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杨彩虹)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以无菌性坏死性小血管炎为基本病变。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外,可伴有关节肿痛、腹痛、尿血 、蛋白尿等症状,血小板计数多为正常。本病好发于7-14岁儿童,老年病人极少见。陈学忠教授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一例老年过敏性紫癜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过敏性紫癜 陈学忠教授
病案:
患者,男,91岁,因“头晕、呕吐伴四肢乏力1天”于2020年2月28日入院。有高血压病10余年、糖尿病病史2年。入院中医诊断:缺血中风-气虚血瘀证 西医诊断:1、脑梗死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高血压性心脏病 4、2型糖尿病 5、颈动脉粥样硬化症 6、社区获得性肺炎 7、急性咽峡炎。病员因感染反复高热,给予头孢噻肟钠治疗效果差,于3月3日换头孢哌酮舒巴坦,3月4日胸背部散发暗红色皮疹,无瘙痒,无高出皮肤,压之不褪色。考虑头孢哌酮舒巴坦过敏故停用,同时静脉使用地塞米松、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请皮肤科会诊,诊断:过敏性紫癜。加氯雷他定口服。于3月6日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月7日皮疹扩散至四肢,胸背部融合成片,色鲜红。3月11日陈学忠教授来我科查房,刻下全身多发皮疹,疹块成片,呈暗红色,伴气紧、喘息,纳差,腹胀,大便偏干,小便量多。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舌质暗红,舌苔黄腻乏津,脉缓滑。
中医诊断:紫斑—肺气不宣,湿热内蕴证。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利湿。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麻黄10g 连翘30g 炒栀子30g 燀苦杏仁10g
当归10g 白芷15g 赤小豆60g 炙甘草15g
大枣30g 丹参30g
煎服方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2剂后患者皮疹明显消退,治疗有效,遵原方继续服用2剂后皮疹完全消退。患者于2020年03月21日病情好转出院。
3月10日治疗前
3月15日治疗后
讨论:中医古代典籍中无“过敏性紫癜”的病名,现将其归为“肌衄”、“斑疹”、“紫斑”、“紫癜风”等范畴。《证治要诀·诸血门》曰:“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医宗金鉴·失血总括 》中指出 :“皮肤出血曰肌衄。”明确指出紫癜是皮肤出血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发生,与上呼吸道感染、食物、药物过敏、蚊虫叮咬和花粉过敏等相关[2]。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原方是为湿热内蕴,熏蒸肝胆,兼风寒束表而设。具有清热利湿,解表散邪之功。今陈老用于过敏性紫癜,特别是高龄老年,实乃大胆之举。方中麻黄、杏仁、生姜宣肺而泄邪热;连翘、赤小豆、栀子清热解毒;丹参、当归凉血、养血活血;甘草、大枣和中;白芷,祛风燥湿,和利血脉。《本草经百种录》:“凡驱风之药,未有不枯耗精液者,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耗,用之则有利无害者也”。
参考文献:
[1]崔金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举隅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 ,20(9):80—81.现代有不少医家运用该方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
[2]刘邦民,坚哲,肖月圆,等.浅谈“风邪”与过敏性紫癜[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13(2)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