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林1,侯秀云2陈学忠3*
(1.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新都6105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作者:周兴林,男,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新都师承班学员;.侯秀云,女,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新都师承班学员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中青年女性,突然停经、日夜潮热、大汗,反复3年长治不愈,陈老抓住患者经水早绝,换用益经汤,嘎然而止。
关键词: 陈学忠 ,益经汤,经水早绝
汪XX,女,43岁,2023年9月6日下午就诊。
主诉:潮热、汗出3年
现病史:2020年8月突然停经,开始出现阵发性潮热、汗出、每半小时到1小时1次,日夜不停,汗后不畏风寒,常常在睡梦中潮醒,起来更换内衣,严重影响睡眠及白天的工作,后来她自己说,停经没关系,但必须得停汗、停热,否则太难受了。于是到新都区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查了激素水平,考虑:卵巢早衰,间断吃了黄体酮和补佳乐1年,月经能有来潮,但感觉胸部胀痛厉害就没有继续服用西药。随后即开启了2年的中医就诊的历程,先后找到了新都区及成都中医药大学有名的中医老师,用药不详,汤剂、膏方都有,期间偶有不规则少量月经,阵发性潮热、汗出,稍有好转,从每半小时到1小时1次,延长到了每40分钟到1小时1次,然后病情就不动了,今年3月最后一次少量月经后也就没有再来了。。。。。。最后今年8月底找到了我这个呼吸科老师,可能真是病急乱投医了,我一听,就觉得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没有信心,先开了一副“桂枝甘麦龙骨牡蛎汤”把她稳住,随后说,不用担心,我不行,咱还有师傅。我、我们科有个师傅,陈学忠老师,全国名中医,每周三到我科查房,专治疑难杂证及各种怪病,如果没效,下周三下午过来。果然没有效,下周三过来了。
既往史:无特别,其母42岁停经,初中语文老师,班主任,夫妻感情好,自述平素怕冷、手足偏冷、衣服比别人稍多一点。
一诊 2023年9月6日 下午 刻诊:潮热,大汗出,每40分钟到1小时1次(自己打了表的),日夜不断,汗后不畏风寒,但须常换内衣内裤,一日数次,很是烦人,夜间也会热醒,严重影响睡眠、工作。4天前无明显原因又出现咽痒,干咳頻频,自服阿奇霉素等,不效。纳可、二便可,舌体适中,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初步中医诊断:汗证、咳嗽
病机:虚阳上浮
治法:温肾潜阳,温阳活血止咳
方药:潜阳封髓丹合慢咽汤。
急则治其标,且咳嗽不愈后会加剧出汗,陈老一开始准备用麻辛汤十白芍(合桂枝汤意)十白附片(久汗,大汗伤阳,且平素怕冷),已开好了,患者准备离开,陈老师突然说,且慢,不能循常法。患者主症是严重的潮热、汗出,考虑肾阳不足,虚阳上浮为主,咳嗽是个小兼症,换用潜阳封髓丹合慢咽汤。
砂仁20g 龟板 30g 白附片 30g 炙甘草15g
盐黄柏15g 肉桂10g 干姜20g 龙牡各30g
浮小麦60g 细辛9g 五味10 g 青果15g
当归10g
水煎服,4付服1周
二诊 9月13日 下午 咽痒,咳嗽明显好转,但潮热,汗出没有好转,守上方。
三诊 9月20日 下午,偶有咳嗽,咽痒,去细辛,干姜换炮姜10g余同上方。
四诊 9月26日 下午, 呼吸道症状完全缓解,潮热不减。换用引火汤, 熟地90g麦冬30g五味孒15g杜仲20g
枸杞30g
国庆放假,半月量8副
五诊 10月10日病情没变化。二仙汤加封髓丹。
六诊 10月1 8日没变化,引火汤加封髓丹
七诊 10月25仍没变化,守上方
八诊 11月1日仍没变化,跟诊的老师们也很着急,师傅可否试用二加龙牡汤,那就当小白试试,师傅给了大家一个机会。
九诊 11月8日再次就诊,病情仍没变化,师傅认真重新询问了病情,“40岁停经,雌激素水平低下,经水早绝,尔后潮热汗出”,脸上露出了轻轻的微笑,看着大家。病人刚叙述完,旁边跟诊的侯秀云偪主任,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师傅可否用益经汤(上次我的一位朋友同样的情况就是服用师傅开的益经汤完全治愈的)。师傅会心一笑,“就是它了,经水早绝,傅青主的益经汤,”,打趣的说,“侯老师开的方哈”“治好了功劳算侯老师的,治不好责任算师傅的”。
熟地黄30g 杜仲20g 党参30g川明参30g
白术15g 山药15g 柴胡15g当归15g
丹皮20g 白芍15g 酸枣仁15g
