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薯蓣丸加减治疗虚劳咯血验案一则

日期:2024-02-25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1158

1.王姗姗 2.陈学忠

1.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954909124@qq.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席某,女,68岁,2022年12月8日咯血10+年”就诊于陈学忠教授处,予薯蓣丸治疗后有奇效。陈教授的临床经验值得我辈研究学习。

关键词:薯蓣丸 虚劳 咯血 经方 陈学忠

2024年1月18日晨,一林姓老年男性步入诊室,随行其子相伴,

林某儿子激动相问:“陈教授,您还记得我们吗?”

“我们22年来过,当时是我母亲来看病,您开了两副药,我母亲多年的问题就解决了,我父亲最近身体不舒服,我们就直奔您这了”

陈老期间略显疑惑,询问“你母亲当时是什么问题啊?”

林某喜形于色,

“我老伴是咯血,咯了得有快十年,我们在医院查,人家大夫都说没得治,CT、核磁拍了一堆,吃啥药都没用,就让我们回家”

说到这里,林某有些许的低落,转瞬声音变的轻快些,

“她现在完全不咯血了,两幅药就好了,神了,多亏了陈教授”

说到这里林某回头看了一眼儿子,

“是啊,碰到一个好医生可不容易的,这不,我父亲说这身体不舒服,我们就赶了大早的车过来瞧了。”儿子扶着父亲的肩膀连忙接着说道。

   说到这里,陈老也不免好奇了起来,毕竟已过了一年有余,当时开的处方已记不太清了,当下就让我们在电脑上调出了当时的处方。处方如下:

席某,女,68岁

2022年12月8日方

山药30g    茯苓30g    当归12g    蜜紫菀10g

柴胡15g    桔梗15g    白芍15g    密款冬花10g

防风10g    白术15g    炮姜20g    燀苦杏仁10g

黄芪20g    陈皮10g    沙参30g    炙甘草15g

党参30g    大枣30g    建曲30g

6付,水煎服,每日三次,每次200ml

2022年12月15日方

山药300g    茯苓300g    当归120g    蜜紫菀100g

柴胡150g    桔梗150g    白芍150g    密款冬花100g

防风100g    白术150g    炮姜200g    燀苦杏仁100g

黄芪200g    陈皮100g    沙参300g    炙甘草150g

党参300g    大枣300g    建曲300g    生姜150g

1付,熬膏,每日三次,每次调水200ml

看到打印出来的处方,陈老只看一眼,恍然大悟随及一拍大腿,“对了!”

然后交于学生传阅,“你们来看看这是什么处方”,

学生不免也好奇了起来,争相传阅,

待师兄细细看了之后已了然于心,师父让其先不要说,让其余师妹再想想看,

这时我不确定的问道“师父,这是张仲景的薯蓣丸吗?”

师父眼睛一亮,“你来说说看,为什么猜是薯蓣丸”。

“嗯,山药居于首位而用量大”我略显迟疑地说,

老师恨铁不成钢的说“看看,得熟背条文,知其然要知其所以然,这就是薯蓣丸。那为什么这么用呢?”

大家一时之间,不知为何,我也惭愧的低下头。

说着师父就背起了金匮原文“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转头对我们谆谆教导“你们回去要多读经典,多看经方,未来一定要成为一名良医。”

接着又问起患者:“我记起她当时说有肺结核”

“对,就是肺结核,陈教授记忆力真好,医生说结核导致了支气管扩张,从那之后,就隔十天半个月咯血的,加上前两年反反复复的感冒咳嗽,就一再加重,医院只说做手术,这么大年纪,家里人觉得风险太大也不敢啊”林某无奈又有些失落。

“也不能这么说,川北某大学附院还是很不错的,就是这个病,西医治这类疾病,确实可能有所局限,但咱们国家的患者,还有中医这条腿,咱们两条腿走路,走的才又稳又远。”陈老很认真的和患者解释道。

“中医真的好!都得感谢咱们的老祖宗啊!”林某感叹道。

“那也得是陈教授学的精,我们遇见了一个好医生!”林某儿子双手扶着父亲的肩膀,看着陈教授,一脸真诚的说道。

然后看着我们的语音中充斥着感激和喜悦“中医真的好神奇!我妈不只是不咯血,她以前特别爱感冒,这吃了药,到现在,我妈基本都没有感冒,偶尔有点遭风,也很快就好了,感觉免疫力提高了好多。”

“对了,这就是薯蓣丸的效果,你们都记下,虚劳,诸不足,都可以用薯蓣丸来补虚,咱们这中药的“副作用”可也有治病的作用呢”陈老一脸正色嘱咐着我们。

“那我平时可得备着,给家里长辈吃起,年纪大了,就老是浑身都不舒服,吃些薯蓣丸跟着调补一下。”师姐灿然一笑。

林某儿子赞同的点头说“为人子女的,看着都心疼,本来年轻时得了肺结核,肺就不好,感冒又刺激,恶性循环的,可遭罪。”

