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小军: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师承班学员,四川成都彭州市 611930。
2. 陈学忠( 通讯作者)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师承班指导老师、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高小军,女,成都彭州市中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 E-mail:83948042@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潜阳封髓丹具有温肾潜阳补火的作用,其治法重在引火归源,使其阴阳调和,虚火自平。主要治疗阳虚而虚阳浮越之诸多病证,如“孤阳上浮”、“火不归元”、“肾不纳气”等。《医宗金鉴》有“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赞语。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 虚阳上浮 陈学忠
姓名:王孝年 性别:男 年龄:71岁
初诊时间:2019.7.16
主诉:反复头昏晕1+年。
现病史: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晕,阵发性加重,伴双下肢乏力、多汗、上半身发热,下半身冷,偶有耳鸣,睡眠差,无头痛、眼前黑矇、呕吐、失语、偏瘫,无晕厥、抽搐、间歇性跛行、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院外经口服中药及反复住院治疗,症状无好转,故来我院就诊。
刻诊:反复头昏晕,阵发性加重,伴双下肢乏力、多汗、上半身发热,下半身怕冷,偶有耳鸣,精神、食纳差,睡眠欠佳,大便不易解出,舌胖大,舌边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细。
诊断:眩晕(脾肾阳虚,虚阳上浮)
治法:温肾潜阳
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白附片40g 干姜20g 肉桂10g 砂仁20g
龟版30g 黄柏30g 龙骨30g 石菖蒲15g
远志15g 首乌藤30g
3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2019.7.20二诊:患者经治疗后头昏晕、睡眠好转,乏力、多汗、上半身发热稍减轻,仍感下半身冷、口臭,舌淡胖,苔白微腻,脉沉细。继续在前方的基础上将附白片改为60g温阳,壮君火,服4剂,每日一剂,一日三次。
2019.7.25三诊:患者头昏晕、睡眠明显好转,乏力、多汗、上半身发热、下半身冷明显减轻,大便正常。继续服用7月20日方药4剂。
2019.8.3随访,患者头昏晕、乏力、多汗缓解,上半身热、下半身冷感、口臭明显好转,建议继续服用上方。
分析:该患者主要表现有头昏晕、双下肢乏力、多汗、上半身发热,下半身冷,偶有耳鸣,睡眠差,辨证为脾肾阳虚,虚阳上浮。陈老认为阳虚火不归原而表现局部热证,若误诊为“热痹”,或以清泄、或以表散之法,无异于雪上加霜。蒲辅周老先生曾提出了“汗而毋伤,下而毋损,温而毋燥,寒而毋凝,消而毋伐,补而毋滞,吐而毋缓”的见解。郑钦安认为封髓丹“能治一切虚火上冲”,故陈老选用“潜阳封髓丹”从下焦肾入手以治本,更符合老年人病机。方中附片、肉桂补肾阳;黄柏补肾阴;干姜温中散寒;砂仁纳五脏之气归于肾中;龟版养阴,摄外散浮游之火。诸药合用共奏纳气归肾、潜阳封髓之功。因此患者症状减轻。
从此病例看,陈老辨证精准,选方准确,故见疗效显著,是我们学习之榜样。
[1] 郑钦安.郑钦安医学三书[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9
[2] 《医宗金鉴》有“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