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运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医案一则

日期:2019-04-17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1271

1. 杜丹丹: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学员,四川成都 610000

2. 陈学忠( 通讯作者) :全国名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德仁堂中医药科学研究院传承班指导老 师、四川成都 610000

作者简介:杜丹丹,女,陈学忠名医工作室医生助理,1697500455 @qq.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柴葛解肌汤出自《伤寒六书》,是一剂辛凉解表剂,由柴胡、葛根、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等药组成。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证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略有寒热往来之意,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陈老用其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取得明显疗效。

关键词:柴葛解肌汤    感冒发热    陈学忠

正文:

1、病案:

患者:吴××,女,10岁,201934日初诊。

主诉:感冒、发热4天。

现病史:4天前患者从学校回家后开始感冒,伴有发热,最高体温39.7℃,无咽痛、咽干。家长见发热反复,遂来我科就诊。患者来时精神欠佳,体温38.5℃一直未降下来,大便3天未解,纳差,舌体略胖,浅齿印,舌尖偏红,薄白黄苔。脉浮数,见患者一直发热,又处于流感多发季节,建议做流感监测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乙型流感。

既往史:既往体健。

诊断:发热    风温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

方药:柴葛解肌汤加味

柴胡15g       葛根80g    赤芍10g    桔梗10g

大枣20g       白芷15g    羌活10g    石膏30g

黄芩10g       山楂20g    生姜2    建曲20g

                        3剂,水煎,温服,1/天,3/日。

2018年47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后当晚烧退,近期发烧未反复,近两日出汗较多,大便正常,精神较前好转,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考虑感冒后期,太少合并,遂用柴胡桂枝汤调和阴阳。具体用药如下:

柴胡8g     桂枝8g      白芍10g      南沙参20g

法半夏10g  黄芩10g     炙甘草8g     大枣15g

生姜3    建曲18g    焦山楂18g    炒谷芽15g

                        3剂,水煎,温服,1/天,3/日。

后期回访,患者诸证已愈。

2、讨论:

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是微热者。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

乙型流感,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有滤泡。可用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等药物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柴葛解肌汤》主治病证为风寒表邪未解,又化热入里。病邪在肌表,为太阳、少阳、阳明三经合病。当以辛凉解肌,兼清里热治之。柴胡、葛根解肌清热为君药;羌活、白芷散表邪而治头痛,黄芩、石膏清泻里热,共为臣药;白芍、甘草酸甘敛营,以防疏散太过;桔梗宣利肺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为佐药。甘草又能和诸药。方中柴胡、黄芩为和解少阳之药;石膏、白芷治疗阳明经;羌活、葛根治疗太阳经。

初诊时见患儿反复发热,热势持续时间长,且3日未解大便,精神差,舌体略胖,浅齿印,舌尖偏红,薄白黄苔。脉浮数。考虑外感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热陷三阳,遂用柴葛解肌汤治疗。方中葛根、白芷解阳明正病之邪;羌活解太阳不尽之邪;柴胡解少阳初入之邪;佐膏、芩治诸经热,而专意在清阳明;佐芍药敛诸散药而不令过汗;桔梗载诸药上行三阳;甘草和诸药通调表里。见患儿纳差,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建曲,焦山楂健脾开胃。

药后回访,服药当晚大便已解,热亦退,复诊时诉近几日体温均正常,近两日出汗较多,大便正常,精神较前好转,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考虑三阳之中,阳明已解,现太少合并,遂用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通达表里。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方中柴胡透解邪热,疏达经气;桂枝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法夏和胃降逆;黄芩清泄邪热;南沙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诸药合用,可使邪气得解,诸证均消。

此乃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感冒发烧一典型案例,陈老灵活运用经方,临床思维活跃,用药精准、恰到好处,值得吾辈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方剂学

2、中医内科学

3、《伤寒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