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阳琪1,陈学忠2△
摘要: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组成为: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共7味药。陈老用其治疗盗汗取得明显疗效。
关键词:当归六黄汤 盗汗 陈学忠
验案如下:
患者舒某,男,31岁,大邑本地人,2020年2月21日初诊。
于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多,以两侧大腿内侧及胸口为主,夜间潮热出汗为主,胸片示双肺未见明显异常,眠差,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白,舌尖偏暗红,白黄苔略腻,脉滑数,形体瘦小。患者长期嗜酒史。
中医诊断:汗证 盗汗 气阴两虚证
中医治法: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方剂:当归六黄汤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
生黄芪30g 生地黄30g 熟地黄30g 当归12g
黄芩15g 黄连10g 黄柏20g
中药4剂,水煎取汁600ml,日一剂,一日三次分服。
2020年2月28日随访,患者诉盗汗完全好转,对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
讨论:
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制的一首名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它为“治盗汗之圣药”,主治阴虚火旺所致的盗汗。《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1:“寤而汗出曰自汗,寐而汗出日盗汗。阴盛则阳虚不能外固,故自汗;阳盛则阴虚不能中守,故盗汗。若阴阳平和之人,卫气昼则行阳而寤,夜则行阴而寐,阴阳既济,病安从来?惟阴虚有火之人,寐则卫气行阴,阴虚不能济阳,阴火因盛而争于阴,故阴液失守外走而汗出;寤则卫气复行出于表,阴得以静,故汗止矣。用当归以养液,二地以滋阴,令阴液得其养也。用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令三火得其平也。又于诸寒药中加黄芪,庸者不知,以为赘品,且谓阳盛者不宜,抑知其妙义正在于斯耶!盖阳争于阴,汗出营虚,则卫亦随之而虚。故倍加黄芪者,一以完已虚之表,一以固未定之阴。
患者自诉汗多,以两侧大腿内侧及胸口为主,夜间潮热出汗为主,遂诊断为盗汗。“盗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即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本案中患者形体瘦小,加之患病日久劳心伤神,长期嗜酒,暗耗心脾,虚火内扰,灼伤肾阴,虚阳外越,故见失眠、盗汗。而长期失眠、盗汗更加重肾阴的损伤,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独亢,致虚火伏藏于阴分,寐则卫气行阴,助长阴分伏火,两阳相加,迫使阴液失守而盗汗;虚火上炎,故见潮热,烦躁,上半身怕热等症。治宜滋阴泻火,固表止汗。故选当归六黄汤。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养血育阴与泻火彻热并进,标本兼顾,使阴固而水能制火,热清则耗阴无由;二是益气固表与育阴泻火相配,育阴泻火为本,益气固表为标,以使营阴内守,卫外固密,发热盗汗诸症相应而愈。此方疗效颇为显著。老师详细望闻问切,巧用经方,快速帮助患者解除数年之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