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教授运用抗过敏汤治疗咳嗽变异性性哮喘医案
李娜1 陈学忠2
1、作者简介:李娜,女,现就读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实习生,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 623400 邮箱:1750586998@qq.com
2、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四川成都,610000,邮箱:sccd865@sina.com、
摘要:“抗过敏汤”是陈老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自拟方,系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桂枝汤合方加味而成。
陈老合用两个经方,精炼的用药,对经方的运用自如,创新,对患者病情的准确把握,是我辈学习的典范。现分享陈学忠老师运用“抗过敏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验案一则,以体现抗过敏方之奇效。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寒犯肺 抗过敏汤
病案:
患者,孟某某,女,51岁,于2019年01月21日初诊。
主诉:咳嗽气紧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气紧,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今日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找老师看诊,刻下症,现咳嗽,有白色泡沫痰,气紧,怕冷,出汗,身痛,无发热恶寒,无恶心呕吐,纳可,眠差,舌质略胖,浅齿印,舌质淡红,略暗,苔白,脉弦滑。
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辨证:风寒犯肺
治法:散寒解表 止咳平喘
方药:麻辛汤合桂枝汤加减
炙麻绒12 g 细 辛10 g 桂 枝15 g 白 芍15g
炙甘草15 g 生 姜12 g 大 枣30 g 黄 芩15 g
桔 梗15 g 枳 壳15 g 紫 菀15 g 百 部15 g
白 前15 g 苦杏仁12 g 葛 根60 g
煎服方法:上方3剂,每剂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汁共600毫升,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二诊:2019年01月24日,患者诉药后咳嗽气紧、怕冷等症明显改善,出汗减少,身痛明显缓解,有冷风入体感,眠稍差,二便调。患者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弦滑。陈老在上方基础上加附片30g以助于温肾助阳,加矮地茶止咳平喘,五味子养阴益气,去枳壳,具体处方如下:
炙麻绒12g 细 辛10 g 桂 枝15 g 白 芍15 g
炙甘草15 g 五味子15 g 大 枣30 g 矮地茶30 g
桔 梗 15 g 紫 菀10 g 百 部150 g 白 前10g
苦杏仁12 g 葛 根60g 白附片30 生姜3片
煎服方法:上方3剂,每剂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汁共600毫升,分三次空腹温服,每日一剂。
前方6剂患者已尽服,复诊诉上方服用后咳嗽,气紧症状明显缓解,怕冷基本缓解,纳眠尚可,余未诉特殊不适。
一诊中陈老辨证施治,患者咳嗽气紧缓解,取得明显疗效;二诊中患者诉有冷风入体感,陈老认为是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腠理疏松,故怕冷,因此运用附片来温补肾阳,陈老思路清晰,用方灵活,及时加减,值得我辈多加学习。
讨论:抗过敏方为陈老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究出来的自拟方,系麻黄细辛附子汤与桂枝汤合方加味。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用以治疗阳虚感外寒的哮喘、鼻渊、风疹等。《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原方治疗太少两感,阳虚外寒发热。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
桂枝汤同样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所以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氧化的作用,可灵活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百日咳等疾病。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名方,由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用以治疗阳虚感外寒的哮喘、鼻渊、风疹等。《伤寒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原方治疗太少两感,阳虚外寒发热。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药。附子辛热,温肾助阳,为臣药。麻黄行表以开泄皮毛,逐邪于外;附子温里以振奋阳气,鼓邪达外。二药配合,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肾中真阳之气,协附子温里,为佐药。三药并用,补散兼施,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维护,则阳虚外感可愈。桂枝汤同样出自《伤寒论》。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陈老合用两个经方,加入白芍、五味子敛肺养阴,陈老精炼的用药,对经方运用自如,对患者病情的准确把握,精准辩证,是我辈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献:《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