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老师三阳并用治疗顽固性头晕

日期:2019-04-02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33

陈学忠老师三阳并用治疗顽固性头晕

1.作者简介:刘莉娟,女,双流区中医医院,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统工作室双流师承班学员   Email709409321q@.com

2.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摘要:陈学忠老师善于用经方治疗疑难病,谙熟中医经典,中医造诣深厚,临床善于把握病机,经方、时方均灵活运用,且在疑难病的治疗颇有造诣。陈学忠老师运用补阳的三种方法治疗顽固性眩晕一例,效如浮鼓。

关键词:头晕 补阳方法 医案

医案:

     王XX,男,76岁,2019.01.15初诊。

     主诉:反复头晕2年,加重1月余。

     现病史:2年前,患者反复出现头晕,伴站立不稳,偶有视物旋转,手脚怕冷,无明显乏力,在华西医院治疗口服中药及中成药,疗效差,近1月,患者上述症状加重,今慕名来到陈老处就诊。自述有“脑中风、脑缺血”史。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刻下:头昏、站立不稳,手脚怕冷,面色无华,大便一天1次,成形,伴有腰痛,夜尿频,一晚2-3次。舌质淡黯,胖大,浅齿,白苔,脉弦细。

中医诊断:头晕(脾肾亏虚 清阳不升)

治则:温补脾肾,升举清阳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如下:

升麻12g         党参30g        黄芪60g          白术30g

炙甘草15g      柴胡15g        白附片30g久煎 肉桂15g

桂枝15g         淫羊藿30        巴戟天15g      天麻15g

7剂,水煎服,隔日一剂,煎水900ml,分6次口服。

2019.2.26二诊,患者诉头晕明显改善,夜间鼻塞,口干,晨起打喷嚏,腰不痛,尿多,夜间小便2-3次。在原方基础将白附片改为60g,白芷15g通窍 芡实15g 固涩小便 7剂,隔日一剂。

2019-3-12三诊,患者头昏明显改善,无鼻塞口干怕冷等症,夜间小便1-2次左右。效不更方,原方减白芷、芡实,加当归15g7剂 隔日一剂。

半月后电话随访,患者目前未诉不适,情况良好,已经外出旅游。

讨论: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通评虚实论》:“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意为肠胃属于中焦,中焦气机壅塞,升降失常,可导致五官七窍及前后二阴功能失常,先天之精靠后天脾胃的滋养,脾胃一虚又加重肾虚。头为清阳之地,脾胃亏虚,清阳不升,出现头晕、头痛、耳鸣、视力模糊等。

患者长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损伤元气,脾肾亏虚,清阳不升,不能上濡头目,出现头晕。肾阳亏虚,腰为肾之府,阳虚则腰痛,不能温煦肌肤,出现手脚冷,肾阳虚不能固摄,出现夜尿次数多,面色无华为气血推动无力,不能上荣头目。中焦脾胃为人体气机出入之枢纽,脾升者健,胃降者和,升降法中,李东垣重视升阳,认为元气为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脾胃为元气之根本,创立一系列的补脾胃,升阳气,降阴火的方剂。陈老师在临床中应用,发现单单用此系列方,疗效欠佳,并在上述方剂中加重了温阳,养阳,通阳等方法,使补阳气得到了更好的临床疗效。方中黄芪、人参、炙甘草益气补中,白术健脾,升麻、柴胡升聚清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之要药”。白附片 辛、甘、大热,温补阳气,巴戟天、淫羊藿补肾壮阳以养阳,肉桂、桂枝甘温辛散,补元阳通血脉以通阳, 本方中升阳、养阳、通阳完美的结合,使患者一次比一次好,取得了满意效果。陈老师在李东垣学术思想中继承和发扬,更有学术创新,是我辈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