益经汤原方4付,代煎6日量。吃了三天,其老公来电(周老师,还是没有变化,怎么办呢),我说,相信陈老师,再坚持下。第4天(周日)继续喝下去,潮热突然大减,周二诸症完全消失。
十诊 11月15日,周三下午 患者说,没有汗了,也不潮了,昨日开始,一点点都没有,近日有点受凉,鼻塞,流涕,言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刚说完,大家终于长长的舒了一口的气,几乎要欢呼起来,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上方(加葱白3根,生姜3片)四付6日量
十一诊 11月22日感冒也好了,仍然没汗、没潮热了,去生姜,葱白,上方4付。
十二诊 11月29日仍无潮热,出汗,无不适。党参减量15给,余守上方,
12月1日晚,其老公发了个微信(周老师,汪xx 昨天来月经了,量还好)。
讨论:本例患者是我院检验科一位同事的老婆,自述从小怕冷、手足寒,但生小孩后就明显好多了,平时较普通人衣服要稍多穿一些,一位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平时工作也较忙,压力也不小。她发病时刚过40岁生日几天,主症是突然停经及严重的潮热、汗出,雌激素水平低下,睡眠还可以,情绪稍烦躁。
据调查,中国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为48--52岁,进入围绝经期的平均年龄为46岁,40岁--45岁之间绝经称为早绝经,40岁以下绝经称之为卵巢早衰。在绝经前后的一系列相关症状统称为绝经综合征(旧称更年期综合征),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正常年龄的绝经是卵巢功能的自然衰竭,一般不用特别处理。但过早的绝经会对心血管、骨骼、认知等产生持续的不良影响。
本患者出现症状时,年龄刚过40岁,严格来说,属于早绝经,也可以看作是早绝经和卵巢早衰之间的状态。现代医学的卵巢早衰,是指女性 40 岁以前出现闭经、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FSH> 40 U/L)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潮热、盗汗、 阴道干涩等围绝经期症状,是早发性卵巢功能不 全(POI)的终末阶段。其发病率约为1%,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指南推荐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激素补充治疗 ,该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但在帮助卵巢早衰患者生育方面暂无有效方法,且即使使用最接近天然的激素,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相比之下,中医药的优势就比较明显,故患者后来很快也选择了中医。
本患者属于《傅青主女科》率先提出并阐发的“年未老经水断”,也可称其为“经水早绝”。
《素问·上古天真论》 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揭示了女子月经与 “天癸、任脉、太冲脉”有关,天癸来源于先天之精,藏于肾,任脉、太冲脉均起于胞中,三者与肾的盈亏密切相关。而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虚、气血失调,则影响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正常的生理功能。
可见女子“经水早绝”,其根本原因在于肾精亏损,故历代医家多从肾论治本病。
傅青主也认为,“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自肾中,是至阴之精而有至阳之气,故其色赤红似血, 实非血,所以谓之天癸。”“故强调“经水出诸肾”“肾水足则月经多,肾水少则月经少”。经水由肾之阴精化生,受肾阳之气影响,故其色似血,但不完全等同于血。故提出了治疗本病的基础也是大补肾水。
《傅青主女科》又言:“经云:女子七七而天癸绝。有年未至七七而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也,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然则经水早断,似乎 肾水衰涸,吾以为心、肝、脾气之郁者,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于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于心、肝、 脾……倘心肝脾有一经之郁,则其气不能入于肾中,肾之气即郁而不宣矣。”强调本病的另一个原因,表面上似乎是血枯经闭或者肾水衰涸,但其实是由于心、肝、脾三脏任何一脏的气郁或功能失常,影响到肾水化生经血的功能。
