此案例,陈学忠教授还给我们引申了淋证的其他症型的治疗,比如湿热型淋证用八正散,血淋用小蓟饮子。
体会
跟师半年,陈师对经方娴熟的运用让吾辈惊叹,遣方用药犹如行军打仗,君臣佐使运用自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此医案只是师傅众多成功案例的一颗小星星,师傅的临证思维就是牢牢抓住主证,辨证精当,直捣黄龙。
回想自己的临证,虽知辨证准确的重要性,却在遣方用药上不自信,羞羞答答,加加减减,生怕那个方面没有考虑周到,无形之中就形成了“大包围”的风格,今日方悟:大包围的治疗是辨证抓不住主证的表现,是对自己的治疗不自信的表现。
另外,在跟师的过程中,深感陈师对教学的严谨,传道授业解惑毫无保留;守正创新,思维活跃,屡显奇效。能跟陈老这样德艺双馨的大师学习,是吾辈之幸事,后期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老师经验,琢磨老师的辨证用药精髓,应用于临床实践,争取解决更多的疑难杂症,解决患者疾苦。
首次写陈老医案,本认为五苓散治疗膀胱气化失司的劳淋是一个比较好写的医案,却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的词不达意,更加羡慕同门中的优秀佼佼者,妙语连篇,精品呈现。请老师、同门不吝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