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忠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腹胀验案1例
1、作者简介:李娜,女,现就读与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老年科实习生,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 623400 邮箱:1750586998@qq.com
2、通讯作者:文秀华,女,医学博士,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四川成都,610000 邮箱:405295709@qq.com
关键词: 腹胀 补中益气汤 塞因塞用
摘要:补中益气汤出自李杲的著作《脾胃论》,是其甘温除热之代表方剂,有健脾益气、升阳举陷等功效,主治饮食劳倦、气虚发热、脾胃虚弱、清阳下陷诸证。临床常用于治疗内脏下垂、慢性胃肠炎、慢性菌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脸下垂、麻痹性斜视等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今遇一例腹胀伴肛门坠胀患者,于内镜下行电凝手术治疗后腹胀伴肛门坠胀仍无改善,陈学忠教授查房后,依其症状、审其病因乃因脾虚气弱,大肠传导无力所致,故以塞因塞用的治法,方选补中益气汤随证加减,疗效显著。
病案
患者范XX,男,70岁,2018年 7月30日初诊。因“腹胀伴肛门坠胀半年余,伴头昏沉1年余”就诊。中医诊断:腹胀 中气下陷证 西医诊断:1.直肠腺瘤电凝术后2.脑梗死
主诉:头昏1年,腹胀8月。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沉不适,时有发作,患者未加以重视,亦未至医院正规诊疗。患者于8月前因“带状疱疹”前往皮肤病研究所门诊就诊,服用相关药物后出现腹胀大便秘结难解(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患者在当地中医诊所就诊后予以服用中药后大便解出(中药具体不详),但随即出现腹泻,2-3次/日,大便不成形,并出现肛门坠胀难忍,腹胀明显,尤其以下午6-7点左右腹胀甚。3月前,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加重,难以忍受,至成都市西区医院就诊,行CT示:1.双侧基底节区及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塞;脑萎缩 2.右肺上尖叶段及左侧肺下叶近斜裂处结节,增殖结节?建议复查随访 3.主动脉壁及左冠脉局灶性钙化 4.肝右叶囊状低密度影,多系囊肿,肝右叶另见少许点状钙化灶 5.胆囊结石 6.左侧肾上腺稍增粗,增生可能。肠镜示直肠腺瘤样隆起;乙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散在糜烂,腺瘤样肿起。内镜下行电凝手术治疗后上述症状仍无改善,自觉腹胀明显,下午尤甚,肛门坠胀,解便自觉解不尽,遂于当日于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1.脑梗塞 2.高血压 3.直肠息肉术后 收入住院。入院时情况:腹胀明显,下午尤甚,肛门坠胀,解便自觉解不尽,头昏,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咳嗽咯痰,无腹痛,无尿频尿急尿痛,食纳可,小便正常,大便2-3次/天,不成形,夜眠差,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助眠,体重下降10kg以上。患者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白,脉细弱。
既往史:37年余前患者曾因“阑尾炎”行手术治疗。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其他手术史或外伤史,否认输血史,自诉磺胺、土霉素过敏,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中毒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诊断:西医诊断: 1.直肠腺瘤电凝术后
2.脑梗死
中医诊断:腹胀
中气下陷证
治法:升阳举陷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柴 胡 12g 升 麻 15g 党 参 30g 麸炒白术 30g
枳 壳 20g 陈 皮15g 黄 芪60g 炙甘草 15g
干 姜15g 白附片30g 当 归15
4剂 一日一剂,水煎服,200ml, 口服;
二诊:2018年8月06日,患者诉腹胀有所缓解,头昏明显减轻,仍有肛门坠胀,解便自觉解不尽。患者舌质淡,苔白,边有齿痕,脉细弱。余未诉特殊不适,效不更方。
柴 胡 12g 升 麻 15g 党 参 30g 白 术 30g
枳 壳 20g 陈 皮15g 黄 芪60g 炙甘草 15g
干 姜15g 白附片30g 当 归15g
4剂 一日一剂,水煎服,200ml, 口服;
三诊:2018年8月09日,患者诉腹胀明显减轻,偶有头昏,仍诉肛门坠胀感 ,眠差。患者舍脉同前,效不更方,上方加大白术、枳壳、黄芪、干姜用量,增强健脾行气,益气温阳之力,加首乌藤30g养心安神,巴戟肉20g温阳补肾。处方如下:
柴 胡 12g 升 麻 15g 党 参 30g 白 术 50g
枳 壳 30g 陈 皮15g 黄 芪80g 炙甘草 15g
干 姜20g 白附片30g 当 归15g 首乌藤30g
巴戟肉20g
4剂 一日一剂,水煎服,200ml, 口服;
患者病情较前明显好转,继续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巩固疗效,患者末次就诊于2018年08月13日好转出院,自诉腹胀,肛门坠胀,解便自觉解不尽明显缓解,头昏偶尔发作,纳眠可,余未诉其它不适。
讨论:补中益气汤出自李杲的《脾胃论》,是李杲脾胃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完整体现。补中益气,顾名思义,就是补脾胃之虚,益中气之乏。方中用参、术、芪、草,甘温补中;用柴胡、升麻、当归等辛开胃气,升发脾阳,顺应了脾主升清的生理特性。在临床各科中,常可见到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甚或下陷之疾病证候,虽然它们的主病、主症各不相同,但只要有共同的病因病机,即可“异病同治”地使用补中益气法。
在此案例中,陈老灵活使用“塞因塞用”之法。谓因塞证而用塞法。前“塞”为塞法,指补养固涩;后“塞”为塞证,指本虚标实之满胀不通的病证。《素问·至真要大论》:“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证。适用于因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而出现闭塞症状的真虚假实证。如血虚而致经闭者,由于血源 不足,故当补益气血而充其源,则无须用通药而经自来。又如肾阳虚衰,推动蒸化无力而致的尿少癃闭,当温补肾阳,温煦推动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则小便自然通 利。陈老认为患者为老年男性,起病缓,病程长,体质虚弱,脏腑精气功能减退,脾肾之阳气渐衰,出现腹胀、肛门坠胀、排便异常,是因为脾肾之阳气虚衰,脾失健运,脾气虚弱,无力推动所致,当采用健脾益气,温阳化气的方药治疗,所以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再加四逆汤以温阳化气,使其恢复正常的运化及气机升降,辩证准确,诸症自减。
陈老在临床实践中,巧妙地运用补中益气法,塞因塞用,吾辈当勤加学习其辩证思维,反复总结经验,方能领悟其中之奥妙所在。