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瑶1 李莉2
1、作者简介:詹瑶 西南医科大学 四川省第二中医院规培医师,E-mail:1196763128@qq.com
2、 通讯作者:李莉,女,四川省第二中医院老年病科,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患者双手关节疼痛、晨僵,遇冷加重,畏寒,经陈学忠教授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
关键词:晨僵 四神煎 陈学忠
1、 病案:
患者王××,女,62岁,2020年06月29日初诊。
患者因“双手关节疼痛伴晨僵半年”就诊,陈老仔细询问病情,患者自诉半年前,患者自觉双手小关节疼痛,遇冷加重,有"晨僵"现象,持续约10-20分钟,心悸、胸闷,呈阵发性发作,自行测心率,约40余次,于我院急诊行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HR:49次/分。食纳可,夜眠欠佳,二便可,汗多,口干,舌质淡而黯,苔白腻,脉弱。
刻下症:双手小关节疼痛,遇冷加重,晨僵,畏寒,心悸、胸闷,汗多,口干,食纳可,夜眠欠佳,舌质淡而黯,苔白腻,脉弱。
诊断:痹症
证型:气阴两虚,血络痹阻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四神煎加减 方药如下:
黄 芪 80g 蜜远志 30g 干石斛 30g 忍冬藤 30g
川牛膝 30g 鸡血藤 50g 桂 枝 30g 煨葛根 60g
制川乌 15g 制草乌 15g 炙甘草 15g
中药4付,每天一剂 每日三次,口服。
2020年07月06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双手关节疼痛较前好转,“晨僵”持续10-20分钟,胸闷、心悸均较前好转,出现头晕。舌质淡而黯,苔白微腻,脉弱
黄 芪 80g 蜜远志 30g 干石斛 30g 忍冬藤 30g
川牛膝 30g 鸡血藤 50g 桂 枝 30g 煨葛根 60g
制川乌 15g 制草乌 15g 炙甘草 15g 防 己 30g
天 麻 20g
中药4付,每天一剂 每日三次,口服。
2020年07月13日,三诊:双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晨僵持续时间缩短,故守方3剂。
2.讨论:痹症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病机: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主要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主要包括了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通风等。
四神煎出自清 • 鲍相璈《验方新编》 。组成:生黄芪、远志、牛膝、石斛、金银花。功效: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同理关节。主要治疗鹤膝风。“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维艰,投以四神煎。”方解:黄芪一药重用,味甘性温,为补气圣药,善祛风,并可固表止汗。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故可蠲痹除滞,祛邪外出。寓补于通,牛膝强筋健骨,祛瘀止瘀,善治关节不利。石斛味甘淡,养阴清热生津。远志味辛、苦微温,补益心肾,预安未受邪之地,又能祛痰消肿。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且可制约黄芪温热之性。该方补而不滞,清而不寒。
治痹应当首辨虚实,其中《医宗金鉴》最早提出辨虚实归纳诸痹“痹虚者,谓气血虚之人病诸痹也;痹实者,谓气血实之人病诸痹也”,古今治痹之法虽多,大都着重于温中散寒化湿,未注重患者正气已虚,无力祛邪外出。患者年老久病,气阴已伤,循用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尪痹之治法,则邪气难驱,陈老四诊合参,选用四神煎重用黄芪补益正气,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用药以四神煎为主方,加入鸡血藤活血通经,桂枝温经通脉,葛根生津止渴,川乌、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炙甘草益气复脉、调和诸药。
患者二诊诉双手关节疼痛较前好转,“晨僵”持续10-20分钟,胸闷、心悸均较前好转,出现头晕。故在远方基础上加入天麻平肝息风,防己祛风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