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凤 :师承学员,成都610000,E-mail:1151753309@qq.com
2.陈学忠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传承班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费某某,女,39岁,口腔溃疡一年半就诊。中医诊断:口糜 。辨证属虚阳上浮,以潜阳封髓丹治之,六剂痊愈。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 口糜 陈学忠
一、病案
初诊:2022年4月14日。
主诉:口腔溃疡一年半。
患者口腔溃疡一年半长期不愈,从未间断,口腔中一直有至少3-4颗溃疡。溃疡与吃辣椒无关。之前长于口腔黏膜,最近舌头也开始溃疡,中西医多方求治均未见效。深受苦恼,前来就诊。
刻诊:舌略胖大齿印,舌质淡红,薄白苔,脉细弱。口腔黏膜、舌头生有溃疡5-6颗,痛但是不发烫。白天不怕冷,晚上怕冷月经正常,大小便正常。
中医诊断:口糜 (虚阳上浮)
治疗原则:温肾潜阳,引火归原
方剂:潜阳封髓丹加味
白附片30(先煎)g 肉桂10g 炮姜15g 盐黄柏20g
砂仁20g后下 炙甘草10g 醋龟甲20g 当归12g
白芷10g
3剂 1日1剂,每天3次,饭后温服。
二诊(2022.4.20):病人复诊,诉现口腔溃疡未消,但是没有发新的了。稍有乏力。
效不更方。加入黄芪30益气。
方剂:潜阳封髓丹加味
附片30g先煎 肉桂10g 炮姜20g 盐黄柏30g
砂仁20g后下 炙甘草15g 醋龟甲30g 当归12g
白芷10g 黄芪30g
3剂 1日1剂,每天3次,饭后温服。
反馈:22.4.28复诊。患者自诉前3剂服完,口中溃疡已全消,且未发新的。夜晚畏寒已不明显,说话、走路不再乏力。疗效显著,效不更方,原方再5剂巩固。
二、 讨论:
1、口腔溃疡中医辨证
俗称口疮、口糜,古代医家对口疮的病因病机众说纷纭,但临床上多以火热,阴虚立论,治疗多以清热,解毒,泻火,滋阴,活血,止痛为主,此类治法偶能取效一时,旋即复发,再难奏效。复发性口腔溃疡虽有火热上炎之征,但因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正气已虚,脾胃之火末熄,因此其炎上之火大多虚实并见。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败胃之药,正气越伤虚火越浮,治疗虚火不知引火归源,一味滋阴降火,一派滋腻之品,中焦不能运化,病越长绵难愈。因此,陈学忠教授认为引火归元极为重要。
2、潜阳封髓丹
潜阳封髓丹是由潜阳丹(砂仁、附子、干姜、龟板、甘草);封髓丹(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陈老将该方广泛应用于肾阳虚衰,虚阳上越之症。方用附片温补肾阳,干姜温阳散寒,龟甲滋阴平肝潜阳,黄柏清降相火,肉桂引火归元,交通于心肾,砂仁运化中焦,开阴阳升降之通路。全方温阳补肾,滋阴降火,平衡肾中阴阳,治疗命门火虚、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之虚火,达到引火归元,以消阴翳的目的。
3、本案辨证思路
患者为青年女性,舌略胖大齿印、舌质淡红、薄白苔、脉细弱,白天不畏寒,夜晚畏寒
均提示其阳气不足,虚火上浮熏蒸致溃疡长期不愈。潜阳封髓丹温肾潜阳,正合病机。
4、口腔溃疡的西医认识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西医对此尚无根治方法。
三、体会
此例口腔溃疡为复发性重度口腔溃疡,一年半以来患者口中溃疡从未间断,多方求治未见有疗效。陈老辨证准确,直捣黄龙,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