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滟1,陈学忠2△
(1.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眉山市彭山区 620680;2.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佘滟,女,眉山市彭山区中医医院,主任医师,381385665@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温脾汤方出自《伤寒论》,为少阴寒化病代表方,现举陈老运用温脾汤合柴桂各半汤治疗难治性便秘一则。
关键词:温脾汤 柴胡桂枝汤 便秘 陈学忠
陈学忠老师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善于运用经方治疗各种疾病,今举陈老应用温脾汤合柴桂各半汤治疗难治性便秘一则,以飨读者。
1.案例
患者童XX,女,70岁, 2021年7月1日初诊。
主诉:便秘3年加重2月。
现病史:患者平素大便难,3-5日一行,2月前行腰椎椎管狭窄经后路切开减压、植骨、CAGE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行动困难,大便难日益加重,服用麻子仁丸,小茴香热敷,外用开塞露等均不效后,行灌肠治疗,能解少许大便。
现见症:患者精神欠佳,言语较低微,面色少华,腹胀不适,自觉痛苦不堪,神情焦虑,舌体略胖大,边有浅齿印,舌淡偏瘀暗,苔白微腻,脉沉弱。
既往史:身体欠佳,既往有1.腰椎椎管狭窄 2.腰椎间盘突出症 3.退行性脊柱炎 4.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5.高血压病3级 很高危组 6.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欠佳 7.营养不良 8.低蛋白血症 9.慢性胃炎等疾病。
中医诊断:便秘--脾阳虚肝郁
西医诊断:便秘
治疗:温中散寒疏肝
方剂:温脾汤和柴桂各半汤
药物:
党参30g 炮附片60g(先熬)干姜30g 炙甘草15g
黄连10g 法半夏30g 大枣30g 柴胡15g
桂枝15g 薏苡仁60g 大黄10g(后下)芒硝10g(后下)
赤芍30
6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2021年7月9日家属到传承工作室二诊:患者诉药后腹胀好转,服药至今9天内自解大便3次,大便稍干结。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心情好转。考虑热像减,阴伤明显,前方去大黄,加火麻仁50g、当归20g,继服6剂后,1-2天能自解大便一次,无腹胀,患者不愿再服中药,自服麻子仁丸。
笔者近日回访,家属诉患者间断服用麻子仁丸,大便2-3日一次,自觉良好。
小结:便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指的是大便在体内不断进行宿积,水分和有害物质被重吸收而造成大便干燥,较难排出,或者大便不干结,但排便费力。而顽固性便秘是指病程6个月以上,经过中西药保守治疗后的效果仍不理想,停药后极易复发,多发于老年人,总体上是良性功能性疾病,部分与直结肠器质性病变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以及直肠内套叠等疾病有关。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便秘发生的原因是排便习惯不良、嗜食辛辣厚味、饮水过少以及运动过少等因素造成胃肠蠕动减慢或者蠕动不协调,使食物残渣经由结肠推进至直肠的过程大大延缓,从而使其长期滞留在结肠中,水分被重吸收,造成粪便干结不易排出。中医认为顽固性便秘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津液亏虚,无力行舟,标实为腑气不通,阳明积滞,其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腑实、阳虚以及阴虚三个方面,其病位虽在大肠,但与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以及精神情志等方面紧密相关。
温脾汤来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由附子、大黄、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组成,主治阳虚寒积便秘,证见大便秘结,腹痛而冷,手足不温,或久痢赤白,面无华色,口不渴,舌质炎,苔白,脉沉弦。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致冷积内停,阻于肠间,故见大便秘结;若寒湿久留,冷积不化,又可导致脾气虚弱,而见下利赤白不止;不通则痛,腹痛而手足不温,脉沉弦,皆为中气虚寒,冷积内停之象。此时单纯温补脾阳,虽可祛里寒而积滞难去,单纯予以攻下,则更伤中阳,寒积也未必得去,故方中用附子与干姜温阳祛寒;人参合甘草益气补脾;大黄荡涤积滞。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则诸证可愈。
该患者用温脾汤,我辈亦略知一二,然大黄芒硝如何用,用多重,我辈心中无数。更绝妙的是陈老在温脾汤中合用了柴桂各半汤,用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患者心情舒畅,气机调达,便秘情况方能持续改善。
陈老在门诊极短时间里,果断抓住病机,遣方用药精准,给患者以惊喜,再次让我们见识了陈老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同时激励我辈在今后的学习中,重视理论基础,重视中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