“我老婆最近也重些了,以前瘦的和麻杆一样,都说体质就那样,那里是啊,分明是病的,这一年,人也看着精神多了,病好了,胃口也好了,现在看着胖点,还显得年轻了”林某嘴角微扬。

“你们都记下这薯蓣丸的功效”师父嘱咐道。

“这份薯蓣丸是加减过得,你们来瞧瞧减了那几味药,又多了哪些”师父笑眯眯,温和的看着我们。

大家交相传阅,一时之间,屋内讨论声不绝于耳。

“川芎和桂枝减掉了,把干姜换成了炮姜,还加了生姜”师兄看过后第一个说道。

“是不是没有用熟地啊,人参也换成了党参”师姐紧跟着说。

“应该是多了黄芪和沙参,没有用麦门冬和白蔹”同门望着师父说。

“还有吗,你们可把最简单的忘记啦”师父看着我们欣慰的点点头。

“没有阿胶和大豆黄卷,多了款冬花和紫菀”我说。

“对,大豆黄卷当时不用,是医院里缺药了,这是最简单的几样,你们还落了一个陈皮”师父补充道。

“陈皮?对啊,薯蓣丸没有陈皮的,只记得百年陈皮赛人参,想着薯蓣丸中应该有,没想着原方中并没有这陈皮”师兄恍然大悟有些懊恼的拍下脑门。

“还是对条文不够了解,看来平时还是太过懈怠了”师姐有些懊恼的轻叹了下气。

“你们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你们师姐说的没错,熟记于心,才能灵活应用,你们的路还长,要继续努力”师父望着我们,不厌其烦的叮嘱。

“方中不用川芎和桂枝,是恐其动血,患者本来就在咯血,怕破血妄动而加重咯血,”师父望着师兄解释道,

“易干姜为炮姜,加生姜,是取其甘草干姜汤之意来止血,这个薯蓣丸的变方中,止血主要是以此两味加炙甘草来达到止血的效果,这是我常用的止血思路,你们也要记下。”老师对着师姐说道。

“加黄芪来补气,用沙参来滋阴,患者从二十多岁就开始咯血了,这期间又反复的感冒,人也消瘦,把气补起来显得尤为重要,肺为娇脏,用沙参去润它,用它补肺阴的作用,兼顾一下。”师父望着同门教导道

“陈教授说得真好,我老伴就是这个样子的,要不怎么几副药下去那么有效,我们当时在网上找的陈教授,我儿子说,网上看效果都效果不错,要是当面摸摸脉,说不定给根治,诶!他就给根治了,你们可得好好学”林某说到要紧处,要从凳子上站起来,对着我们说道。

“而且陈教授的方子还不贵,当时在西医院检查来检查去,钱花了不少不说,病也还病着,症状没改善,我妈想的浪费钱,都打算不看了”林某儿子也感慨的对着我们说。

“这就说到了价格,这就是为啥不用阿胶,把人参换成党参的原因了,你们也要记住,以后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有些贵重的补药,虫药,能不用就不用”师父看着我们,极其认真而清晰的重复着。

“能求医问药到我们这里的重症,大多都已经辗转治疗了很多年,身体和金钱都遭不住,做医生最重要的,是这颗仁心,可不能无端给病人开贵药,平白给病人加重负担。”师父很是郑重的顿了顿,一字一句,字字千钧。

“陈教授真的是为我们着想,能碰到陈教授是我们的幸运,良医难遇啊!想让我妈过来把把脉,让您亲自看看,当时专门从南充早上开车过来,疗效是真的好!”林某儿子激动地抖着肩膀,说。

“感谢你们信任我,也给了我们机会去治疗这种病,为我们也提供了学习的范本,也谢谢你们。”师父和蔼的对着病人说道。

接着,师父为林某诊病,诊后林某及其儿再三感激后离去。

按:

薯蓣丸首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原方组成:“薯蓣(山药)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麯、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川芎、麦门冬、芍药、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蔹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指出薯蓣丸用于治疗虚劳病阴阳俱虚兼表邪不解的病证,具有调和阴阳、补益气血、疏风散邪等功效,为扶正祛邪代表方。

原文叙述十分简单,方中的药物多达21味,而后世医家大多以“扶正祛邪”“气血阴阳双补”来笼统阐述其功效,并多有推崇用于“虚劳风气百疾”的治疗。历朝历代对于薯蓣丸的运用也较多,各位医家也在临床用药中均有自己的诸多见解。

《脉经》载“寸口脉濡,阳气弱,自汗出,是虚损病。宜服薯蓣丸……补之”。王叔和承袭张仲景治疗虚劳病思想,指出虚损病机为阳气亏虚,固摄失司,津液耗散,寸口脉濡提示津血亡失,以薯蓣丸扶阳固津,温卫调营。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风眩第四》中有“薯蓣丸方”,其组方是《金匮要略》薯蓣丸方去阿胶加鹿角胶、黄芩而成,主治“头目眩晕,心中烦郁,惊悸,狂癫”等病症。《千金要方》记载“薯蓣丸,治头目眩冒心中烦郁,惊悸狂癫方”,即可以治疗头目眩晕、烦躁、惊悸、狂癫,病因病机为机体气血亏虚、正气不足;气机郁滞,邪风引动,上扰头目清窍。

