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佳莉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陈佳莉 E-mail:jialichen0801@163.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指导老师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陈学忠 E-mail:sccd865@sina.co
摘要:一患者因新冠后全身暴汗前来就诊,曾多次辗转诊所,乡镇医院,三甲医院等寻求治疗,均未获良效,陈学忠教授以调和营卫,温阳固表为法,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治之,收效甚笃。
关键词:汗证、暴汗、桂枝加附子汤、调和营卫、温阳固表、陈学忠
患者李xx,女,62岁,于2025年1月20日就诊
主诉:“反复汗出2+年”
现病史:患者2+年前因感染新冠后开始出现明显汗出症状,其时以咳嗽咳痰发热头痛等症为主要表现,患者遂前往当地医院寻求治疗,当地以呼吸道病毒感染治疗,予以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患者咳嗽咳痰发热头痛等症状好转后汗出症状仍未缓解,患者未予以重视,此后汗出症状一直存在,2023年冬天一场大雪时患者外出买菜,途中感天气寒冷,回家时发现衣服被汗水湿透,患者仍未予以重视,之后患者汗出症状继续加重,至2024年夏天,患者每日汗水浸湿衣物至少2-3件,多时一天可汗湿5-6件衣物,患者不堪其扰,遂予以重视,以汗出为主要症状四处求医,先后至诊所,乡镇医院,三甲医院等寻求治疗,均未获良效,患者偶然陪伴亲戚来陈学忠教授处就诊,见其药到病除,深感神奇,遂求治于陈学忠教授处。
2025年1月20日初诊
刻下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差,反复汗出,汗水可反复浸湿衣物,伴咳嗽,双手、前胸、背心怕冷,纳可,小便正常,大便可,舌红暗苔白微黄腻,脉细弱。
诊断:汗证 阴阳失调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固表
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减
北柴胡10g 桂枝15g 白芍15g 法半夏15g
酒黄芩1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党参段30g
白附片60g 前胡15g 炒苦杏仁10g
7付自加生姜3片
2025年2月17日复诊
患者来诉汗出情况较前大大减轻,出汗量明显减少,白天汗出较少,夜间仍时有汗出,背心不冷,服药后未再咳嗽,手及前胸部仍怕冷,偶有头痛,耳鸣。刻下症见:患者神清,精神可,反复汗出,夜间多,白天少,双手及前胸怕冷,纳可,小便正常,大便可,舌淡暗苔白微黄,脉细弱。
诊断:汗证 阴阳失调
治法:调和营卫,温阳固表
处方: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15g 白芍2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白附片60g 党参段30g
6付自加生姜3片
2025年2月24日电话随访,患者诉出汗症状基本缓解,并对师父表示感谢,连连感叹我们有个好师父。
按语:
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正气亏虚, 邪气乘虚而入,而致营卫失调。又长期失治误治,病邪缠绵,卫属阳,营属阴,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营卫失调则卫气失其温煦,御外之功,故见肢体发凉,恶寒,营阴不能内守,则汗多。《伤寒论》中言: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初诊时患者汗出明显伴见咳嗽,并有怕冷症状,考虑外邪未尽,以柴胡桂枝汤为主方,调和患者营卫气血,加附片温阳,前胡、苦杏仁化痰止咳,方中暗合桂枝加附子汤。7剂后汗出明显减少,咳嗽症状好转。复诊时患者未见咳嗽,盖外邪已去,以桂枝加附子汤方调和营卫,温阳固表,意在药简力专,专司敛汗之功。又行6剂后,患者汗出症状基本缓解。
讨论:
师父喜研习中医经典,常教导我们不可一味见热清热,见汗止汗,亦不可盲目见一病用一方,或是见一症加一药,开具大处方,直需辩证准确,师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多例汗证,均收效甚笃。桂枝附子汤证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和《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属于桂枝汤类方。桂枝汤主治风邪伤于卫,卫强营弱,营卫失调之证。 桂枝汤中桂枝配生姜,能发汗解肌解卫分之邪,配甘草又能辛甘化阳,芍药大枣滋养津液,固护营阴,配甘草酸甘化阴,组方既能调和营卫,也能调和气血,调和阴阳。桂枝附子汤原方药物组成为:桂枝四两,炮附子三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二两。方中桂枝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附子散寒通络,两药相伍,可温通阳气,祛风胜湿;生姜、大枣、炙甘草健脾益气,调和营卫;诸药配伍,共奏祛风除湿,温阳散寒之功。附子大辛大热,气厚味薄,可升可降,《本草备药》载其“无所不至, 为诸经引用之药”,《本草纲目》曰:“附子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伤寒论》中言“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而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对于太阳病发汗,汗漏不止所致卫阳虚衰者可用桂枝加附子汤。方中附子温壮阳气,驱逐寒湿,与桂枝相用, 达到振奋阳气之效;大枣补中益气,滋养气血之源, 甘草益气补中,与大枣相用,益气助阳敛汗;“病常自汗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荣卫失和,卫气失却固外护荣的作用使荣气不能内守,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桂枝加附子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附子补益肾阳。《景岳全书》指出:“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血气。”《医宗金鉴》中则指出阴阳“以其定位之体而言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换言之血气营卫本质为阴阳。故营卫和谐,即血气协调,究其根本为阴阳平衡。故徐灵胎云:“桂枝汤表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王子接云:“桂枝本为解肌,明非发汗也。”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助太阳融会肌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启少阴奠安营血。姜通神明,佐桂枝行阳。枣泄营气,佐芍药行阴。一表一里,一阴一阳,故谓之和。故桂枝加附子汤又可调和阴阳,补益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