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晓容,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双流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610200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中年女性,因月经过多就诊,陈学忠教授辨证为气血两虚证,给予当归补血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合甘草干姜汤; 月经过多; 陈学忠
医案:患者毛某,女,50岁。2024-12-31初诊。
主诉:月经过多1年余。
现病史:1年前患者出现月经量大,经行20余天,以致半年内出现中度贫血。经前乳房胀痛,平素大便干,便秘。自觉足心发烫,触之不烫,背心发冷。妇科多次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舌体胖大,浅齿印,舌质淡红,脉细弱。现正值经期。长期西药治疗疗效不佳,医生推荐尝试中医治疗,遂慕名来陈老处就诊。
中医诊断:月经过多
中医辨证:气血两虚证
治 法:益气养血止血
处 方:当归补血汤合甘草干姜汤加味
具体处方如下:
当归15g 黄芪80g 桑叶30g 三七粉10g
炮姜40g 炙甘草20g
6付,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次温服200ml
二诊:患者诉服药后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此次的月经量只相当于之前一天的量。大便较前正常。继续加大黄芪至100g益气养血。
三诊:患者诉月经周期缩短,从20余天缩短为10余天,足心发烫缓解,大便较前进一步好转。经期结束,停用止血的炮姜,加入菟丝子、沙苑子填精补肾固冲任。患者诉乳房有结节,加入牡蛎、天花粉软坚散结,具体方药如下:
当归15g 黄芪50g 桑叶30g 甘草20g
菟丝子15g 沙苑子15g 牡蛎30g 天花粉15g
柴胡15g
6付,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次温服200ml
按语:
现代医学认为,月经过多是指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经期出血量超过80ml的一类症状。可由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恶性肿瘤等),非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不完全脱落、子宫内膜局部异常、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紊乱等),医源性因素(如宫内节育器等)引起。长期出现月经过多容易引起头晕、心慌、乏力等贫血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月经过多首见于《金匮要略》指出“月水来过多”的记载。《证治准绳·女科·调经门》认为“经水过多,为虚热、为气虚不能摄血”。月经过多的主要病机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病因有气虚、血热、血瘀。患者若因各种原因损伤脾气,导致中气不足,冲任不固,血失统摄,以致经行量多。久之可使气血俱虚,又可导致心脾两虚、或脾及肾,致脾肾两虚。气虚则可致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固摄,则可见经量过多。
当归补血汤
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当归组成,二药用量之比为5∶1,为气血双补方,主治劳损、内伤、气弱血虚,用于血虚阳浮发热证,可治疗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而《傅青主女科》所载之加减当归补血汤,在原方基础上添入三七、桑叶两味药,专治年老血崩。其载:“妇人有年老血崩者,其症亦与前血崩昏暗相同,人以为老妇之虚耳,谁知是不慎房帏之故乎? 方用加减当归补血汤。”此方以当归、黄芪量大并重,共奏气血双补以达止血之效。当归中的非挥发性成分具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用大剂量当归可使子宫收缩以止血; 黄芪补气健脾升清; 三七乃止血圣药,有止血而不留瘀之特点; 桑叶可引诸药入肾,有收敛止血、养阴生津之功。
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源于《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亦云:“肺痿吐涎沫……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原方主治阳气不足之吐逆、多涎唾、遗尿小便数,现也可主治脾阳虚不能统血之吐血、下血等出血。组成仅干姜和甘草两味药,用辛温之干姜温脾阳,甘草健脾和中,甘草之剂量大于干姜一倍,既扶脾阳而不伤已受劫之营阴,为温中复阳的基本方。
辨证思路
患者中年女性,脾气亏虚,失于健运,气血不足,大肠传导无力故见便秘。气能生血,气虚则血不足,不荣则痛,故乳房胀痛。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阳气失布,气虚不能摄血而导致出血量大,经期延长。患者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脉细弱也是气血亏虚的表现。用当归补血汤加味益气补血止血,甘草干姜汤温阳健脾。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健脾升清,当归补血,三七止血不留瘀,桑叶引诸药入肾,收敛止血。傅青主言“此方以止其暂时之漏,实有奇功,而不可责其水远之绩者,以补精之味尚少也”,乃在血止基础上,添入菟丝子、沙苑子填精补肾。炙甘草健脾补气,干姜改炮姜温脾止血。陈老临床辨证精准,效如桴鼓,值得吾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