心主血脉,“心行血,贯五脏”,心血不足,全身失养,经血不足,肾水也不足。《黄帝内经》“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肝藏血,为经水之源;主疏泄,调节经水、气血、情志、脾胃等的正常功能,肝肾同源,相互滋生,相互影响。《临证指南医案》载“女子以肝为先天”,故有人说“其人善于调肝,则善治百病”。
脾统血、主运化,脾气充足,气血得以化生,肾精得以充养,经血方能按时而生。李东垣《兰室秘藏》曰:“妇人脾胃亏虚 …… 而致经水断绝不行。”“脾胃一虚,百病丛生”。
五脏相生相克,相互影响,金水相生。。。。。。
可见由于心、肝、脾气之郁(包括肺之郁),也会导致肾水化源不足而逐渐亏损,最终导致肾水虚损,肾精不足。
故傅青主认为,“年未老经先断”的病机主要是肾精、肾水不足,同时兼有心、肝、脾之气郁。故治疗需四经同调,傅青主将其概括为“散心肝脾之郁,而大补肾水”,“仍大补其心肝脾之气,则精溢而经水自通矣,方予益经汤”。即补肾水为主,柔肝养血解郁、健脾宁心安神。
益经汤原方:
大熟地(一两,九蒸),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五钱,炒),当归(五钱,酒洗),白芍(三钱,酒炒),生枣仁(三钱,捣碎),丹皮(二钱),沙参(三钱),柴胡(一钱),杜仲(一钱,炒黑),人参(二钱)。
水煎。连服八剂而经通矣,服三十剂而经不再闭,兼可受孕。
此方心肝脾肾四经同治药也。妙在补以通之,散以开之;倘徒补则郁不开而生火,徒散则气益衰而耗精;设或用攻坚之剂,辛热之品,则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眉批:善医者,只用眼前纯和之品,而大病尽除;不善医者,立异矜奇,不惟无效,反致百病丛生。凡用药杂乱,假金石为上品者,戒之!戒之!
方中重用熟地大补肾水、少佐杜仲温补肾阳,阴阳双补;重加白术、山药脾肾双补,先后天相互滋生;人参大补元气,配熟地、杜仲,益肾;配白术、山药健脾,配沙参益气生津,气阴双补;配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养肝柔肝,益气生血,气血双补;配枣仁养血柔肝,养心安神;少许柴胡、丹皮疏肝解郁,清泻郁热。全方以补通之,以散开之。兼顾心、肝、脾、肾四脏,旨在补肾疏肝,健脾养心。肾精得补,气血、气阴得养,心肝脾之郁得散,经水乃正常来潮。
当代妇科泰斗广州中医药大学罗元恺教授也认为,经水早断病机为肾精亏虚,阳亦不足,应补肾填精,心脾同治,兼顾疏肝解郁,完全继承了这一学说。
回顾本患者的就医历程,苦苦治疗了3年,也算是曲折辛酸了,够坚持了,但就是疗效不好,几乎要放弃。开始师傅也是几易其方,但重新询问了病情,掌握了病机,很快调整了治疗思路,最终找到了有效的办法,果然应正、实践了傅青主的正确的理念、思路。
治病必求于本,“不止潮而潮自止,不止汗而汗自止”,师傅做了完美示范,谢谢师傅。
师傅常说,病人是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善待病人,认真学会倾听患者的声音,答案就在病人的身上;要感谢病人,自费、自愿、甘心当我们的小白鼠,是他们的的信任才让我们亲眼看到了经方、古方的疗效、看到了经典的价值,看到了中医的价值呀。
从这一患者身上,可以发现,由于目前患者太多,时间有限,有时我们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听完我们每一位患者的述求,可能是,病人还没说完,话已打断了,方已开好了,下一个已经就位了?。。。。。。原料都不足,如何能烹调出一道好菜。
从这一患者身上,也深深体会到了大师传承的重要性,以及读经典的重要性。而大师传承如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捷足而先登,海阔而天空,感谢庆幸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大师-----师傅。
同时师傅还催促着我尽快完成病案,以便师傅工作群的更多的师兄姐妹能尽快的看到这篇医案,从而更快的更好的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大医风范尽显。
谢谢师傅,总是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站出来引领着我们前行。
傅青主言,服八剂而经通,而师傅最终四剂而潮热、大汗止,十三剂而经通,昨日12.15日,已一月,再次随访,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