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1 陈学忠2
作者简介: 文霞,女,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大邑师承班学员,四川大邑,611330 E-mail:961322773@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指导老师,四川成都,610000,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因“咳嗽、咳痰4天”在我院治疗。陈学忠教授运用升降散加减治疗患者咳嗽,疗效奇佳。升降散临床应用广泛。
关键词:升降散 升清降浊 宣散郁火
医案:
李某某,女,74岁,于2022年04月13日在我院住院治疗。
主诉:咳嗽、咳痰4天。
现病史:入院前4天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不爽,咳后感心累、气紧、心中烦闷,全身乏力不适,伴鼻塞、流涕、咽喉疼痛,无发热、寒颤、喘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自行服用“感冒清及阿莫西林片”后症状缓解差。现为进一步治疗,遂到我院就诊,门诊以“1、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我科。自患者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差,睡眠差,大便干结。近期体重未见明显改变。既往患者有“慢阻肺”病史。善胸部CT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动脉高压,两肺少许慢性感染性病变,以右肺上叶为著,部分呈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双肺胸膜下区少许纤维灶。住院后患者经过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于2022年04月15日陈学忠教授对该患者进行诊治。
刻见症:咳嗽,咳嗽频剧,咯痰不爽,咯白色风泡痰,咳时喘息、小便自溢,咳后感心累、气紧、心中烦闷,全身乏力不适,伴鼻塞、流清涕、咽喉疼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舌体胖大,舌质红,苔黄腻,脉沉数。
诊断:咳嗽
证型:风寒束肺,内有郁热
治法:祛风散寒,升清降浊,宣散郁火
处方:升降散+麻辛止嗽散加减
僵蚕15g 生大黄3g 蝉蜕15g 姜黄15g
炙麻绒12g 桔梗15g 苦杏仁12g 枇杷叶15g
紫菀15g 百部15g 白前15g 生姜3片
大枣30g 炙甘草15g 细辛10g
4剂,1日1剂,水煎服,100ml tid。
2022年04月22日患者复诊:患者诉咳嗽明显减轻,每日咳嗽1-2次,咳嗽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口干、口苦,咽干、目眩,无心累、喘息、胸闷、鼻塞、流涕等,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稍干燥。舌体胖大,舌质淡红少津,苔黄微腻,脉弦滑。考虑患者枢机不利,调整处方为升降散+小柴胡汤,具体方药如下:
僵蚕15g 生大黄3g 蝉蜕15g 姜黄15g
柴胡15g 黄芩15g 法半夏20g 南沙参3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生姜3片
4剂,1日1剂,水煎服,100ml tid。
05月06日患者三诊,患者走入诊室甚是欢喜,对陈学忠教授连连道谢,说陈老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口苦、口干问题。本次就诊患者诉偶有咳嗽,无痰,自诉咳嗽时感双上肢麻木,口苦口干明显缓解,二便正常。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上方将法半夏减量至15g,生大黄减量至2g,加入全蝎3g。
讨论:
本案患者老年,有“肺胀”病史,部分肺呈肺间质纤维化改变,平素肺气亏虚,风寒袭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全身乏力;肺在窍为鼻,在液为涕,风寒犯肺,可见鼻塞、流涕;患者自行服用“感冒清及青霉素”等寒凉药物,邪气郁闭于内,郁而化热,郁火不得外达,扰乱气机,升降失司,必致上攻、下迫、内窜。郁热上攻则咽喉疼痛,口干,口苦,咳喘;下迫则大便干结,小便自溢;内窜则心中烦闷。本案例为风寒束肺,内有郁热,气机失调,升降失司,表里同病。治之予疏散风寒,解表达邪,同时给郁火以出路,祛除壅塞,展布气机,气机条畅,热自透达而解。故陈学忠教授采用升降散+麻辛止嗽散以祛风散寒,宣肺止咳,升清降浊,宣散郁火。服药后患者咳嗽症状明显缓解。二诊患者表邪已解,诉长期口苦、口干,偶有目眩,结合患者舌脉考虑患者少阳受邪,枢机不利,故调整方药为升降散合小柴胡汤以升清降浊,宣散郁火,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升降散来源于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四。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者。温热、瘟疫、邪热充斥内外,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疾病。主要以升清降浊,宣泻郁火为原则。方中僵蚕为君,辛苦咸平,清热解郁,散风除湿,化痰散结,既能宣郁,又能透风湿于火热之外;蝉蜕为臣,辛咸凉,宣肺开窍以清郁热;姜黄为佐,辛苦温,行气散结,破瘀逐血,消肿止痛;大黄为使,苦寒,攻下热结,泻火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僵蚕、蝉蜕祛风解痉、散风热、宣肺气,宣阳中之清阳;大黄、姜黄荡积行瘀、清邪热、解温毒,降阴中之浊阴。四药相伍,升清降浊,寒温并用,可使阳升阴降,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共奏行气解郁之效,宜泻三焦火热之邪,升降常复,内外通和。
现代研究表明升降散具有抗炎、抗病毒、减轻及延缓脏器纤维化进程等功效,临床应用广泛。陈老精准辩证,疗效奇佳,解除患者病痛,患者甚是欢喜。同时在陈老的教导下从最开始对此方的熟悉到深入了解,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