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详飞1,陈学忠2*
(1.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四川新都610500;2.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成都 610031)
作者:罗详飞,男,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教授传承工作室新都师承班学员,915937925@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小儿抽动症在临床很常见,现代医学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治疗多只能对症治疗,疗效并不理想。现有一例陈学忠教授运用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小儿抽动症,疗效明显,随访10月未见症状反复。
关键词: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儿抽动症
病案如下:
梁XX,男,6岁,2018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清嗓2年余,加重伴眨眼咧嘴耸肩4月。
现病史:患者母诉患儿于2016年4月感冒后一直出现清嗓,多次诊治均按鼻炎治疗,治疗后清嗓症状未见改善。4月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清嗓较前频繁并伴有眨眼,咧嘴,耸肩遂就诊于某医院耳鼻喉科,该科医生排除鼻部及咽喉疾病后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某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多发性抽动症,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服用后症状有所缓解,患儿于1个月停用药物后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复发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求诊于陈老,刻诊:清嗓、眨眼、咧嘴、耸肩明显,纳差,眠可,二便调,舌质淡薄白苔,脉细数。
诊断:小儿抽动症(脾虚肝阳化风)
治法:健脾,镇肝潜阳,息风
方药: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
北柴胡10g 桂 枝10g 龙骨20g 牡 蛎20g
黄 芩12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炙甘草5g
白 芍10g 煅赭石24g 天麻10g 僵 蚕10g
4剂
一剂二煎,日服三次,每次150ml,2剂3日。
二诊:2018年8月23日,患儿母亲诉症状未缓解,仍纳差,辨证无差继续守方,于前方白芍改为15g,加炒麦芽10g,炒稻芽10g,4剂。
三诊:2018年9月19日,患儿母亲诉症状未缓解,仍纳差,辨证无差继续守方,前方去炒麦芽、炒稻牙,加钩藤(后下)10g,白术10g,炒山楂20g,4剂。
四诊:2018年9月26日,患儿母亲诉症状未缓解,纳差缓解,辨证无差继续守方前方去僵蚕,加生地黄10g,木瓜10g,4剂。
五诊:2018年10月10日,患儿母亲诉眨眼、咧嘴、耸肩明显改善,仍有清嗓,口干,前方加砂仁(后下)10g,黄柏15g,4剂。
六诊:2018年10月24日,患儿母亲诉眨眼、咧嘴和耸肩消失,清嗓未见改善,前方去砂仁、黄柏、生地、山楂、白术、木瓜,加青果10g,五味子10g,细辛10g,干姜10g,当归10g,桔梗10g。10个月后随访眨眼、咧嘴和耸肩未见反复,仍清嗓。
讨论: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 是起病于儿童时期的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 临床以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为特征,以不自主表现为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甩手、举臂、踢腿、收腹动作及发出吸鼻声、清嗓声等为主要表现, 严重时可出现口出秽语, 不能自控[1,2]。根据临床表现特征,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肝风”“抽搐”“慢惊风”等范畴。其发病多与遗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等诸多因素有关。
小儿体属纯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阳动有余,而阴静不足。肝主筋,开窍于目,主疏泄及气机升发,肝常有余则易于引动肝风,即对应“风胜则动”“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出现眨眼、耸肩等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主四肢肌肉,脾不足则气血生化无源,四肢肌肉无所濡养则出现眼睑和四肢肌肉不自主抽动。故本病多从肝脾论治, 健脾不忘化痰,镇肝潜阳不忘息风。
本案选用柴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加减,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减半合而成之,小柴胡汤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外证得之,重在和解少阳,疏散外邪; 内证得之,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桂枝汤,外证得之,重在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内证得之, 调和气血阴阳。柴胡桂枝汤,以二方相合,故其功效当是二者之总结。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于慢性胃炎、流行性感冒、经期感冒、癫痫、耳后神经痛、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热、慢性胰腺炎、肝炎后综合征、肩凝、汗症等。日人相见氏使用本方加重白芍治疗癫痫取得良好疗效,并能治自主神经失调症。本方的现代实验研究示: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其有抗惊厥、抗抽搐,使神经元轴索正常化作用,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消化系统的作用则有抗胃黏膜损害;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抗衰老;抗炎等作用。
首诊,在柴胡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龙骨、牡蛎、代赭石以镇肝潜阳;加天麻和僵蚕息风通络。二诊,症状未见缓解,见仍纳差加白芍量以增强平肝疏肝之用,加炒麦芽和炒稻芽增强健胃消食之功。三诊前方去炒麦芽、炒稻芽,加钩藤(后下),白术,炒山楂加强健脾平肝熄风的作用。四诊时患者纳差缓解,其他症状未见改善,陈老认为辨证无误,于三诊方加生地清肝以熄风,木瓜健胃化湿舒筋和络。五诊时,患者眨眼、咧嘴、耸肩明显好转,仍清嗓,见口干故加黄柏、砂仁即封髓丹以清心火,滋肾水。六诊时患儿眨眼、咧嘴、耸肩症状消失,仍清嗓考虑慢性咽炎故去黄柏、砂仁、生地、木瓜、山楂、白术加入陈老的慢咽汤。
此案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在辨证准确而守方,没有因为患儿前三次疗效欠佳而改方。这足以见得陈老对经方的运用精准,我们后辈应当努力学习。
参考文献
[1]郑露茜,陈玉燕.Tourette综合征共患病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6) :593-596
[2]刘智胜.抽动障碍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4):1908-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