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口疮、汗证医案

日期:2023-08-02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896

作者:汪灵(德仁堂师承班,E-mail:1114607532@qq.com)

 陈学忠(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反复口腔溃疡、出汗2+年。予以潜阳封髓丹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陈学忠  口疮 汗证 潜阳封髓丹

主诉:反复口腔溃疡、出汗2+年。

现病史:患者沈某某,女,66岁,于2023-06-20初诊。自述反复口腔溃疡2+年。患者曾于口腔科诊疗,诊断为“口腔溃疡”并予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仍反复发作,每遇复发时自行给予清热解毒、泻火等药物(具体不详),但只能暂时减轻症状。患者并述近两年来汗出明显,活动后头颈汗如雨下,面部蒸热、如火烤,跟常人相比冬季自觉很热,不怕冷,心情烦躁,睡眠可,食纳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体胖大齿印,舌质红,薄白苔,脉博正常。

诊断:中医诊断:口疮、汗证 (虚阳上浮)

    辨证论治:温肾潜阳,引火归元

   西医诊断:口腔溃疡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白附片10g   黄柏20g   当归12g   白芷12g

肉桂10g    炮姜10g   龙骨30g   牡蛎30g

浮小麦60g   砂仁10g   龟板20g   怀牛膝30g

6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150ml。

二诊:2023-07-04患者诉口腔溃疡较前稍改善,头颈汗出、头面部蒸热较前稍改善,睡眠可,食纳可,小便黄,大便正常,舌体胖大齿印,舌质红,薄白苔,脉博正常。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白附片10g   黄柏20g   当归12g   白芷12g

肉桂10g    炮姜10g   龙骨30g   牡蛎30g

浮小麦60g   砂仁10g   龟板20g   怀牛膝30g

6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150ml。

三诊:2023-07-18患者诉口腔溃疡较前明显好转,头颈出汗较前明显好转,心情舒畅,眠纳可,二便如常,舌体胖大齿印,舌质红,薄白苔,脉博正常。在原方基础上当归、白芷减量,加山茱萸补肾固汗。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白附片10g   黄柏20g   当归10g   白芷10g

肉桂10g    炮姜10g   龙骨30g   牡蛎30g

浮小麦60g   砂仁10g   龟板20g   怀牛膝30g

山茱萸15g

6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一次150ml。

病案分析:

口疮最早载于《内经》指出本病是由四时不正之气,火烈上炎所致。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排泄异常的病证。《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做讨论:“阳加于阴谓之汗”。

“潜阳封髓丹”出自清末四川伤寒大家郑钦安的两个自拟方子:原来各成一体的“潜阳丹”和“封髓丹”。
前者“潜阳丹”由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组成,有纳气归肾的作用,郑钦安是这样解释的:“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后者“封髓丹”也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郑钦安写道:“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该患者年老,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久病必虚,病情已由实转虚,加之长期口服清热解毒寒凉之品,肾阳受损,迫使虚火上浮,发于口腔则溃疡疼痛,心主神明,虚火扰动心神则心情烦躁,头为诸阳之会,虚阳外浮于上迫津外泄则头颈部汗出、面部蒸热如火烤、自觉发热。方中附片、炮姜温补肾阳,黄柏清热泻火除蒸,龟甲、龙骨、牡蛎滋阴潜阳,肉桂引火归元,砂仁健脾纳气,浮小麦养心止汗,当归、白芷养血活血消痈止痛,怀牛膝补肾、引火下行,山茱萸补肾固汗。诸药合用温肾潜阳、引火归元,阴阳调和,病症自除。

  跟随陈老学习期间屡见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口糜、口疮、灼口综合征、汗证、失眠、外阴瘙痒等病证。亦见陈老用甘露饮治疗舌痛。充分体现了临床中“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思想,由此可见辩证准确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