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姗姗 2.陈学忠
1.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954909124@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毛某,男,80岁,因“汗多不止”就诊于陈学忠教授处,予桂枝加附子汤治疗后有奇效。陈教授的临床经验值得我辈研究学习。
关键词:桂枝加附子汤 汗症 陈学忠
“叫下一个。”
师父,一边对着患者交代注意事项,一边在处方上签字,又示意我去叫下一名患者。
诊室外有很多人,有些喧闹,不时有人推门进来询问还要多久。
三伏的天本就燥热,空调一刻不停的运转着,好像对进进出出的人来说,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18号。”
我起身去门口喊下一名患者进来的间隙,让上一名师兄刚交代完如何熬药的患者,去师姐那边等一下处方。
大家都在繁忙,而有条不紊的,处理着患者的每一次提问,和层出不穷的需求。
“上次的处方看一下。”师父搭上脉,对着患者示意道。
患者的老伴在包里寻找上次的处方。
患者的目光热切而真挚,就要起身握住师父的手说道。
“陈老师不愧是中华医学名医,我的汗证那么严重呀,这才看了两次,就止住了。”
毛某漆黑的眸子里盛满了感激。
“看看,用的什么。”师父看向师兄。
“您叫什么名字啊,我这边查一下记录。”师兄问患者。
“我叫毛某某。”毛某回答道。
“柴桂加止嗽散加附子”师兄打开平板,查阅到笔记,将平板递送至师父手中。
师父前后翻看了一下记录,眉头轻轻皱起,又很快舒展开。
“对了,我等会给你们讲讲这个方子。”
师父看着病人缓解了病痛,内心十分宽慰,对我们说道。
不时又有患者进来排号。
“你现在还有什么不舒服啊?”师父一边把脉一边询问毛某。
毛某拍拍胸前说,“我现在还是出汗,但比之前比好了不知道多少。”
“对,陈老师你看,他上两次来,前胸后背都湿透了,这天越来越热了,我都出汗多,他现在就胳膊底下这还有点。”
毛某老伴微微拉起毛某的衣服,抬起手臂,很是形象的描述着。
“你们好生体会。”师父点点桌子,说道。
“你这个汗有多久了。”师父询问毛某。
“有两年多了吧,就是新冠之后,好像是就虚了,这个汗越来越严重,向流水一样,身上整个衣服都湿透了。”毛某说着揪起身上的衣服示意。
“没有看过医生吗?”师父问道。
“看过,怎么没看过,在全国好多地方看过,偶尔也有点用,但药一吃完,该咋么淌汗,还是咋么淌。”毛某说起来略带气愤。
“之前吃过附子吗?”师父问。
“没吃过,刚拿到方子还犹豫了下,之前吃的都是玉屏风之类的,想可能普通方子止不住,就信任陈医生,吃了,没想到,效果能这么好。”毛某笑着,微扬着身子,向后看向老伴和我们。对陈老师的医术无声的赞叹。
师父点点头,表示了然,继续问道。
“这几天感觉怎么样,还有哪些不舒服?”
“汗和咳都比之前好了很多,有时候还留点鼻涕。”毛某边说边回想。
“今天胸还有些闷,不舒服。”毛某。
“他上楼梯还有点喘。”毛某老伴补充道。
“还有点胀气,这里。”毛某揉了揉腹部。
“好,现在还怕冷吗?”师父。
“还是怕冷。”毛某。
“好的,我了解了,再给你综合调理一下。”师父对毛某说。
“南沙参换成党参,百部、白前去了,风寒散了,不咳了”
“还是怕冷,把附子加到40g。”
师父沉吟,想了一下,
“腹胀,再加个厚朴,姜厚朴15g。就这样。”师父对师姐交代道。
“你信任我,咱们好好给你治,希望给你解决这些问题,再搞一哈。”
在打印机嘟嘟的声中,师父对着毛某真诚的说道。
拿到打印好的处方,师父审阅后,签上字递给毛某。
我将诊室门打开,继续叫下一个患者。
3日后
外面烈日似乎在灼烧着大地,空气有些过于温暖和干燥。
诊室内,师兄刚从住院部赶过来,不时地用手扇着风,
“今天也太热了。”说着向空调处挪动了几分。
“确实,病人们都紧着不来,还有十多个,都没来。”师姐用鼠标翻看着医嘱系统说。
“陈老师。”毛某打开诊室门,探着头张望。
“我报个号。”
“进来吧,这会他们还没来,你先看。”同门喊道。
“好的,好的。”说着,走了进来。
“叫什么名字?”师姐望着电脑询问着,回头看到毛某的时候,立马认了出来。
“是你啊!”