《诸病源候论》解释道:“风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血气与脉并于上系,上属于脑。逢身之虚为风邪所伤,入脑则脑转而目系急,目系急故成眩也。风眩久不瘥,则变为癫疾。”

《外台秘要》云“大薯蓣丸,疗男子五劳七伤,晨夜气喘急,内冷身重,骨节烦疼,腰背强痛引腹内,羸瘦不得饮食,妇人绝孕疝瘕诸病。服此药令人肥白,补虚益气方”,记载了薯蓣丸可以治疗五劳七伤、妇人不孕、疝瘕诸病。其病因病机为虚劳日久,阴阳两虚。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则“内冷”“骨节烦疼”;营血不能濡养则“身重”“腰背强痛”“腹痛”;寒凝、瘀血阻滞胞宫则妇人不孕,形成疝瘕。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里载有“大山芋丸”,其处方的药物组成和制作与《金匮要略》薯蓣丸完全相同,主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肢体沉重,骨节酸疼,心中烦悸,唇口干燥,面体少华,情思不乐,咳嗽喘乏,伤血动血,夜多异梦,盗汗失精,腰背强痛,脐腹弦急,嗜卧少气,喜惊多忘,饮食减少,肌肉瘦瘁。又治风虚头目眩晕,心神不宁,及病后气不复常,渐成劳损。久服补诸不足,愈风气百疾”等病症。

《金匮要略编注》云:“虚劳病若伤后天中气,则营卫不充于五脏,脏腑无赖,精血渐衰,则脏腑各自为病,显证百出也。”《太平圣惠方》叙述症状较为细致,体现了虚劳病虚邪贼风、表邪不解,营卫不和、气虚血弱,精气不藏、亡血失精[2],阴阳俱虚、三焦同病等四个层面。

    《医宗金鉴》记载:“风中于内之气分,则病百疾,主之以薯蓣丸,散诸风邪,补诸不足。”

该方集补气之四君子汤、补血之四物汤、补脾之理中汤、补肾之肾气丸等数方于一体,且涵盖祛风散邪之桂枝、柴胡、防风,消食化湿之麯、豆黄卷,清热解毒之白蔹,活血之当归、川芎,宣畅气机之杏仁、桔梗等,诸药合用,不寒不热,不腻不燥,补虚而不留邪。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慢性病已成为我国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薯蓣丸所主“虚劳”正属于老年性疾病、慢性虚损性疾病范畴

薯蓣丸的组方和剂型、疗程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张仲景既重视“少而精专”,也不排斥“繁而不杂”的组方和疗程。对复杂性病症的治疗也可以使用“繁而不杂”的大方,而且要用够疗程才能取效。张仲景注重理法方药一线贯通,却常常不直言理法,而在方药与服法中体现。所以,只有掌握了张仲景组方之法度,用药的方法,才可于临床中活用经方。只有正确把握薯蓣丸方的方义,才能灵活加减运用此方。虽然《金匮要略》薯蓣丸方中各药物的用量是固定的,但在临床应用薯蓣丸时,可根据患者正虚邪侵的侧重灵活加减运用。

总之,《金匮要略》薯蓣丸是治疗“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的首选方,也是张仲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药物虽然多达二十一味,但“繁而不杂”,其配伍严谨精当,法度分明,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用于治疗气血阴阳俱虚及在此基础上与“风”相关的多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疗效显著。治疗慢性虚损性疾病一定要以缓图功,要用够疗程才能取效,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附:(个人所感)     

只背方中主要的部分药,就如同认字只认半边般,时时引人发笑,如同本科时跟随老师抄方,当时老师拿方问我是何方,我只见打头第一位重用炙甘草,就脱口而出炙甘草汤,老师满眼欣慰,而我当时也暗暗窃喜,如今想来不免为自己的小聪明而时时感到愧疚,陈老常说,“跟了我,就苦了你们”,这个“苦”,就是背方的“苦”,可这也是一条没有捷径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踏踏实实的每一步都有他的价值,是未来行医道路上最基本的底气。

世上时方千千万,细细看来,多为经方在临床具体病症上,灵活的加减、化裁而来,而经方无疑是这宏伟大楼的坚实地基,脱离了经方,那如“镜中花,水中月”般毫无章法而言的诸多偏方,怪方,就是无水之萍,无根之木。

陈老总是教导我们,要多读多看多背经典原文,要多用经方,经方素来以无杂药,用药精专而广受大医所推崇,现在中药价格日渐增长,大多病人为求治西医无果而转求中医之门,辗转多年的求医问药,病情日久,精神和钱财都耗费巨大,如何在精准诊断的同时,又让患者尽可能花费较少,是陈老的诊治准则之一,陈老真正是我们学习大医精诚的现实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