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运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风疹医案一则

日期:2020-12-19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587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蔡苇叶,女,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1752573299@qq.com

通讯作者:苏凯,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之功效,陈学忠老师运用此方治疗风疹,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桂枝麻黄各半汤  风疹  陈学忠

正文:

1、病案:

患者,李××,女,48岁,2020年11月23日初诊。

1天前,患者外出受风后出现皮肤瘙痒,以脖颈尤甚,阵发性,遂今日至陈老处就诊。现症见:皮肤瘙痒,以脖颈尤甚,阵发性,皮肤未见斑疹、丘疹,可见抓痕,眠一般,纳一般,二便可,舌淡,苔白,脉浮。

诊断:风疹(风邪束表)

治法:解表祛风

方药: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

桔梗20g     麻黄15g        炙甘草15g      桂枝15g

苦杏仁10g   大枣30g        白芍15g   

                                3剂,一日一剂,水煎服

2020年11月25日,患者诉服药2次后,瘙痒明显缓解,3剂服完,风疹未再发作。

2、讨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轻散,小汗解表之功效。《伤寒论》中载:“太阳病, 得之八九日, 如疟状, 发热恶寒, 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 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 未欲解也, 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身必痒, 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本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按1:1用量合方药物剂量方面, 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原方剂量为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炙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 取1/3麻黄汤与1/3桂枝汤, 辛温小发其汗[1]陈亦人教授著《伤寒论释义》认为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方意, “桂枝汤调和营卫, 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汤疏达皮毛, 所以为汗液之用, 且芍药、草、枣之酸收甘缓, 配生姜、麻、桂之辛甘发散, 有刚柔并济, 从容不迫之妙, 所以能收到小汗邪解的效果, 却无过汗伤正的流弊。”而“小汗”法为采用辛温发汗之轻剂, 使久羁皮肤肌肉之间的风邪得解, 身痒自除。适用于风寒之邪羁留体表, 正虚而微邪在表, 太阳之气闭郁不得小汗出的情况。[2]本案患者为才感风寒,正邪势微, 交争于表, 欲解而不能解,太阳之气闭郁, 肌腠不通,故而出现身痒,遂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解表祛风,诸症皆去。

《伤寒论》中记载了3个发小汗的方剂, 分别是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以及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助正同时散微邪;桂枝二麻黄一汤, 助正之力稍多, 散邪之力稍少;桂枝二越婢一汤, 是桂枝汤基础上加麻黄、石膏, 该方加入石膏, 可见该方乃微邪束表日久, 已有化热之象。[3]

对于桂枝麻黄各半汤也进行了现代临床研究,傅瑶、郑周[4]帅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朱晓涛[5]观察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相对于西药组(盐酸西替利嗪片)的患者治疗,接受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3.33%,其症状积分、血清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3]刘明坤,任晋婷,吴春雁.浅议伤寒小汗法治身痒[J].环球中医药,2018,11(08):1303-1304.

[4]傅瑶,郑周帅.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7):139-140.

[5]朱晓涛.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9,32(16):149-15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