师父疑惑的看向毛某,也恍然大悟,问道。
“汗怎么样了?比起之前有好些吗?”
“汗基本和正常人差不多了,陈老师是真的厉害。”
毛某竖着大拇指,看向我们,不住地夸着师父。
“那天忙,没顾得上和你们讲这个病人,”
师父看了下登记的单子上显示,后面暂时没来病人。接着说道。
“你师兄那天说这个方子是柴桂,其实主要治汗的还是桂枝加附子汤,”
“你们仔细体会一下”
“固阳气则升,以固表来固阳。”
“前两个月的那个病人,还记得吗?”师父突然想起。
“联动上了。”我在心中暗想。
“之前那个病人也是大汗不止,很多年了。”同门抬头肯定道。
“对,这两个病人相似又不完全相同,但都是以汗证作为最恼火的主症,所以都是以桂枝加附子汤为治疗的核心。”
“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是桂枝汤的附方,也是桂枝汤后的一个补救方。”
“桂枝汤是伤寒论里的第一方,也是描述最详细的,煎煮,服用,禁忌一条一条,细细读来,都是有用的,没有一句闲话。”
“温覆取微汗。”同门说。
“对,温覆取微汗,你们汪师妹就很有灵性,一点就通。”
“那古人用这个方子就是为了弥补这个微汗,病人喝了药,药量不同,体质不同,如果没有取到微汗,病人服药后,大汗淋漓,这时候怎么补救呢?”师父提出疑问。
“这时候单靠桂枝汤,肯定是救不回当下的营卫状态,止不住汗,汗固不住,就会出现新的问题。”
“附子这药用来补救这类情况就很好用,《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都记载附子为百药长,在咱们四川,附子的运用更是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辗转两年,不能缓解的疾病,只要理论自信,辨证准确,药就可以大胆的用。”
“我有时候很羡慕你们,我那时候哪有老师这样教,用什么药,用多少,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
“刚开始我也不敢用这么大量的附子,都是病人教的。”
说着对毛某表示感谢,
“我也是5克,6克,一点一点往上加的,量小起不到治疗的作用,病人不断的反馈,才慢慢形成现在敢用这么大的剂量。”
“病人就是我们的老师啊!”
“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的理论是在数千年的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
“假设他是对的,去用,在实践中证明就是对的,这是科学的定义呀。”
“中医是在漫长时间里,不断实践中,经久不衰的科学。”师父感叹道。
“陈老师说的太好了,我们都是实际感受到中医疗效的,才一直坚持。”毛某被中医的魅力深深折服。
“他们每次来跟诊,看到就学到,就可以直接用我的经验,以后就可以治疗更多的病人。”
师父对病人感叹道,话语中满是对我们的期许。
“我们再说回来,刚绕远了。”
“没有没有,陈老师讲的特别好。”毛某说。
“桂枝汤治外感表证,营卫不和,”
“由于这个患者是在新冠之后出现的这个症状,现在又有外感症状,微渴,苔还有点黄腻,就让小柴胡进来打个酱油。”
“打酱油的小柴胡。”同门小声重复着。
“对,打酱油,正邪相争不及,小柴胡来和解,可以理解为桂枝加附子汤为君,小柴胡为臣。”
“半月前就有些咳嗽,不能不顾,加入止嗽散,外感内伤之咳都可止。”
“两付未尽,汗症大减,对病人来说直击病痛,症状自然就可改善。”
“附子加到60g,还肚子胀吗?”师父问道。
“不胀了,不胀了,比之前好多了。”毛某说。
“那很好,再把厚朴去了。”师父又审了一下处方。拿过桌上的笔,签了字。
“你们回去再细细琢磨。”
师父看着外面陆续又有人影闪动,想是有患者来了,便停止了教学,将开好的处方递给毛某,示意我去叫下一名患者。
2024.8.19日复诊
“汗好多了,就是有点咳,嗓子痒。这个咳也有大半个月了。”毛某坐下说。
“有痰吗?是白痰还是黄痰,风泡痰还是粘痰?”师父关切询问。
“有痰,滴点白痰。”毛某回答道。
