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佳莉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陈佳莉 E-mail:jialichen0801@163.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指导老师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陈学忠 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一女性患者双膝关节疼痛多年,伴见肢体出汗异常的特点,陈师从扶正祛邪、和营通痹的思路处以四神煎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之,收效甚笃。
代某,女,62岁,2024年11月28日首诊
主诉:双膝关节疼痛12余年,加重伴出汗异常半年
现病史:12余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先后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不适,于外院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曾于双膝关节行“关节腔玻璃酸钠注射液注入治疗”,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患者病来双膝疼痛时轻时重,每于天气变化、季节更替时症状明显。半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加重,伴见右侧肢体大汗出,时有左手指及指间关节、左足疼痛不适,曾先后多次求治于三甲医院,完善辅助检查未示明显异常,经中西医治疗、理疗、针灸等效差。
为求诊治,遂于陈学忠教授门诊就诊。
诊见:双膝关节疼痛不适,右侧肢体出大汗,偶有左手指及指间关节疼痛不适,左上肢前臂可见少许散在湿疹,左侧足踝隐痛不适,左侧足踝较右侧少许肿胀,胫前及双膝未见明显水肿。纳可,眠差,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细。
诊断:痹症
辨证:正虚邪恋证
治法:扶正祛邪、和营通痹
方药:四神煎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00g 忍冬藤30g 炙甘草15g 远志30g
鸡矢藤30g 桂枝25g 赤芍15g 大枣30g
川牛膝30g 石斛30g 汉防己30g 生姜3片
5剂,水煎服,1日1剂,分三次餐后温服
二诊:2024年12月4日
诊见:患者来就诊时感叹“服药后整个人舒服多了”,诉膝关节、手关节、踝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右肢体侧肢体异常出汗情况改善明显,运动后才见右侧肢体大汗,另见左侧半身毛汗,手指关节仍余部分疼痛。
处理:效不更方,续以前方,重用石斛至60g滋阴,防止发汗太过耗伤阴液,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100g 忍冬藤30g 炙甘草15g 远志30g
鸡矢藤30g 桂枝25g 赤芍15g 大枣30g
川牛膝30g 石斛60g 汉防己30g 生姜3片
5剂,水煎服,1日1剂,分三次餐后温服
三诊:2024年12月11日
诊见:患者诉膝关节、手关节、踝关节等疼痛好了近80%,目前活动后右侧大汗出,左侧小汗出,双侧均可见汗出且差距有所缩小,睡眠情况也有所改善,另诉背心凉,凉感连及颈项。
处理:继续予以前方加白附片30g,《本草汇言》谓其为“通关节之猛药也”,以其阳扶正,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100g 忍冬藤30g 炙甘草15g 远志30g
鸡屎藤30g 桂枝25g 赤芍15g 大枣30g
川牛膝30g 石斛60g 汉防己30g 白附片30g
生姜3片
5剂,水煎服,1日1剂,分三次餐后温服
四诊:2024年12月18日
诊见:患者诉关节疼痛症状已基本好转,近日均无明显异常出汗症状,背心凉症状好转,睡眠较前改善欠佳,又另诉颈项部疼痛,饭后稍有恶心症状,泡沫尿。
处理:继续予以前方固其疗效,加以砂仁、盐黄柏各20g 合炙甘草组成封髓丹,纳气归肾改善泡沫尿,砂仁兼以和胃之功改善恶心症状,煨葛根100g生津舒筋,缓解颈项部疼痛,具体方药如下:
黄芪100g 忍冬藤30g 炙甘草15g 远志30g
鸡屎藤30g 桂枝25g 赤芍15g 大枣30g
川牛膝30g 石斛60g 汉防己30g 白附片30g
砂仁20g 盐黄柏20g 煨葛根100g 生姜3片
5剂,水煎服,1日1剂,分三次餐后温服
2025年1月8日患者携家人看病,表示病症已然全部好转,特地来对陈师表示感谢,十分高兴。
按语:
患者老年女性,陈学忠教授根据《黄帝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认为“人四十而精气自半”故老年人本就多肾虚血瘀,加之患者患病多年,外感风寒湿邪深重未除,痹证日久不愈,气血运行不畅日甚,瘀血痰浊痹阻经络,深入骨节,寒瘀阻络,故关节疼痛缠绵难愈,气血不和营卫失调,无力鼓动一身阳气,故其半身汗出。针对患者病症,陈老运用四神煎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之,其中四神煎为鹤膝风专病专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治疗血痹经典方剂,二方合用,共奏扶正祛邪、和营通痹之功,一诊五剂后即见良效,关节疼痛症状及汗出症状皆趋向好转,四诊后诸症皆消。
讨论:
(1)痹症的中医认识:痹证是以肢体关节、筋骨、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佃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症的疾病。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等属本病范畴。
《素问·痹论》指出病因以感受风、寒、湿邪为主。
《金匮要略》指出病机由肝肾不足,筋骨痿缓,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客于经脉筋骨关节,气血运行不利所致。载有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已黄芪汤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景岳全书·痹》认为痹证须分阴证、阳证,提出“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且“寒证多而热证少”。
《医宗必读》认为治疗痹证不仅要祛风、除湿、散寒,还提倡治行痹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参以补脾补气之法,倡导“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则,影响广泛。
(2)四神煎:本方为鹤膝风专病专方,首载于清·鲍相璈 《验方新编·腿部门》,药用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3两,石斛四两,用水十碗煎两碗,加入金银花二两,煎一碗,一气服之,服后两腿如火,即盖被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一付病去大半再服除根,不论远近皆效。功能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通利关节。主治鹤膝风。也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方中重用黄芪,味甘性温,为补气圣药,又善祛大风,并可固表止汗,托疮排脓。气乃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正气充足,邪自易除,重用黄芪可扶助正气以统领诸药直达病所,蠲痹除滞,祛邪外出。牛膝味苦、酸,性平,益阴壮阳,强健筋骨,祛瘀止瘀,善治膝关节屈伸不利。石斛味甘淡,性偏寒,养阴生津清热。远志味辛、苦,性微温,补益心肾,以杜绝邪气内传之路,预安未受邪之地,又能祛痰消痛肿。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之功颇佳,可消除因瘀而化热的关节肿痛,且可制约黄芪温热之性。四神煎组方严谨,照顾全面,堪称药简量大,功专效宏。
(3)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本方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方中黄芪为君药,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固表而不致留邪,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共为臣药;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本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黄芪桂枝五物汤方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止痒、保护心脑血管、提高机体免疫等作用,故本方还可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荨麻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
体会:
陈师用药立足经典,遣药组方精准,选方四神煎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方中大剂量使用黄芪,石斛。陈师常在诊间教导,对于药物大剂量使用的把握,只要辨证准确,患者病情需要就可使用,不必拘泥于常规剂量。痹证病位涉及下焦肝肾,病重势深,病情反复缠绵,非重剂不能祛邪。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较强的抗辐射、抗感染及调节免疫作用,还具有十分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有效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并能够清除患者体内已经产生的过剩自由基,减少对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本案中黄芪及石斛的大剂量使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思考,在临床中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