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教授运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1例
高秋莲1 李明秀2
1、作者简介:高秋莲,女,医学硕士,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青白江师承班学员,四川 青白江 610300 邮箱:444852908@qq.com
2、通讯作者:李明秀,女,医学硕士,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四川成都,610000 邮箱:xiuersmile@163.com
摘要:炙甘草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是医圣张仲景治疗 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本方药物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组成,熬制时加清酒,用于治疗因阴血阳气不足,心脉失养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在现代研究中,炙甘草汤可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的心悸、气短、脉结代等。陈学忠教授临证时运用炙甘草汤治疗心律失常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心律失常 心阳不振 炙甘草汤
病案
患者邹XX,男,62岁,业余冬泳运动员,2018年09月13日初诊。
主诉:发现心动过缓2年余
现病史:2+年前患者于体检时完善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约40-50次/分,无晕厥、头昏、乏力、心悸、汗出,无活动后心累、气短,无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紧缩感、烧灼感等不适,未予以重视,未经治疗,后多次复查心电图仍提示窦性心动过缓。 2天前患者于我院门诊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总心搏数:67080,平均心率:46bpm,有效记录时间:23小时59分钟39秒,最高心率:88bpm,出现时间:20:58:12,最低心率:29bpm,出现时间:03:51:29,室上早总数:315,室早总数:0;1.窦性心律,平均心率46次/分,最高心率88次/分,最低心率29次/分;2.大于2.0秒的长间隙94次,最长间歇2.4秒;3.室上性早搏共计315次,其中成对5次;4.窦性心动过缓。5.ST-T改变。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求诊于陈老,刻下症:神清,精神尚可,语声清晰有力,时感耳鸣,夜间明显,声如蝉鸣,时断时续,或单侧或双侧,于劳累后加重,夜眠差,入睡困难,食欲差,二便调,舌略胖浅齿痕质淡偏暗白苔,脉沉缓。
诊断:心悸病(阴阳两虚,心阳不振)
治法:益气养阴,通阳活血
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30g 桂枝50g 肉桂15g 生姜15g
党参30g 酒川芎15g 丹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2g 白附片30g 淫羊藿30g
6剂 免煎 每日三次 每次一格 兑水200ml温服。
二诊:2018年09月19日,患者诉心跳慢较前有所好转,夜眠稍有好转,舌略胖浅齿痕质淡偏暗白苔,脉沉缓,于上方去党参,加红参30g,中药6付免煎。
三诊:2018年09月26日,患者诉心率缓解及睡眠较前稍有好转,仍有耳鸣,较前无明显改善,舌体略胖浅齿痕,舌质偏暗红,苔薄黄,脉细缓,于上方增加白附片剂量为60g增强温阳之功,加砂仁20g、盐黄柏15g以滋肾水取封髓丹之义。
四诊:2018年10月10日,患者诉心动过缓较前明显好转,自行数脉搏数约55-60次/分,耳鸣较前有所好转,睡眠时好时差,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缓,于上方加石菖蒲15g、远志15g开窍祛痰、养心安神。
五诊:2018年10月24日,患者诉脉搏数约60次/分,未出现低于50次/分,仍有耳鸣,睡眠较前明显好转,舌略胖浅齿痕,质淡红薄黄苔微腻,脉缓,于上方增加盐黄柏剂量为20g。
六诊: 2018年11月19日,患者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总心搏数:106965,平均心率:74bpm,有效记录时间:23小时50分41秒,最高心率:127bpm,出现时间:15:23:50,最低心率:51bpm,出现时间:00:54:03,室上早总数:0,室早总数:0.正常动态心电图。患者诉仍时有耳鸣,但发作次数较前减少,发作时间较前缩短,夜眠较前好转,于上方加酸枣仁20g养心安神。
讨论:炙甘草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脉结代的原因为阴阳两虚,阴血不足,不能充养血脉,加之阳气不足,无力鼓动气血运行,脉气不得接续所致。原方用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阿胶二两(烊化)、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以上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方中重用生地黄以滋阴养血为君,其有“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之功,配伍炙甘草、人参以补中益气,培补后天之本,以滋气血之源,大枣补气滋液,益脾养心,加强后天培补之功;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共为臣药,桂枝、生姜辛温,宣通阳气,温通血脉,助心行血,且防止厚味滋腻之品碍胃,为佐药。加清酒煎服,加强通经络、利血脉之功,为使药。全方合用,滋阴养血,温阳通脉,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诸证得平。
陈学忠教授于原方中去生地黄、阿胶、麻仁、大枣滋腻养阴之品,加白附片、肉桂、淫羊藿、丹参、川芎、五味子温阳活血之味,考虑该男子年逾六十,肾气自衰,且患者为冬泳运动员,常年于寒水中游泳,久而寒邪入体,损伤阳气,心阳受损,不能鼓动心血运行,脉气不得续接,则见脉结,且寒性凝滞,血脉受寒则运行迟缓,血脉痹阻,心失所养;阳气亏虚,阴盛于下,格阳于外,阳不入阴,虚阳上浮,扰动心神,则见失眠。患者肾气亏虚,肾中阴阳俱虚,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耳窍,则见耳鸣如蝉,劳累后加重。陈老考虑该患者脉缓,结合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症状、体征,考虑该患者为阴阳两虚,偏重于阳虚,心阳亏虚,不能振奋心气,鼓动心血运行无力,心失所养,脉气不接,故见脉结。故于原方中去滋养心血之品,加白附片、肉桂、淫羊藿温阳散寒,振奋心阳,温通血脉,丹参、川芎活血通脉,五味子益气生津、宁心安神。陈老于该方中重用桂枝,取其辛甘温,能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
该患者于诊疗过程中仅用中药,未口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结合两次心电图检查,可见陈老运用经方之巧妙,不仅辨证准确,且善于化裁,得益于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经典书籍的熟谙,让吾辈见证中医药之神奇,佩服陈老用药之神。该患者也将其两次检查报告及服药过程向西医院心内科老师讲述,其亦称奇。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见附图1及附图2
附图1.服药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用药前)
附图 2.服药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报告(用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