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1,陈学忠2
(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5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31)
作者简介:马燕,女,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新都师承班学员
Email:20932468@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 Email:sccd865@sina.com
关键词:麻黄附子细辛汤 梅杰 陈学忠
摘要:患者双眼眼睑痉挛2月,中医诊断为胞轮振跳,证型为阳虚感寒,陈老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温阳散寒,取得显效。
患者王xx,女,51岁,因“双眼眼睑痉挛2月”由门诊于2022年11月05日收入我院眼耳鼻喉科住院治疗。于11月15日因梅杰综合征转入我科。
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眼睑痉挛,左眼明显,因频繁眨眼逐渐出现睁眼困难,无眼胀、眼痛、视力下降,畏光、流泪、视力下降、口舌歪斜等不适。曾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诊断考虑“梅杰综合征”,给予口服药物、滴眼泪等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于眼耳鼻喉科住院期间仍效果欠佳。
转入诊断:
中医诊断:胞轮振跳
风痰入络证
西医诊断:1、梅杰综合征
2、睡眠障碍
3、肝功能检查的异常结果
转入后给予烟酸改善循环,胞磷胆碱、腺苷钴胺营养神经,阿普唑仑镇静安眠,中医适宜技术给予针刺、耳穴压豆、穴位注射、埋针治疗行气化痰通络。效果欠佳,仍有双眼眼睑阵发性痉挛,频繁眨眼,自觉睁眼困难。查体:双额纹、唇纹对称,伸舌居中。
初诊:11.20请陈老师查房,患者诉双眼眼睑阵发性痉挛,自觉无力睁眼,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经详细问诊及查体,陈老力排众议,认为患者症状早晨明显,为阳气不足升举无力,经脉失养,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15g 细辛15g 附片3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中药3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
11.24二诊,因疫情原因陈老未亲自到我院,患者诉服药后前几天症状较前减轻,昨日又加重,频繁眨眼,不能坚持睁眼。患者诉睡眠欠佳,前方加龙骨30g,牡蛎30g,首乌藤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
11.30三诊,陈老电话询问患者情况,并通过视频查看患者症状,患者诉下午时眼睑痉挛、眨眼症状较前明显减轻,但早晨有2个小时比较明显,仍有睡眠欠佳,带上方出院。
12.21门诊复诊,患者症状好转,早晨有轻度眼睑痉挛、眨眼。
讨论:
梅杰综合征是以眼睑痉挛和口-下颌肌张力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同时会伴随有不自主的张口、闭口、嘟嘴和收缩嘴唇。还有可能会出现伸舌、扭舌等,严重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下颌脱臼、牙齿磨损或者脱落等症状,常会影响到患者的发声或者吞咽。此病以中老年女性患者较多见,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分为眼睑痉挛型、眼睑痉挛合并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型、其他型。好发于45岁以后的中老年妇女、有家族遗传史者、口服安定类药物史者,药物、感染、精神因素等均可诱发。
梅杰综合征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口服药物,一般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若效果欠佳者可选用A型肉毒杆菌素局部注射、手术等治疗。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胞轮振跳”、“目风”范畴。一般认为由于疲劳、紧张、久病过劳损伤心脾,心脾两虚,筋肉失养而诱发。多从心脾两虚,血虚风动等方向治疗。此患者舌体略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陈老从《黄帝内经》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入手,考虑患者为肾阳不足,阳气升举无力,经脉失养,兼有寒邪,治以温阳散寒,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方中麻黄、细辛解表散寒,附片温补阳气,炙甘草和中制约辛燥之性,加大枣养血,五味药配合行助阳解表、扶正祛邪之功效。使寒邪去,血得温则行,气血流通,经脉得到濡润而舒展。因患者睡眠欠佳,二诊加入龙骨、牡蛎、首乌藤安神助眠。门诊复诊时患者症状已明显缓解。查阅相关文献,梅杰综合征病机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早期易误诊,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早期确诊及适当治疗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