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典型案例 >> 文章内容

陈学忠教授运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汗证医案

日期:2019-03-17 来源: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作者: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 阅读:378

陈学忠教授运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汗证医案

              李娜1                            陈学忠2

1、作者简介:李娜,女,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实习生,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 623400 邮箱:1750586998@qq.com

2、通讯作者: 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四川成都,610000,邮箱:sccd865@sina.com 

摘要: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陈老运用此方,治疗阳气不足,营卫失调引起的汗证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今特举一案例以说明,具体医案如下: 

关键词:汗证    阳气不足   营卫失调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病案:

患者孟某某,女,51岁,于2019年01月28日初诊。诉夜间汗出明显,以颈项部和右边肢体更甚,后背怕冷,畏风,身体僵,四肢关节疼痛,患者舌体略胖,舌质暗红,苔白,脉细。

诊断:汗证

辨证:阳气不足  营卫失调

治法:复阳敛液,调和营卫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黄    芪30g         桂    枝15g          白   芍20g             生   姜12g

大  枣30g           党     参30g         葛   根60g             白附片30

炙麻绒10g         细    辛10g          桔    梗15g             紫   菀10g

百    部10g          百    前10g         炙甘草15g             五味子15g   

煎服方法:上方3剂,每剂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汁共600毫升,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19年01月31日,患者诉药后尚可,半身出汗明显好转,身体僵明显改善,四肢关节疼痛基本痊愈,畏风怕冷有所改善,又诉晨起头昏,偶有咳嗽,前额、鼻子怕冷,舌体疼痛,患者舌质淡红偏暗,苔白,脉细。陈老在远方基础上加大附片用量以助阳化气,加当归、白芷活血止痛,具体处方如下:

黄    芪30g           桂    枝15g           白   芍20g            生   姜12g  

五味子15g          党     参30g           白附片60g          大  枣30g        

炙麻绒10g           细    辛10g           桔    梗15g          炙甘草15g   

紫   菀10g            百    部10g            百    前10g          当   归10g

白    芷10g   

煎服方法:上方10剂,每剂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汁共600毫升,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前方10剂患者已尽服,复诊时患者诉上方尽服后诸症缓解,余未诉特殊不适。

因患者曾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病史,现已基本治愈,为巩固疗效,故在此方中有“抗过敏汤”的组成,由此可见陈老用方用药,考虑全面。一诊可见,陈老辨证准确,善用精方,对症治疗后,取得明显疗效;二诊中患者诉怕冷改善但仍有前额、鼻子怕冷,故陈老及时加大附片用量以温阳化气,果获良效。 

讨论: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金匮要略论注》:“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若黄芪之强有力耳。”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

陈老认为此案例为患者阳气不足,卫气外泄,腠理不固,且卫强营弱,故汗出,怕冷畏风;阳气不足,化气无力,故气血失调,营卫不和,以至于气血不输,故身体僵,四肢关节疼痛。陈老强调紧守病机,从证论治,在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同时,融入桂枝加附子汤以及桂枝加葛根汤之意来全面考虑患者病情,则药到病除。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产后风虚,汗出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病状。

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陈老认为虽然各病表现不一,但只要病机变化了然于胸,辨证准确,则异病同治,效果非常。陈老在临床中,准确辨证,善用经方,随证加减,我们应多加学习,多学多看,以理论为基础,临床随机应变。 

 参考资料
[1]  汪昂(清).《汤头歌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月第1
[2]  邓中甲.《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  范永升,姜德友.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金匮要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4]  
张仲景(汉).《金匮要略》.

[5]   《金匮要略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