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瑶1 陈学忠2
1、作者简介:詹瑶 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规培医师
2、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姜某,女,64岁。因“咳嗽伴咯痰半月余”就诊。中医诊断:咳嗽,肺肾两虚,湿痰内盛证。处方:金水六君煎。
关键词:金水六君煎,咳嗽
姜某,女,64岁,2021年01月25日初诊。
主诉:咳嗽伴咯痰半月余
现病史:半月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伴鼻塞、流清涕。院外口服“消炎药”(具体用药情况不详)及“连花清瘟胶囊”后鼻塞、流涕好转,但仍咳嗽,咯痰。今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陈老门诊就诊。
刻下症:咳嗽,双下肢遇寒后咳嗽加重,咯白色粘痰,痰咸,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而偏黯,苔薄白,脉浮缓。
诊断:咳嗽
病机:肺肾两虚,湿痰内盛证。
治法:滋养肺肾,祛痰止嗽。
方药:金水六君煎加减。
蜜紫菀15g 蜜款冬花15g 细 辛10g 乌 梅20g
炙甘草15g 熟地黄20g 化橘红15g 当 归15g
茯 苓15g 法半夏12g 生姜三片
2付,每日一剂,每日三次。
2021年01月28日二诊,患者诉咳嗽明显缓解,轻微咳嗽,咯痰量较前减少,痰咸较前减轻,调整处方,减紫菀、款冬花用量,减去细辛。
蜜紫菀10g 蜜款冬花10g 乌 梅20g 炙甘草15g
熟地黄20g 化橘红15g 当 归15g 茯 苓15g
法半夏12g 生姜三片
3付,每日一剂,每日三次。
后电话随诊,患者诉服药3剂后诸症皆愈。
讨论:
金水六君煎由明张景岳所创。主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喘逆多痰。痰带咸味,或咽干口燥,自觉口咸,舌质红,苔白滑或薄腻。
患者老年女性,肾气已衰,受凉后出现外感之症,误用苦寒之品,伤及正气,转为内伤咳嗽。四诊合参,辨病为咳嗽,辨证为肺肾两虚,湿痰内盛证。故选方金水六君煎。张氏此方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所谓水泛为痰,痰有咸味者也。
本病在肺,根在肾。痰湿内阻,致肺失宣降,则咳嗽多痰,痰咸;膝为肾之路,肾阳虚衰,双下肢遇寒后咳嗽加重;舌体略胖,浅齿印,舌质淡而偏黯,苔薄白,脉浮缓均为肺肾两虚,湿痰内盛的表现。治宜滋养肺肾,祛痰止嗽为主。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补血。当归用意有三:一则助熟地黄补益肾中阴精,“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大约佐之以补则补,故能养营养血,补气生精,安五脏,强形体,益神志,凡有形虚损之病,无所不宜;佐之以攻则通……”(《 景岳全书》);二则能“主咳逆上气”(《神农本草经》);三则补益血气,助正气以辟除外邪,且能补益元气,引气归根。当归、熟地黄,二者相合便是贞元饮,能补益肾中阴精,固元救逆,共作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为臣药,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者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以绝痰源,煎加生姜制半夏之毒,增强降气化痰之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肺肾、祛痰止嗽之功。加紫菀、款冬花温肺、化痰、止咳,乌梅酸涩收敛,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二诊患者咳嗽、咯痰症状较轻好转,故去细辛,减紫菀、款冬花用量,恐发散太过,误伤正气,
本方特点重在填精补血,补精以化气,滋阴以温阳,使金水相生。全方药性温和,尤宜于老年虚损之人,扶正益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