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引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验案一则

日期:2024-01-12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50

1.王俊森 2.陈学忠

1.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师承学员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haw1105@live.com

2.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虽为小病,实为大苦,长期困扰者诸多患者,陈师治一例以“口腔疼痛,日轻夜重”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从“下焦阴火”的思路处以引火汤治之获得显著疗效。

关键词:引火汤、复发性口腔溃疡、陈学忠

案例

某,女,42岁,2023年11月13日首诊。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伴咽痛7年

现病史7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口腔溃疡,伴见咽痛,疼痛在下午六至七点后加重明显,自患病以来口腔溃疡、咽痛的情况时轻时重,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进行规律性诊治。2周前口腔溃疡反复,伴见咽痛,无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等症,平素易上火。为求诊治遂于陈学忠教授门诊就诊。

诊见:口痛,咽痛,疼痛在入夜后加重,昼轻夜甚,口干不适,牙龈疼痛,稍红肿,无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等症。半夜潮热不适,夜卧入睡时怕冷不适,偶有腰酸。纳眠可,小便调,大便偏干(1次/天),舌质稍红,苔薄白,脉沉。

中医诊断:口疮

辨证:虚火上炎证

治法:引火归元

方药:引火汤

熟地黄90g   麦冬30g   茯苓30g   五味子12g   

巴戟肉30g

煎服法3剂,水煎服,1日1剂,分3次餐后温服。

20231129日二诊

诊见:口干、咽干较前好转,牙龈疼痛及咽痛较前好转,口腔溃疡近期未反复。夜间潮热情况较前好转,大便偏干较前改善,夜间睡眠较前佳。

处理:效不更方,麦冬增至40g,继续予以5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

口疮是口腔黏膜、舌局部出现浅表、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溃烂点,以灼热疼痛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该病名首见于《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圣济总录·口齿门》记载:“论曰口疮者,由心脾有热,气冲上焦,熏发口舌,故作疮也。”而《薛氏医案选·口齿类要》谓:“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而治之”。

引火汤出自清·陈士铎《辨证录·咽喉痛门七则》“人有咽喉肿痛,日轻夜重,喉间亦长成蛾,宛如阳症,但不甚痛... ...阴蛾则日轻而夜重,若阳蛾则日重而夜轻矣。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补火之味,以引火归藏。方用引火汤”引火汤组成:熟地三两 巴戟天一两 麦冬一两 茯苓五钱 北五味二钱。《辨证录》“方中熟地为君,大补其肾水,麦冬、五味为佐,重滋其肺金,金水相资,子母原有滂沱之乐,水旺足以制火矣。又加入巴戟之温,则水火既济,水趋下,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势,更增之茯苓之前导,则水火同趋,而共安于肾宫。”陈士铎认为“桂附固为引火归经之药,然其性大热,从隘道而过,药未入腹,而喉先受其热,益增肿痛矣...此等之病,因水之不足,而火乃沸腾,今补水而仍用大热之药,虽曰引火于一时,毕竟耗水于日后,予所以不用桂附而用巴戟天”

此案患者反复出现口腔溃疡及咽痛,而疼痛入夜后加重,符合陈士铎所谓“阴蛾”日轻夜重的病证特点;肾水不足,口咽失于濡养则见口干;肾阴肾阳乃一身阴阳之根本,肾阴阳失调则见半夜潮热;腰为肾之府,阴精亏虚,外府不荣,则见腰酸,故理法方药则从“下焦阴火”的思路考虑,方选引火汤获得显著效果。

针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陈师临床上常用甘草泻心汤、潜阳封髓丹、引火汤、甘露饮等处方及其加减治之。甘草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甘草泻心汤主之”,常用于寒热错杂、阴阳失调为主的溃疡诸症;潜阳封髓丹则是应用于肾阳亏虚甚于肾阴不足而出现阴不敛阳,虚阳上浮之证;引火汤则是应用于肾阴不足为主的虚火上炎之证;甘露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六》治积热篇:“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 ...赤目肿痛,不任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甘露饮)并皆治之”,陈师主要应用于脾胃受湿,积热于里而发的口腔诸症。

经历此案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陈师熟谙经典,临床经验丰富,精准把握病机,理法清晰,方药精简,区区五味药便解决患者的病困,极大的激发了我等对经典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