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晓容,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双流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610200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中年男性,因头晕就诊,陈学忠教授辨证为肾虚血瘀、中气不足证,给予健脑通脉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健脑通脉汤合补中益气汤; 头晕; 陈学忠
医案:患者郑某某,男,58岁。2024-07-23初诊。
主诉:头晕2年。
现病史:2年前患者出现头晕不适,头部紧绷感。整日头晕迷糊,以致不能工作不敢开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平素大便偏稀,睡眠尚可,糖尿病12年。头部血管造影、MRI、CT等多项检查均无异常,多处求医,中西医治疗疗效不佳,遂慕名来陈老处就诊。
刻下症:头晕,无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眠差,大便偏稀,不怕冷,小便正常,言语清晰,口舌无歪斜,四肢肌力正常,舌体胖大,舌质暗淡,苔稍白腻,脉沉细。
中医诊断:眩晕
中医辨证:肾虚血瘀、中气不足证
治 法:补肾活血、补中升阳
处 方:健脑通脉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具体处方如下:
黄芪30g 白术20g 陈皮15g 党参30g
升麻15g 柴胡15g 丹参30g 熟地黄12g
淫羊藿30g 何首乌20g 炙甘草15g 蔓荆子20g
附片30g 川芎15g
6付,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次温服200ml。
2024-12-31二诊:患者十分高兴,直呼中医的神奇,诉6付药后头晕缓解,两年以来头晕治疗第一次有效。便自行在当地以该方30剂继续服用后头晕好转80%左右,已能开车上路。此次轻微头晕,大便稀溏,效不更方,加入炮姜60g,增强温脾之功。6付,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次温服200ml。
讨论: 眩晕病因多由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失血、外伤、劳倦过度所致。其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及痰火、瘀血上犯清窍所致,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发病以虚证居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眩晕病因病机虽多端,但其病理变化不外乎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病变脏腑与肝脾肾相关,李东垣在《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指出:“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虚则气血生化无源,致清窍失养而头晕。《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虚导致肾精不足进而引起髓海不足则发为眩晕。
该患者中老年男性,肾气渐衰,肾阳亏虚结合症状舌脉辨证为肾虚血瘀、中气不足证,予以健脑通脉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味补肾活血、补中升阳。健脑通脉方是陈老根据“肾虚血瘀致衰”理论得出的验方,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健脑通脉片,在脑动脉硬化等多种脑血管疾病的诊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临床发现其能改善慢性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方中淫羊藿、熟地、何首乌等滋补肾精以养阳;川芎、丹参活血化瘀;黄芪益气通络。补中益气汤用以治疗脾胃虚、中气下陷。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党参、炙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辅药;脾胃为气血营卫生化之源;诸药合用,共凑补中升阳,强健脾胃之功。该患者久病,阳气虚衰,重用附子补火温阳,《主治秘要》云附子“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补中益气汤得附子相助,升阳升提之力大增,使清窍得养,浊阴得降,脾胃和,诸症消。
阳气为人生命活动的动力,陈老常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以升阳、四逆汤加味以温阳、潜阳封髓丹加味以潜阳、当归四逆汤加味以通阳、健脑通脉汤加味以养阳的扶阳五法治疗各类阳虚证。该患者用了健脑通脉方中的淫羊藿、熟地、何首乌以养阳、补中益气汤以升阳、加入附子温阳取得满意疗效。陈老辨证准确,精准施药,是我辈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