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薇1 陈学忠2
(1.四川省卫成都市温江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温江61113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杜薇,女,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温江区人民医院师承班学员,E-mail:fantao3110@163.com。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 失眠合剂是陈学忠教授提出血瘀与失眠的病机理论,应用血府逐瘀汤去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加龙骨、肉桂、黄连、郁金、丹皮、丹参12味药组成,达到活血化瘀、交通心肾作用。
不寐,中医病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关键词]:失眠合剂 不寐
孙某某,女,37岁,2021年8月12日初诊
主诉:失眠3+个月。
现病史:患者在3个月之前每个月会失眠2次左右,后逐渐加重,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连续失眠,以入睡困难为主,平时精神可,平素月经量少色暗,周期为28天。在医院看到陈老介绍,遂慕名前来陈老处就诊。
既往史:高血压、心动过速病史,口服倍他乐克。
刻下诊:眠差,入睡困难,睡后即可,精神可,月经量少色暗,舌质淡红偏暗,薄白苔,脉弦细。
西医诊断:睡眠功能障碍
中医诊断:不寐
病机:气滞血瘀,心肾不交
治法:行气活血,交通心肾
方剂:失眠合剂治疗
柴胡15g 肉桂3g 龙骨30g 川芎15g
黄连10g 桔梗15g 枳壳15g 川牛膝30g
生地黄30g 丹参15g 牡丹皮15g 郁金15g
10剂,一日一剂,每日三次 200ml 沸水冲服,免煎
二诊:2021年9月23日复诊,患者述睡眠明显好转,已能入睡,服药后前几日大便偏稀溏,后好转,月经经量变多,色变红,陈老嘱原方加黄芪30g,续服10剂。
10月6日电话随访,患者述睡眠已好,月经经量明显增多,色鲜红,经期短仍2日完。
按语:
不寐,中医病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有关。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病理性质有虚实两面,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心神不安为实;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心神失养为虚,但久病可表现为虚实兼夹,或为瘀血所致。
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类证治裁·不寐》:“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 《景岳全书·不寐》:“如痰如火,如寒气水气,如饮食忿怒之不寐者,此皆内邪滞逆之扰也……。思虑劳倦,惊恐忧疑,及别无所累而常多不寐者,总属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景岳全书.不寐》引徐东皋曰:“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者,亦不得眠。……有体气素盛偶为痰火所致,不得眠者,宜先用滚痰丸,次用安神丸清心凉膈之类。有体素弱,或因过劳,或因病后,此为不足,宜用养血安神之类。凡病后及妇人产后不得眠者,此皆气虚而心脾二脏不足,虽有痰火,亦不宜过于攻,治仍当以补养为君,或佐以清痰降火之药。”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之名方,方有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川牛膝共11位药组成,其中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川牛膝、当归能活血化瘀,同时川牛膝又能祛瘀通经引血下行,当归又能补血养血,配合生地凉血清热使瘀去而不伤正,方中又佐柴胡、枳壳以疏肝理气,桔梗开宣肺气为诸药之舟楫,能载药于胸中血府,桔梗与枳壳相配又能调理胸中气机升降,诸气药旨在气通血活,全方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证。陈老认为失眠属于慢性疾病,久病及瘀,气血失和,而至阴阳失调,水火失济,心肾不交,进而造成失眠迁延难愈,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自创了失眠合剂,方中血府逐瘀汤去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加龙骨镇静安神,肉桂、黄连交通心肾,郁金加强疏肝解郁功效,丹皮、丹参加强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全方共凑活血化瘀、交通心肾的功效。
在此医案中患者女37岁,为中年女性,办公室工作,平时少动工作压力较大,每个月都会有2-3日失眠,后逐渐加重,每晚都失眠,入睡困难,月经经量少色暗,经期时间短,每次只有两天。陈老认为患者失眠时间长,逐渐加重,月经量少色暗,中年女性,肾气渐亏,考虑为素体血瘀体质,久病及瘀,阴阳失调心肾不交而引起失眠,应用用失眠合剂治疗后患者效果显著,睡眠及月经均明显改善。陈老辩证精准,用药简练,值得吾辈深思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