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老运用鸡鸣散治疗脚气验案

日期:2021-03-27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652


1陈学忠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传承班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E-mail:sccd865@sina.com

2、何凤 师承学员,成都610000E-mail:1151753309@qq.com

摘要:患者某某,76岁,以腿沉,行走不便”就诊。中医诊断:脚气。辨证属寒湿痹阻,流注腿足。治以行气降浊、温化寒湿。以鸡鸣散治之。

关键词:鸡鸣散、脚气

一、病案

初诊:2021年2月18日。

主诉:近一个月脚重,行走无力。

现病史:患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腿重、无力、酸胀,行走不便。其形容其腿沉如灌铅一般,非常苦恼。另畏冷早晨起床眼皮肿、手发胀,畏寒

刻诊:色痛苦,面色晦暗,舌体略胖浅齿痕舌质淡红偏暗,舌苔薄微腻,濡缓腿部浮肿,手、眼皮略浮肿。

中医诊断:脚气

辨证:寒湿痹阻,流注腿足。

治法:宣壅逐湿,舒筋通络。

方药:鸡鸣散

       苏叶12     炒吴茱萸10   桔梗15     木瓜30   

       槟榔 15    陈皮15         防已30     生姜20 

       桂枝15

                       6  11剂,每天3次,空腹冷服。

二诊:2021年2月25日

 刻诊:舌体略胖浅齿痕舌质淡红偏暗,舌苔薄微腻,濡缓患者自述服药后腿沉重有好转。同时背心冷明显。

辨证:寒湿痹阻,流注腿足。

治法:效不更方,继以上方化裁,增加温阳散寒力度。干姜易生姜,加入附子30g,炙甘草15g

方药:苏叶12     炒吴茱萸10   桔梗15     木瓜30   

         槟榔 15    陈皮15         防已30     干姜20   

         附子30     炙甘草15      桂枝15

                 病人反馈,二诊后腿沉重、背心冷已除。

二、讨论:

1、西医诊断:医对于腿肿、重、无力常从以下原因考虑:

神经系统病变,如格林巴利综合症,重症肌无力等;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某些腰椎颈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压迫神经后也可造成腿重无力;部分血管病变的患者,如动静脉循环障碍、斑块形成;本病亦常见于西医学所指的维生素B1缺乏病。

发病特点:

1)本病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亦有骤然发作迅速脚气冲心者。有饮食偏废,或素嗜肥甘厚味,或有嗜酒史。

2)临床先有疲乏软弱,小腿沉重,肌肉酸痛,头痛,失眠,纳呆体重减轻等症。

3)典型表现为病人蹲踞姿势时,即觉小腿疼痛,起立困难,常用两手支持膝部帮助起立,小腿腓肠肌挤压时有疼痛,足背踝小腿下部触觉及痛觉减退,弛缓,麻木不知痛痒。踝膝反射异常,大多减退或消失。

4)肌力减退和感觉异常同时发生,后期可致萎缩性瘫痪,病变多为对称性且向上发展。

5)维生素B1试验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

2、中医诊断:中医诊断为“脚气”。

1脚气病名见《诸病源候论.脚气病诸侯云:“凡脚气病,皆由感风的所致”。《备急千金要方》中云:“夫风毒之气,皆起于低,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当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必先中脚”,又云“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立久坐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鞋袜,当风取凉,皆成脚气”。病因为感受外邪,湿浊内盛有关。以宣壅逐湿为治疗大法。

本患者为老年女性素体阳气不足,感受寒湿之邪,寒为阴邪,性粘滞重浊趋下其腿重、沉、无力,晨起眼皮肿、手发胀,皆反映其体内湿气弥漫,更流注于下肢。二诊中突出反映背心冷,更说明其病机为寒湿交合。

3、方剂:鸡鸣散

1)出处:鸡鸣散出自《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卷一,为祛湿剂。具有行气降浊,宣化寒湿之功效主治脚气。症见人感风湿,流注脚足,痛不可忍,用索悬吊,叫声不绝,筋脉肿大。

2)歌诀鸡鸣散是准绳方,苏叶吴萸桔梗姜;瓜橘槟榔晨冷服,脚气浮肿效非常。

3)方义

方中以槟榔为君,质重下达,行气逐湿。臣以木瓜舒筋活络,并能化湿,陈皮健脾燥湿,更能理气。佐以紫苏叶、桔梗宜通气机,外散表邪,内开郁结,吴茱萸、生姜温化寒湿,降逆止呕。诸药相合,祛湿化浊,宜通以散邪,温散寒湿,行气开壅。但总以宣通为要,适用于湿脚气而偏寒者。

陈老辨证准确,选方灵活,用药精简,价廉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