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老运用温脾汤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寒结旁流1则

日期:2021-12-19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469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新都中医院师承班学员黄小艳     

摘要:患者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腹痛,腹泻,经久不愈。陈学忠老师辨证为寒结旁流,运用温脾汤疗效满意。

关键词:温脾汤,寒结旁流,便秘,泄泻

吴某,男,76岁,2021年11月17日初诊。

主诉:腹胀伴腹泻1+月

现病史:1+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隐痛,腹泻黄色稀水便,每日数十次,逐渐大便失禁,时时自遗,分不清次数,污秽床褥,无耐家属只有予穿戴尿不湿,常常更换,甚是苦恼。伴有嗜睡,时时欲寐,时卧于床,无力坐立,面色晦暗,厚被蜷卧,不欲言语,大声呼之语声低微,呼吸气短,倦怠乏力、畏寒怯冷,手足凉,纳差食少,少尿。大便常规未见异常。行腹部平片,查见肠内存有大量宿便,给予补液支持、“复方嗜酸杆菌”等,结合肛肠科处理,少许硬结样宿便排出,余症不减,遂要求中医药治疗。

既往有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长期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每周三次。

刻诊:舌体略胖大,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诊断:便 泄泻  

病机:脾肾阳虚、寒结旁流

治法:温补脾肾,攻下寒积  

方药:温脾汤加减

         白附片30g先煎30分钟   干姜30g      党参30g

当归15g                  炙甘草15g    酒军10g后下   

   3  一剂两煎,浓煎,日服三次,每次50ml,1剂1日。

二诊:2021年11月24日,服药过程中,患者排出大量硬球样积便,腹胀痛随之消失,且越拉越精神,3剂服完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进食好转,可半坐卧位,可主动与家人交流,言语清晰,较前明显有力,手足变温。目前大便呈糊状,一日2-3次。家属诉说“终于不用随时更换尿布湿了,还可以每日推轮椅带他外出晒太阳,太神奇了”。

宿便已出,继续守方维持。

5 一剂两煎,浓煎,日服三次,每次50ml,1日1剂。

三诊:2021年12月1日 患者已可下床活动,精神、食欲明显好转,大便一日一次,呈糊状。继续守上方,1日1剂。

讨论:

便秘:是消化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有热秘,冷秘等。热秘:阳盛之体,恣饮酒浆,过食辛热厚味,以致胃肠积热,大便干结,难以排出。以面赤、身热,口臭唇疮,尿赤,苔黄燥,脉滑实等为辨证要点1】;阳虚体弱,或高年体衰,则阴寒内生,留于肠胃,于是凝阴固结,致阳气不通,津液丢失,肠道艰于传送,积于肠间。以腹胀,便秘,手足不温,畏寒喜热,面色晄白,尿清肢冷,苔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温脾汤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脾阳以散寒凝;大黄苦寒沉降,荡涤泻下而除积滞,二药相配,温下以攻逐寒积,共为君药。芒硝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增附子祛寒温阳之力,均为臣药。脾阳虚弱,脾气亦惫,运化无力,故佐入人参、甘草补益脾气,且二者与附子、干姜相伍,有阳虚先益气之意。甘草尚能调药和中,又兼使药之能。当归为佐,养血润燥,既润肠以资泻下,又使泻下而不伤正。2】

古有热结旁流,乃腑热炽盛,积滞內结不出,迫肠中浊液从旁而下所致。《伤寒论》321条原文“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本例患者年老久病、重病、体弱、脏腑衰竭,结合一系列临床表现,重点表现为脾肾阳虚之征象。既有阳虚寒积、又有阳虚不化。既有便秘,寒积宿便不下之腹胀痛、纳差食少,又有无法控制、水湿不化之泄泻,时时自遗,更有阳气欲脱之“脉微细,但欲寐”。表现为腹泻与燥屎同时出现,二者皆有,临床少见。虽症相反,但病机一致。故治则不变,温补脾肾之阳,攻下寒积。阳气振奋,水湿自化,则腹泻自解。阳气振奋,温通寒积,则宿便自下。类似于伤寒论中之“热结旁流”,陈老命名曰“寒结旁流”,言当“温通寒积振脾阳”,“便秘、腹泻治一样”。因泄泻不止,当时讨论时,有同学考虑合方“苓桂术甘汤”,加强温化水饮止泻。陈老微笑不语,相信陈老已胸有成竹,满满自信经方的力量。陈老去掉芒硝,甚是巧妙,已有满满不化源源不断之旁流水湿,何须用之。方中包含的重剂人参四逆汤,既可回阳救逆,更可振奋脾肾之阳,当归养血润肠通便,少用大黄通下,配合大剂姜附,存用去性,“阳气一振,则阴霾四散”,故诸症自解。目前大量的临床研究,温脾汤可辅助治疗各种原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属脾肾阳虚型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延缓透析时间,减少透析次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故本方虚实同治,脏腑同治,标本同治,既治原发病,又治合并症,并发症。实为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阳虚寒积之专方专药,谢谢陈老举手投足之间为学生们奉上了又一精神大餐。

小结:本例患者难点是如何发现寒积,没有寒积就没有旁流,只有泄泻。假如没有腹部平片,它能发现吗,此时腹诊就非常重要了。假如没有发现寒积,可能是附子理中汤,甚加收涩之药,不可能用大黄“通因通用”,既然患者本证在寒结,当治以温通,以大黄附子汤,然而该患者年老体弱,脏腑衰竭,效果如何,大家可想而知。故临床腹胀泄泻病人,腹诊和必要时的腹部平片也非常重要。即使发现了,我们往往也考虑是热结旁流,古人没有“寒结旁流”之说,而陈老创新提出“寒结旁流”,妙出温脾汤加减,疗效非常明显,再次谢谢陈老师。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学 张伯臾 [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1:47

2】方剂学(新世纪第四版)   [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