“换方子,这次吃久咳,搞一哈。附子还是30g,在巩固一下。”
师父又详细询问了病人的改善情况及咳嗽症状。
2024.8.26日复诊
“陈老师,都好了。”毛某很是激动的大步走入病房,神色轻快,语气愉悦。
“好了就好啊,坐下,把个脉”师父也很替病人开心。
“陈老师,你有没有名片啊,我要给我的朋友们推荐,来这里找你看病。”毛某说。
“现在没有印名片了,有需要的朋友直接来医院就行,每周一三五上午。”师父说。
“好的好的,太谢谢陈老师了!”毛某不住地感激。
“我这多年的汗证和最近两个月的咳嗽都大好了。”毛某接着说。
“好了你感觉一百分,好了多少分。”师兄问道。
“至少有百分之九十。”毛某思考后肯定道。
“百分之九十,那就是大好了,”师父为减轻患者的病痛而感到十分开心。
“大好了,那就在巩固一下,把全蝎、麻绒去掉,加个南沙参30g,再巩固一下。”
师父沉吟后说。
患者拿到处方,一步三回头的感谢师父。
炎炎夏日就要过去了,蝉鸣声也渐渐很少听到了,
但我们对生活仍然保持热爱,因为我们清楚的知道,每一个明天都有患者满面微笑与我们同行。
虽然不是每一名患者都能被治愈,但师父为治愈的每一名患者而感到宽慰。
我们都在路上,也坚定的走在这条路上。
愿世间无病魔苦痛。
2024.8.8,处方:
北柴胡 15g 桂枝 15g 白芍 30g 法半夏 10g
酒黄芩 15g 大枣 30g 桔梗 15g 炙甘草 15g
南沙参 30g 麸炒枳壳 10g 燀苦杏仁 10g 白附片 30g
蜜紫菀 10g 蜜枇杷叶 15g 蜜百部 10g 生白前 10g
2024.8.12,处方:去百部、白前,南沙参换成党参,加姜厚朴15g,白附片加至40g
北柴胡 15g 桂枝 15g 白芍 30g 法半夏 12g
酒黄芩 15g 大枣 30g 桔梗 15g 炙甘草 15g
党参段 30g 麸炒枳壳 10g 燀苦杏仁 10g 白附片 40g
蜜紫菀 10g 蜜枇杷叶 15g 姜厚朴 15g
2024.8.15,处方:去姜厚朴,白附片加至60g
北柴胡 15g 桂枝 15g 白芍 30g 法半夏 12g
酒黄芩 15g 大枣 30g 桔梗 15g 炙甘草 15g
党参段 30g 麸炒枳壳 10g 燀苦杏仁 10g 白附片 60g
蜜紫菀 10g 蜜枇杷叶 15g
2024.8.19,处方:
蜜旋复花 10g 生白前 10g 桂枝 15g 桔梗 15g
蜜麻黄绒 10g 蜜紫菀 10g 干姜 15g 细辛 10g
生五味子 12g 西青果 15g 当归 12g 全蝎 3g
白附片 30g 射干 10g 白芍25g
2024.8.26,处方:去麻绒、全蝎,加炙甘草15g,南沙参30g
蜜旋复花 10g 生白前 10g 桂枝 15g 桔梗 15g
炙甘草15g 蜜紫菀 10g 干姜 15g 细辛 10g
生五味子 12g 西青果 15g 当归 12g 南沙参30g
白附片 30g 射干 10g 白芍25g
番外:
“姗姗感觉怎么样了?”师父关切的问。
“好多了,师父,汗比之前少多了,整个人还精神了不少呢!”我开心的说道。
“不错不错,说明你对自己的这个诊断还是挺准的。”师父欣慰道。
“对,我打算让师姐等会给我再开几付,再巩固一下。”我望向学姐。
学姐一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次附子开90吧。”学姐说。
“好”我说。
“姗姗之前第一次就要开90克,我还只让吃了30,看来还是你们胆子大。”师父笑着看着我们说道。
“我脖子僵,要不师姐再加点葛根吧。”我活动着脖子,间断传出来一两声咔咔响。
“开多少克。”师姐问我,
“100,直接拉满。”师兄在旁边也建议说。
“啊,也行。”本来惊诧犹豫了下,摸了下后脖颈,肌肉发紧,确实是十分恼火,不由赞同师兄的建议。
“哈哈哈,自己人,量要用足。”
师姐开玩笑的一把楼过我脖子接着说。
“好多了吧,师妹还是虚,咱这也算试药了,哈哈。”
在欢笑声中,我拿着处方去捡药了。
番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