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元举1 陈学忠2
1、作者简介:潘元举 男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成都锦江泰三堂万厚医院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四川成都610000,969842092@qq.com
2、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院,指导老师。E-mail: 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周××,女,71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胸闷心悸5天”就诊。中医诊断:肺胀:肺胃阴虚 处方:麦门冬汤 关键词: 肺胃阴亏 麦门冬汤 陈学忠
医案:
现病史:患者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伴胸闷心悸5天”就诊,入院前10年,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伴有胸闷、气紧,以后病情反复发作,每于秋冬季节及受凉后发病。每年累计发作3月以上,且逐年加重。入院前3天,患者因不慎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白色粘痰,不易咯出。伴有胸闷、活动后心累、气紧,伴头昏、乏力。伴纳少、呃逆、口渴咽干。无畏寒,发热,无咳血及痰中带血,无胸痛,无恶心、呕吐。大便干结,约3-5天/次。院外经西药治疗后无缓解。花剥苔,脉虚数。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胃炎、脑梗死、脑萎缩、脑白质脱髓鞘改变”病史。辅助检查:入院测随机指尖血糖为7.3mmol/L;血氧饱和度97%。血常规:WBC:11.50X10^9/L,N:84.6%,L:10.9%,RBC:216X10^12/L,HGB:73.0g/L,PLT:81X10^9/L。C-RP:156.0mg/L。心电图:窦性心律,I°房室传导阻滞,广泛性心肌缺血。新冠病毒病原体核糖核酸扩增定性检测(咽拭子):阴性。
西医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IV级,3.原发性高血压2级 很高危,4.慢性胃炎急性发作,5.脑梗塞后遗症,6.中度贫血。
经西医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后,患者诊治改善不明显,邀陈老会诊,刻下症:患者咳嗽、咳大量白色粘痰,不易咳出,伴口渴、咽干、纳差、呃逆,花剥苔,脉虚数。陈老指示:综上,四诊合参,本病属中医肺胀范畴,证属肺胃阴虚。
中医诊断:肺胀
证型:肺胃阴虚
治法: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方药:麦门冬汤加减,方药如下:
麦冬90g 人参15g 法半夏12g 山药5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党参20g 生姜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 每日三次,口服。
3日后二诊,患者咳嗽、纳差较前改善,咳少量泡沫痰,呃逆明显改善,无呕吐,舌苔较前好转,患者出现大便稍溏,约2-3次/天。效不更方,考虑麦冬太过润燥致大便稍溏,在前方基础上减少麦冬用量,改麦冬90g为40g滋阴润肺,益胃生津,具体方药如下:
麦冬40g 人参15g 法半夏12g 山药5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党参20g 生姜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 每日三次,口服。
后患者咳嗽、咳痰好转,食欲增加,无呃逆、呕吐,大便正常。病情好转后出院。
总结:
该患者辨证为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肺虚而肃降失职,则咳逆上气;肺伤而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而聚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治宜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方中重用麦冬为君,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人参益气生津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不仅气机逆上,而且进一步灼津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温燥之品,但用量很轻,与大剂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中麦门冬汤方证条文说:“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条文中“大逆”二字非常重要,《素问·调经论》说:“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条文中所说的“大逆上气”,是指剧烈的气逆咳喘,即上焦热伤津耗,中焦胃气不和,气结壅滞不得宣发,夹杂水饮上逆较重,而出现较为剧烈的咳嗽,或喘息,或咽喉干燥、疼痛不适等证候。降逆化饮散结气,就主以麦门冬汤。
《本经》谓麦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此药能力除心腹结气,润通胃络之闭结以通畅中焦,是为君药。半夏味辛平,下气止咳化痰饮,人参、甘草、粳米、大枣益胃气,生津液。全方特点是寓降于补中气,寓降于通结气。辨证时,凡见中虚津伤(津液不足或气不化津),咳、喘较为剧烈,痰少或黏稠者,不论寒热,皆可应用。但用此方须注意原方药量配比,麦冬必须重量使用方能效佳。
该患服用此方后疗程显著,其重要因素在于陈老找准病因,辨证用药,处方精准,用药独到。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